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论文题目: 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政治经济学

作者: 钟成

导师: 刘海藩

关键词: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监管制度,监管队伍

文献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制度创新,特别是加强监管体系的构建,就可以使国有资产高效运行。也就是说,要把国有资产监管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关键是要设置一套科学的体系、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培养一支优秀的监管队伍。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国有资产监管演论,分析了国有资产的形成与发展,国有资产监管发展的历程,以及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国有资产最初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一些公营企业;新中国建立初期,国有资产初步形成;此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国有资产不断发展壮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经历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国有资产监管和现行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既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需要,也是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分析了国有资产监管内容、原则和目标。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基础性监管、投融资监管、收益监管、产权交易监管等。为提高效率,国有资产监管应遵循政资分开、政企分开、 分级所有、分类监管四大基本原则。国有资产监管要实现经济性、政治性、社会性三重目标。经济性目标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性目标是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夯实共产党执政的物质基础。社会性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章详细分析了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一套体系”是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国有资产监管历程中所采取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监管模式,如“沪深”模式、“珠海”模式、“一体两翼”模式、“分权代理”模式、授权经营模式。其次,分析了我国于 2003 年组建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即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其中介绍了国资委的性质、职能及其内部机构设置;提出了国有控股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积极施展国有控股公司的资本经营功能,鼓励国有银行持股,脱离社会性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每一行业设立适当数量的公司、创造必要的竞争环境;指出了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加快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最后,提出了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需

论文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 国有资产监管演论

第一节 国有资产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有资产的形成

二、国有资产的发展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发展历程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二、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时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国有资产监管

四、现行国有资产监管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紧迫需要

第二章 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内容

一、基础性监管

二、投融资监管

三、收益监管

四、产权交易监管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和目标

一、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

二、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

第三章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模式选择

一、沪深模式

二、珠海模式

三、“一体两翼”模式

四、分权代理模式

五、授权经营模式

第二节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国有控股公司

三、国有企业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需理顺的几个关系

一、国资委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

二、中央和地方国资委的关系

三、国资委、国有控股公司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四、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第四章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建设

第一节 独立董事制度

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第二节 监事会制度

一、监事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监事会制度

第三节 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

一、建立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的必然性

二、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一、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的意义

二、健全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的构想

第五节 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一、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发展过程

二、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完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的建议

第五章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建设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素质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三、必要的实践经验

第二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选拔和培养

一、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选拔

二、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培养

第三节 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激励约束

一、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激励机制

二、国有资产监管队伍的约束机制

第六章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及其借鉴意义

第一节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模式

一、意大利模式

二、新加坡模式

三、法国模式

四、德国模式

五、英国模式

六、美国模式

七、瑞典模式

第二节 国外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二、采取多种经营方式

三、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

四、缩小国有资产的范围

五、营造竞争机制

第七章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若干设想

第一节 国有资产监管的目标模式

一、目标模式选择之一

二、目标模式选择之二

第二节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立法,健全法律

二、完善委托代理关系

三、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四、建立信息披露机制

五、健全问责制度

六、加强审计监督

七、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

八、明确职工的刚性监督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权力制约研究[D]. 张新平.武汉大学2009
  • [2].基于演化博弈的国有资产监管模式研究[D]. 王鲁豫.天津大学2015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资产监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 吕晓华.武汉大学2012
  • [4].国有资产监管[D]. 樊继达.中共中央党校2006
  • [5].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 银晓丹.辽宁大学2010
  • [6].政府监管国有资产能力研究[D]. 邓宇.中国政法大学2007
  • [7].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 丁宇飞.华东政法大学2010
  • [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研究[D]. 宋文阁.江苏大学2009
  • [9].产融结合监管问题及制度创新研究[D]. 胡恒松.中央民族大学2013
  • [10].混合所有制导向下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迁和改革研究[D]. 肖帅.福建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国有资产监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