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道路合理高度的研究

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道路合理高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哈尔滨市松北规划区,是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哈尔滨市的新辖区,兼有政府行政和开发区建设管理双重职能。该区现已进入大规模建设,在道路建设过程中,一直以117.50m作为最低设计控制标高,而松北区内地面标高一般在115.00~118.00m之间,这就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高路基的问题。在松北区城市道路的合理高度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现场调查松北区水文地质条件,根据该区道路建设现状及自然特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路基土。然后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该区路基土的工程性质,对路基内不同含水量时土的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松北区粘性土路基内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时,填料强度(CBR)为6.6%,承载力为36.6MPa,能够满足路面对路基强度的要求,但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强度变小。冻融试验结果表明,该区粘性路基土易受水温条件变化的影响,冻融循环对土的含水量、密度、回弹模量及抗剪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最终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建立了路基干湿状况模型,并通过假设检验证明所得模型是有意义的。利用建立的模型确立了适合松北区自然条件的粘性土路基的临界高度,处于干燥状态时的临界高度为2.5m,中湿状态时为2.2m,潮湿状态为1.9m。研究成果为松北区道路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对道路工程建设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基稳定性
  • 1.2.2 路基高度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路基稳定性与路基干湿类型
  • 2.1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 2.2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 2.2.1 路基湿度的来源
  • 2.2.2 路基干湿类型
  • 2.3 路基临界高度
  • 2.4 道路工程中的高路基问题
  • 2.5 确定路基合理高度的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对象的选定
  • 3.1 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 3.1.2 地形地貌及水文特征
  • 3.1.3 地下水赋存条件
  • 3.2 调查路线
  • 3.3 地下水位观测点
  • 3.4 本章小结
  • 4 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
  • 4.1 现场调查
  • 4.1.1 水文地质情况
  • 4.1.2 研究路段道路工程概况
  • 4.1.3 路基干湿状况
  • 4.2 室内试验
  • 4.2.1 物理性质
  • 4.2.2 力学性质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结果及分析
  • 5.1 路基高度
  • 5.2 地下水位
  • 5.3 路基填土性质
  • 5.4 含水量对路基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 5.4.1 击实试验
  • 5.4.2 承载比
  • 5.4.3 回弹模量
  • 5.5 冻融循环
  • 5.5.1 含水量
  • 5.5.2 密度
  • 5.5.3 回弹模量
  • 5.5.4 抗剪强度
  • 5.6 各调查点的干湿状况
  • 5.7 本章小结
  • 6 路基干湿状况模型
  • 6.1 建模步骤
  • 6.2 SPSS统计分析软件简介
  • 6.3 相关分析
  • 6.3.1 概念及原理
  • 6.3.2 影响路基稳定性因素的相关分析
  • 6.4 方差分析
  • 6.4.1 概念及原理
  • 6.4.2 调查时间的方差分析
  • 6.5 回归分析
  • 6.5.1 一元线性回归的基本原理
  • 6.5.2 建立松北区路基干湿状况模型
  • 6.6 路基临界高度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道路合理高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