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复杂的炎性疾病,多种炎性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和B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上皮细胞)和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活性氧(ROS))在COPD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COPD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目前COPD发病的原因和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基因遗传背景和诱发因素(包括环境污染,吸烟,年龄,反复气道感染等)的共同作用是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其中吸烟被认为是COPD发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于COPD的治疗也没有有效的方法,临床治疗COPD的处方药主要是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式皮质激素,戒烟也是一个有效的阻止疾病进程的办法。近来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对COP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在成功制备COPD模型大鼠后,观察到针刺可通过Orexin系统来调节呼吸活动,进而部分改善肺通气功能。但是COPD的发展过程又是复杂的炎性反应,究竟针刺是否参与抗炎反应尚不明了。针刺与迷走神经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献报道,针刺足三里穴位可以刺激迷走神经放电,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国内有实验证明,针刺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发挥抗炎和脏器保护作用。本文利用COPD模型大鼠验证针刺COP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探讨针刺治疗COPD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本实验1,利用烟熏12周制备COPD模型大鼠,观察针刺模型大鼠肺组织学变化、肺功能变化、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以及氧化因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变化,分析针刺抗炎、抗氧化作用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本实验2,行单侧迷走神经离断术(vagotomy, V),利用烟熏三周制备早期COPD模型大鼠,测定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观察迷走神经在COPD形成早期过程中的作用,并给予针刺处理,观察针刺是否通过胆碱能抗炎反射发挥其抗炎和保护肺组织的作用。初步探讨针刺治疗COPD的神经机制,以及保护肺组织免于烟熏损伤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1.本研究用Sprague-Dawley (SD)大鼠(220g)制备COPD和早期COPD两种模型大鼠。应用香烟烟雾对大鼠进行每日两次烟熏,每次一小时,连续烟熏12周或3周,通过肺组织学变化确定早期COPD模型大鼠,以及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和肺通气功能的改变来评价COPD模型的制备成功与否。2.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泡灌洗液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3.测定肺泡灌洗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4.针刺疗法,选用足三里进行针刺,每天30分钟,持续两周,并观察COPD模型大鼠肺通气功能变化,测定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氧化因子MDA水平。5.迷走神经离断术(vagotomy, V):单侧离断迷走神经(左侧)。6.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足三里,记录早期COPD模型大鼠迷走神经传出神经纤维放电活动。结果一、针刺COPD模型大鼠作用机制1.烟熏12周,HE染色观察到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呈现COPD病理学改变,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扩张,肺组织炎症细胞数量增加。数据统计表明气道阻塞明显,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增厚明显(P<0.01,P<0.001);肺功能明显降低,肺动态顺应性降低(p<0.01),气道阻力增加(p<0.01);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TNF-a和IL-1β水平都升高(P<0.001);肺泡灌洗液氧化因子MDA水平升高(P<0.05)。2.针刺COPD模型大鼠和COPD模型大鼠相比,肺组织学变化为大鼠肺泡壁变薄、肺泡扩张有所改善,气道阻塞程度减轻,即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管壁厚度减轻(P<0.05,P<0.01);肺功能测定发现针刺以后COPD模型大鼠气道阻力降低,肺动态顺应性改善(P<0.05);肺泡灌洗液TNF-α口IL-1p水平都降低(P<0.05),但是仍高于正常大鼠(P<0.05);而肺泡灌洗液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二、针刺早期COPD模型大鼠作用机制1.单侧迷走神经离断对正常大鼠肺组织干湿比重、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肺泡灌洗液IL-1β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2.早期COPD模型大鼠相对于正常大鼠肺组织水肿明显,肉眼可见肺组织肿胀,肺组织干湿比重明显变小(P<0.001);细支气管壁变厚明显,出血和炎症明显,气道阻塞程度增加,细支气管厚度增加明显(P<0.001);肺泡灌洗液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1), TNF-α和MDA水平无变化(P>0.05)。3.行单侧迷走神经离断术(vagotomy, V)和单侧迷走神经假离断术(sham vagotomy, SV),早期COPD+V组大鼠和早期COPD+SV组大鼠对比肺组织水肿无明显变化;肺组织干湿比重和细支气管壁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肺泡灌洗液内IL-1β水平升高(P<0.05)。4.早期COPD+EA模型组相对于早期COPD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重增加(P<0.05);细支气管壁厚度减轻(P<0.01);肺泡灌洗液IL-1p水平下降(P<0.01)。5.电针(EA)疗效,早期COPD+V+EA相对于早期COPD+SV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重无明显变化(P>0.05);肺组织学支气管厚度减轻(P<0.001);肺泡灌洗液内IL-1β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6.针刺早期COPD模型大鼠,使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放电活动增加。结论1.12周烟熏能成功制作COPD模型大鼠,模型大鼠肺组织损伤严重,肺泡间隔、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壁厚度增加,肺通气功能下降。符合临床COPD患者的主要病理特点。2. COPD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MDA水平升高。3.早期COPD模型大鼠肺组织以炎症为特征,水肿严重,出血明显,细支气管壁厚度增加。肺泡灌洗液内IL-1β水平升高。4.针刺对早期COPD和COPD模型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改善肺功能。5.针刺可能依赖迷走神经传出神经纤维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可以治疗早期COPD。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3. 主要试剂
