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激励约束策略研究

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激励约束策略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相关文献的查阅与分析,了解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相关知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典型地区现场调查,了解医院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以及报告现状,分析报告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激励约束措施等,为医院制定不良事件报告激励约束机制提供可以参考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方法采用了文献检索法、现场调查法等。本研究在湖北省、安徽省选择样本医院,对样本医院进行二手资料收集与分析,了解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相关激励约束措施、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和结果利用等。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280个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与报告现状、报告影响因素等进行问卷调查,回收267份,回收率为95.4%,同时剔除不合格问卷,最后分析问卷量为256份,有效率为91.4%。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问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χ2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选取样本医院医务人员16名,以及医院管理研究者4名,总计20人进行半结构访谈,了解目前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以及提出相关建议。结果1. 7.0%的医务人员发生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46.1%医务人员发生过轻微医疗不良事件,还有35.2%的医务人员曾经发现过同事发生医疗不良事件,说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一直是个严峻问题,这与许多学者研究结果保持一致。2.对于自己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好的医务人员占58.9%,报告情况不好的占41.4%。对于他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好的医务人员占28.9%,报告情况不好的占71.1%,通过χ2检验,有统计学上差异,由此可见大部分医务人员对报告他人不良事件有避讳。职称以及是否为管理人员是影响医务人员报告自己和他人医疗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职称越高报告情况越差,管理人员比非管理人员报告情况差些。3.报告意愿方面,75.8%的医务人员愿意按照“报告科主任或者护士长,并按照报告制度逐级报告”这一规范途径报告自己不良事件,而70.3%的人愿意采取“指出或者协作其采取措施补救,但不会报告”这一措施来对待他人不良事件的发生。4.大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程序越简单、领导越重视,越愿意报告。关于自己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50%以上医务人员认为害怕引起纠纷,经济赔偿,甚至丢掉工作、害怕影响评优,害怕身份被暴露、被责备会阻碍不良事件的报告,还有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害怕丢面子、被同行看不起,不了解报告程序、报告内容,怀疑报告信息不会被利用和反馈,没有充足时间去报告也会影响报告。关于他人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60%左右医务人员认为当事人自己会报告,而不需要自己去报告,还有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害怕招人非议或报复、没有报告动力也会阻碍报告。5.超过半数的医务人员表示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报告程序了解程度一般,不了解的均达到20%左右。58.6%医务人员认为自己在辨别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一般,另外有40.6%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这方面能力好,剩下只有0.8%认为自己能力差。6.对于报告途径方面,医务人员比较能接受的是信息系统平台和电话。在报告系统性质方面,医务人员比较认可匿名、非处罚、自愿。关于激励约束措施,绝大部分医务人员认可“奖励与处罚并重”或“奖励为主,处罚为辅”,以及评优方面的激励约束措施。7.通过访谈,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存在问题:1)轻微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率很低; 2)医院行政科室对报告资料的记录不完整;3)医院有多个行政部门在管理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4)医院对报告的医疗不良事件信息缺乏及时分析与反馈。结论1.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与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知识讲座2.构建匿名、非处罚报告机制3.建立多种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途径4.重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结果分析与反馈5.建立医院医疗风险专项基金6.关注轻微不良事件的报告;采用“奖罚并重或者奖励为主,处罚为辅”激励原则;可以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以及评优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相关概念界定
  • 5.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理论评述
  •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质量控制
  • 4. 研究路线
  • 结果
  •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2. 医务人员发生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分析
  • 3.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相关因素分析
  • 4. 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认知情况分析
  • 5. 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及其报告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激励约束措施情况分析
  • 7. 访谈资料分析
  • 讨论
  • 1. 医务人员发生和报告医疗不良事件的现状
  • 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分析
  • 3. 医务人员医疗不良事件知识了解程度
  • 4.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的激励约束措施
  • 建议
  • 1. 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与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知识讲座
  • 2. 构建匿名、非处罚报告机制
  • 3. 建立多种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途径
  • 4. 重视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结果分析与反馈
  • 5. 建立医院医疗风险专项基金
  • 6. 制定合理激励约束措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件2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问卷调查表
  • 附件3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半结构访谈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J]. 中国医学人文 2020(02)
    • [2].对医务人员的暖心政策不会随疫而止[J]. 人才资源开发 2020(05)
    • [3].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知落实各项措施保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0(03)
    •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6名医务人员组队驰援武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2)
    • [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J]. 中国人事科学 2020(03)
    • [6].赠广东援鄂医务人员[J]. 源流 2020(Z1)
    • [7].七律·驰援湖北医务人员返程[J]. 吉林劳动保护 2020(04)
    • [8].国内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管理现状[J]. 吉林医学 2020(08)
    • [9].新冠肺炎防控中一线医务人员关爱体系建设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0(15)
    • [10].山西省儿童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状况调查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6)
    • [11].北京市青年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0(09)
    • [12].创新医院文化 关爱医务人员[J]. 中国卫生 2019(09)
    • [13].医院图书馆提升医务人员信息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08)
    • [14].医务人员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8(02)
    • [15].医务人员心理资本、医患关系和情绪劳动关系研究[J]. 中国医院 2017(05)
    • [16].基层医疗机构新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激励作用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20)
    • [17].新形势下加强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9)
    • [18].请给“逆行者”最有力的支撑[J]. 人民周刊 2020(03)
    • [1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20(06)
    • [20].中央出台措施 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J]. 青春期健康 2020(06)
    • [21].献给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J]. 晚晴 2020(03)
    • [22].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紧急驰援武汉[J]. 诗刊 2020(07)
    • [23].在生死考验面前——写给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J]. 词刊 2020(06)
    • [24].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J]. 康颐 2019(05)
    • [25].坏消息[J]. 中国医院院长 2020(05)
    • [26].新冠肺炎疫情下发热门诊医务人员休整工作的探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12)
    • [27].道龙: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安全守护者[J].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05)
    • [28].浅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的管理对策[J]. 人力资源 2020(06)
    • [29].医务人员培训管理中的误区以及启示浅谈[J]. 商讯 2020(27)
    • [30].医联体建设,医务人员怎么看[J]. 中国卫生 2018(11)

    标签:;  ;  ;  

    医院医疗不良事件报告激励约束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