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滨水区域是城市珍贵的资源,国内各滨水城市对于水域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方兴未艾,如火如荼的进行。然而作为城市的发源地,哈尔滨市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的发展建设却明显滞后于城市其他滨江区域。为了提升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吸引市民来到滨江区域,本文以哈尔滨市道外滨江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经验和理论,结合具体情况,对滨江区开放空间的环境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理念及手法等进行全面阐述。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维与设计逻辑,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其研究范围,阐述了滨水区和开放空间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开发设计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回顾了哈尔滨市道外滨江区开放空间发展的历史,并分析了滨江区的现状,从中总结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哈尔滨市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的特征,提出了开放空间的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指导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的设计方向;第四部分,遵循第三部分的指导方向,结合滨江地区的发展现状,对哈尔滨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的定位、可达性、滨江界面和开放空间的场所精神以及生态环境进行设计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范围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范围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滨水区
  • 1.2.2 开放空间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历史沿革、现状与问题
  • 2.1 历史沿革
  • 2.2 现状分析
  • 2.2.1 土地使用
  • 2.2.2 滨江活动
  • 2.2.3 交通流线
  • 2.2.4 滨江界面
  • 2.2.5 节点空间
  • 2.2.6 自然环境
  • 2.3 主要问题
  • 2.3.1 区域土地的利用率低下
  • 2.3.2 部分区域的可达性欠缺
  • 2.3.3 功能设置的综合性不足
  • 2.3.4 滨江界面的层次性单一
  • 2.3.5 节点空间的宜人性偏弱
  • 2.3.6 滨江环境的生态性恶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3.1 设计的目标
  • 3.1.1 建构人性空间
  • 3.1.2 激发商业活力
  • 3.1.3 改善生态环境
  • 3.2 设计的原则
  • 3.2.1 整体性原则
  • 3.2.2 可达性原则
  • 3.2.3 多样化原则
  • 3.2.4 亲水性原则
  • 3.2.5 生态性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设计的策略
  • 4.1 调整滨江开放空间的定位
  • 4.1.1 整体城市层面定位
  • 4.1.2 滨江区域层面定位
  • 4.2 增强滨江开放空间的可达性
  • 4.2.1 改善区域道路的现状
  • 4.2.2 建立连续的步行交通
  • 4.2.3 增加可达的公交方式
  • 4.2.4 布局合理的停车场地
  • 4.3 塑造开放空间的场所精神
  • 4.3.1 关注空间的人性化
  • 4.3.2 建立空间的多样性
  • 4.3.3 构建空间的宜人感
  • 4.4 柔化滨江开放空间的界面
  • 4.4.1 加强滨江界面的渗透性
  • 4.4.2 增加堤岸界面的层次性
  • 4.4.3 构筑滨江天际线的独特性
  • 4.5 改善滨江开放空间的生态环境
  • 4.5.1 滨江区水环境治理
  • 4.5.2 滨江区绿化布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1 道外滨江带环境质量调查
  • 附录2 道外滨江开放空间环境的评价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武汉为例从滨江空间解读城市[J]. 山西建筑 2020(02)
    • [2].老报纸《滨江时报》的研究概述[J]. 黑龙江史志 2020(04)
    • [3].滨江再孕城市文明:文旅资源的融合与激活[J]. 上海艺术评论 2020(04)
    • [4].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挂牌[J]. 杭州(周刊) 2019(34)
    • [5].杭州高新区(滨江):网络文学迎来全新发展机遇[J]. 杭州科技 2018(04)
    • [6].滨江新区日雕感怀[J]. 东坡赤壁诗词 2018(05)
    • [7].滨江风光[J]. 阅读 2018(79)
    • [8].《滨江渔歌》[J]. 情感读本 2014(23)
    • [9].我爱家乡的滨江公园[J]. 少年月刊 2010(Z1)
    • [10].重游滨江公园[J]. 金色少年 2010(06)
    • [11].魅力滨江[J]. 企业与文化 2020(04)
    • [12].新形势下的南京滨江空间活力提升策略[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11)
    • [13].高新区(滨江):争做生命健康产业的“先行者”[J]. 杭州 2020(06)
    • [14].基于大数据的上海黄浦江滨江游憩活动市域关联度研究[J]. 园林 2020(07)
    • [15].场所精神在城市滨江公园中的文化营造[J]. 汉字文化 2019(06)
    • [16].南京滨江地区发展制约因素——对比于上海[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26)
    • [17].暮春周日偕妻陪老父游滨江公园[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18].我院召开2009年科研工作会议[J]. 政法学刊 2009(02)
    • [19].滨江公园休闲新天地项目的设计探讨[J]. 山西建筑 2020(03)
    • [20].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打造国际化社区治理滨江样板[J]. 杭州 2020(13)
    • [21].高新区(滨江):领跑全省,实力担当[J]. 杭州科技 2018(03)
    • [22].滨江 “冰封期”松动,滨江步入新轨道[J]. 楼市 2011(12)
    • [23].上海以“三道计划”推动杨浦滨江空间蜕变[J]. 江苏城市规划 2020(01)
    • [24].高新区(滨江):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J]. 杭州科技 2019(01)
    • [25].滨江集团调整区域布局[J]. 中国房地产 2019(14)
    • [26].杭州高新区(滨江)“创新七式”[J]. 安徽科技 2018(10)
    • [27].滨江景观水景设计研究[J]. 设计 2017(09)
    • [28].浅析城市滨江景观参与性设计[J]. 大众文艺 2015(04)
    • [29].从城市滨江公园看生态设计理念与原则——以南京河西滨江公园为例[J]. 生态经济 2015(11)
    • [30].让教与学完美结合——校本教材《四季滨江》简析[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05)

    标签:;  ;  ;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