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对策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对策

袁雪梅(江苏省无锡市传染病医院三病区214005)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00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给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临床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的危险,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有研究指出,护士承受的巨大的专业压力以及与工作有关的人际关系是造成护士紧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现将临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对策报告如下。

1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1.1护士自身因素

护理工作是以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围绕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进行的,基础护理任务繁重,护理人员较少,又经常面临患者的死亡,护理人员易身心疲惫。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士经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从而导致医疗纠纷。因此,护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方向和内涵都在拓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日益增高。同时,医疗职业的伤害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也比较大,无疑给护士造成巨大的压力。

1.2社会因素

民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和举证倒置制度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护士面临工作和举证的双重压力,紧张水平和紧张反应性增高。护士行为稍有过失或语言稍有不慎就可能激发护患矛盾或导致护患纠纷、护理投诉等。

1.3医疗结构因素

护士的付出得不到认可,护理工作繁重及价值得不到体现,也会造成护士心理的不平衡。目前,许多医院都存在护士编制不足的问题;另外,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护士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肯定,护理人员普遍缺乏“个人成就感”,造成了护士内心期望与现实的冲突。

1.4医院因素

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制度,护理管理者不正确的管理方法也会成为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应激源。部分管理者关心工作本身胜于关心完成工作的人,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手段来约束护士的职业行为,强化其职业态度。这种管理方法挫伤了护士的积极性,使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1.5其他因素

研究证明,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时更看重自己在社会及组织系统中的位置,看重工作气氛和环境。因此,工作氛围与环境也是一种紧张源。

2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压力因素,不断完善自我,能促使护士加强理论修养和言语行为修养,强化业务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心理素质,适时调节心态,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工作。

2.2消极影响

压力过度会使护士对工作产生疲倦感,情绪低落,对服务对象冷淡,心理、生理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可导致抑郁、厌倦、焦虑、失眠等症状。如果护士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就会出现沮丧麻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现象,结果导致护士抱怨增多、心理不平衡、烦躁易怒。在工作中护士既不能耐心倾听,也不能敏捷地做出反应,对患者态度冷漠,甚至逃避与患者接触,从而造成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差。

3对策

3.1护士自身方面

护士心理压力必须靠自己来调节,面对压力应选择积极的应对措施,如采取微笑、幽默、旅游等调节方法,学习如何有效与患者沟通,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不过分苛刻自己和他人,处理、协调好各种关系。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自己。

3.2医院方面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护理质量是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要采取一切措施,激励护理人员提高自己,同时应尽可能地做好护士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护士、关爱护士,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3医疗结构方面

①加强护士维权意识,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加强法制教育,使其明确自己的责、权、利,提高自身保护意识。

②减轻护士工作负荷,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士待遇,纠正社会偏见,增加护士编制。

③护理文件是医疗机构重要举证材料,而且全部属于可复制部分,书写记录稍有疏忽,就可能举证不能。因此,各医院应制定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④认真执行签字同意制度。对患者的特殊检查、治疗和处置,护士应协助医生履行告知义务,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严格执行签字手续。

3.4社会方面

社会各界应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资源,为护士提供良好的培训,使护士能及时更新知识。

标签:;  ;  ;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原因分析和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