  • 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的制备
  • 2.2. 烟熏早期COPD(Early COPD,ECOPD)模型大鼠的制备
  • 2.3. 单侧迷走神经离断术
  • 2.4. 单侧肺泡灌洗液制备
  • 2.5. 测定肺泡灌洗液TNF-α和IL-1β水平
  • 2.6. 测定肺泡灌洗液MDA水平
  • 2.7. 大鼠肺病理形态观察
  • 2.8. 大鼠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 2.9. 针刺方法
  • 2.10. 记录迷走神经放电活动
  • 3. 实验数据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针刺COP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 1.1. COPD模型大鼠各指标变化
  • 1.2. 针刺对COPD模型大鼠影响
  • 2. 针刺早期COP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 2.1. 单侧迷走神经离断对正常大鼠的影响
  • 2.2. 早期COPD模型大鼠各指标变化
  • 2.3. 针刺对早期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
  • 2.4. 单侧迷走神经离断对早期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
  • 2.5. 针刺对单侧迷走神经离断早期COPD模型大鼠的影响
  • 讨论
  • 1. 针刺对COPD模型大鼠作用机制
  • 2. 针刺对早期COPD模型大鼠作用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肺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影响[J]. 中成药 2020(02)
    •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20(02)
    • [3].国内外大鼠和小鼠微生物、寄生虫检测标准的比较[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0(02)
    • [4].武夷岩茶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护肝作用[J]. 武夷学院学报 2020(03)
    • [5].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20(06)
    • [6].口服蛋氨酸饲料致大鼠心室重塑的研究[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03)
    • [7].腹部推拿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治疗效果[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0(04)
    • [8].基于UHPLC-Q-Exactive MS分析鉴定隐丹参酮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J]. 质谱学报 2020(04)
    • [9].针刺对慢性温和刺激大鼠粪便代谢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 2020(07)
    • [10].两种不同方法制造简易大鼠挤压伤模型的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08)
    • [11].酸枣仁水提物对焦虑大鼠症状的改善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 2019(11)
    • [12].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1)
    • [13].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02)
    • [14].滨蒿内酯对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1)
    • [15].黄连解毒汤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毒性研究[J]. 光明中医 2017(10)
    • [16].三七总皂甙对骨折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51)
    • [17].小花棘豆中毒对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8].法舒地尔对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J]. 浙江实用医学 2016(01)
    • [19].富血小板血浆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5)
    • [20].白虎汤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15(01)
    • [21].长期饮用淡化海水对大鼠血脂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07)
    • [22].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5(10)
    • [23].猫捉大鼠[J].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0(07)
    • [24].西维来司钠对大鼠脑出血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 现代养生 2017(10)
    • [25].药对藿香-陈皮配伍前后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初步药效学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07)
    • [26].VND3207药物对中子辐照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6(00)
    • [27].韭菜洋葱有助睡眠[J]. 益寿宝典 2017(14)
    • [28].毒瘾也“世袭”?雄性大鼠毒瘾遗传给后代[J]. 创新时代 2017(08)
    • [29].脉冲射频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自噬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9(12)
    • [30].麝香保心丸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23)

    标签:;  ;  ;  ;  ;  

    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