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瑶: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论文

韩丽瑶: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韩丽瑶,李梁,张一帆,蒲继锋,池福敏(2019)在《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FTIR)谱法,比较了来源于我国7个不同省份的50个绿茶样品间红外吸收光谱的异同,并对所得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共有峰和特征峰的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个绿茶样品有12个共有峰,不同产地绿茶的FTIR光谱差异主要分布在3400~2920 cm-1、1650~1420 cm-1、1370~1050 cm-1、930~770 cm-1及590~520 cm-1波数范围,通过聚类分析可区分不同产地的绿茶样品,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该研究对我国不同产地绿茶的鉴别提供了参考。

Abstract

cai yong fu li xie bian huan gong wai guang (FTIR)pu fa ,bi jiao le lai yuan yu wo guo 7ge bu tong sheng fen de 50ge lu cha yang pin jian gong wai xi shou guang pu de yi tong ,bing dui suo de de zhi wen tu pu jin hang le gong you feng he te zheng feng de zhi ren he dui bi fen xi 。jie guo biao ming 50ge lu cha yang pin you 12ge gong you feng ,bu tong chan de lu cha de FTIRguang pu cha yi zhu yao fen bu zai 3400~2920 cm-1、1650~1420 cm-1、1370~1050 cm-1、930~770 cm-1ji 590~520 cm-1bo shu fan wei ,tong guo ju lei fen xi ke ou fen bu tong chan de de lu cha yang pin ,fang fa jing mi du 、chong xian xing he wen ding xing liang hao 。gai yan jiu dui wo guo bu tong chan de lu cha de jian bie di gong le can kao 。

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提高我省绿茶品质的技术途径[J]. 刘湘鸣.  茶叶通讯.2005(03)
  • [2].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研究[J]. 蒋健轩,蒋文峰,蒋文欣.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03)
  • [3].贵州绿茶品质分析研究[J]. 李俊,蔡滔,周雪丽,郭晓关,杜楠,袁旭,王震,庞宏宇,刘凯,胡胜,杨亚.  中国茶叶.2017(07)
  • [4].绿茶品质及其审评方法的研究进展[J]. 曹学丽,宋沙沙,龙立梅.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4(01)
  • [5].桃源绿茶品质问题及对策[J]. 周艮平,袁乐成,揭桂元,陈江涛.  茶叶通讯.2010(01)
  • [6].一种快速客观的绿茶品质鉴定方法[J].   蚕桑茶叶通讯.2010(02)
  • [7].工艺措施改善夏暑绿茶品质[J]. 陈常颂.  茶叶科学技术.2009(04)
  • [8].以测色评定日本绿茶品质的研究[J]. 林刚,松久次雄.  中国茶叶.1987(01)
  • [9].绿茶滋味品质的化学鉴定及定级标准[J]. 阮宇成,王月根.  中国茶叶.1987(06)
  • [10].研制绿茶名茶的几个问题[J]. 汪德滋.  茶业通报.1987(01)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茶叶通讯的韩丽瑶,李梁,张一帆,蒲继锋,池福敏,发表于刊物茶叶通讯2019年03期论文,是一篇关于绿茶论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论文,指纹图谱论文,聚类分析论文,茶叶通讯2019年03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茶叶通讯2019年03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  

    韩丽瑶:不同产地绿茶红外指纹图谱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