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张永华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肿瘤科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7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输液采用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输液采用PICC置管,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疼痛等级、渗漏性损伤、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等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能显著降低肿瘤化疗患者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发生率,相比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和置管时间更优,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PICC导管;恶性肿瘤;化疗;应用

本文将PICC导管及静脉留置针同时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两种不同输液方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294例恶性肿瘤患者,选取其中的117例行化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男76例,女41例,年龄在27-74岁之间,参考TNM分期标准,117患者均为Ⅱ期以上患者,预计生存期均大于6个月,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1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自愿参加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7例,男44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2.7)岁,肿瘤类型中消化系统肿瘤21例,泌尿系统肿瘤27例,肺癌13例,其他肿瘤6例,TNM分期中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34例,Ⅳ期患者21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2±2.4)岁,肿瘤类型中消化系统肿瘤14例,泌尿系统肿瘤20例,肺癌11例,其他肿瘤5例,TNM分期中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24例,Ⅳ期患者15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置管方法对照组输液采用前臂静脉留置针,前臂皮肤血管弹性好、粗直,更适于静脉留置针,避开关节或静脉瓣采用20G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穿刺前将皮肤消毒,以20度左右角度进行穿刺,回血后用透明医用敷贴固定静脉针,观察组输液给予PICC置管,置管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计算所需PICC导管长度,将置管部位皮肤消毒,选用4F三向瓣单腔静脉导管延着静脉走向将PICC导管插入,确认PICC导管是否进入血管内,撤出针芯前安装好肝素帽,压迫止血完成后固定好导管,进行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是否正确,置管后每24h更换一次敷料[1]。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疼痛等级、渗漏性损伤、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静脉炎分为三个等级,1级即指置管局部红肿和疼痛,但未见静脉形状改变或有硬结,2级即指置管局部不仅有疼痛和红肿,静脉形状发生改变,无硬结,3级即指置管局部以上症状均可见,渗漏性损伤三期,Ⅰ期即指置管局部组织红肿,Ⅱ期即指置管静脉呈现索状红肿,Ⅲ期即指置管局部组织溃疡,甚至出现坏死组织和肌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在1-3分表示轻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置管成功率即指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即见回血,置管即指血管探测小于3次[2],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导管脱落、导管破损或感染拔管等。

1.4统计学方法患者临床资料和数据采用医学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静脉炎、疼痛及渗漏性损伤比较观察组疼痛等级、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静脉炎、疼痛及渗漏性损伤比较

3讨论

PICC导管已被广泛应用于需长期、频繁静脉输液的临床治疗中,为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置管患者的舒适性,PICC置管期间均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置管前讲解置管注意事项和目的[3],以获得患者最大的支持,置管过程中取舒适卧位,为预防感染穿刺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要避开关节、静脉瓣、感染及有损伤等部位,置管穿刺动作要小和轻柔,置管后还应做好导管堵塞、感染、导管脱落和破损等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4]。本文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评级、静脉炎等级及渗漏性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除置管成功率无显著差异外,观察组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肿瘤化疗患者输液采用PICC导管能显著降低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发生,提高置管时间,在化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春妙,刘金凤,蔡琼珠.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导管与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比较[J].吉林医学,2014,35(5):1100-1101.

[2]吕洁文,李京花.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14):144-146.

[3]凌秀珍,谢春霞,郭素萍.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规范化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63-65.

[4]王学群,倪建毛,雷洁洁,等.长期留置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4,16(9):1247-1248.

标签:;  ;  ;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