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顺铂)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顺铂)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确立应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联合化疗(顺铂)杀伤活体动物模型体内喉鳞状细胞癌的各种条件和方法,为喉鳞癌基因治疗的临床前期研究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1、喉鳞癌裸鼠模型的建立选择Balb/c纯系裸鼠70只,鼠龄3-4周龄,体重12-18g,均为雌性,于背部皮下注入2×106Hep-2细胞0.2ml,对照组注射PBS0.2ml。隔离室净化空气层流架中,恒温恒湿,灭菌处理的饲料和水,供自由食用。当肿瘤长至8-10mm时,用于实验。2、观察不同化疗剂量对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将肿瘤长至8-10mm的裸鼠25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5只,Ⅰ组1mg/kg,Ⅱ组2mg/kg,Ⅲ组3mg/kg,Ⅳ组4mg/kg,对照组为等量生理盐水,采用腹腔注射,隔日1次。注射5次后杀鼠荷瘤取出后称重观察抑瘤情况;部分放入70%的酒精中固定,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在较适化疗剂量下应用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将肿瘤长至10mm的裸鼠选择成瘤较好的20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正义+化疗),B组(反义+化疗),C组(化疗),D组(空白对照),每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100μg/只(按脂质体:AS-ODN=1:1进行包裹加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0.2ml向肿瘤基底部3点以及中央1点注射,隔日注射一次,共8次,前5次注射24小时后,给予荷瘤裸鼠顺铂3mg/kg腹腔注射,每2天测量一次鼠重、瘤体最大长径及最大垂直径,在最后一次注射反义寡核苷酸24小时后将实验鼠脱颈处死,应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化、电镜观察肿瘤的抑瘤、凋亡情况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1、注入2×106Hep-2细胞0.2ml后,48h开始长瘤,近3周长至10mm大小。实验组60只裸鼠,成瘤率95%,杀鼠做病理示鳞状细胞癌,分化三级。2、采用不同剂量的化疗药物进行化疗时,随着化疗药物剂量的增加,肿瘤细胞的抑瘤率和凋亡率逐渐增加。化疗药物剂量为3mg/kg时,作用明显而动物的全身反应不明显,所以本实验选用3mg/kg为最适化疗剂量。3、化疗联合应用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观察结果瘤重的变化及抑瘤率:反义组瘤重最小,抑瘤率为(56.83±4.57)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化疗对照以及正义+化疗对照3组(p<0.01);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反义组凋亡率最大(44.750±5.71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化疗对照以及正义对照3组(p<0.01)。反义组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低于其它3组,其它3组细胞阻滞在G0/G1期,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免疫组化SP法染色显示:HIF-a、P53及VEGF在反义治疗组表达较其它3组明显较少;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反义治疗组的HIF-1α、P53、VEGF蛋白表FI值(0.905±0.141,0.773±0.128,0.848±0.068)明显低于化疗对照以及正义对照组(p<0.01)。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超微结构观察:电镜下反义+化疗组可见凋亡细胞,细胞核染色质浓缩电子密度增加,边集于核膜下,形成新月状称为半月,部分细胞膜亦可见球形膨出,线粒体体积增大,全部嵴和部分膜融合或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腔内充满分泌物,有脱颗粒现象。空白对照组可见细胞呈椭圆形,细胞质丰富,核椭圆形略不整形,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少,有大而明显的核仁。结论:通过对活体裸鼠喉癌荷瘤模型,腹腔注射不同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各治疗组均有抑瘤效果,但3mg/kg抑瘤效果明显且动物全身反应不明显,故3mg/kg为最适化疗剂量;对活体裸鼠喉癌荷瘤模型,应用化疗联合转染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反义寡核苷酸,综合大体标本、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电镜结果分析:各治疗组(反义+化疗组;正义+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空白对照组)均有抑瘤效果,其中反义+化疗组效果较其他组明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P53和VEGF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顺铂)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氧诱导因子(HIF-1)与肿瘤化疗耐药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胞凋亡抑制基因和促凋亡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17)
    • [2].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全喉鳞癌术后的疗效[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2)
    • [3].Bcl-2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4(02)
    • [4].喉鳞癌组织中bFGF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01)
    • [5].喉鳞癌中PTEN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J]. 江苏医药 2013(09)
    • [6].血小板计数增多与喉鳞癌预后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30)
    • [7].手术治疗晚期喉鳞癌的优势分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05)
    • [8].喉鳞癌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05)
    • [9].缺氧诱导因子-1α与P糖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0(04)
    • [10].COX-2和iNOS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相关研究[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9(02)
    • [11].喉鳞癌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江苏医药 2008(05)
    • [12].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在喉鳞癌中的表达[J]. 山西医药杂志 2008(05)
    • [13].喉鳞癌组织中PTEN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08(15)
    • [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抗体对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2)
    • [15].喉鳞癌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的表达及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分析[J]. 肿瘤 2014(03)
    • [16].IL-10、Fascin及SPFR1与喉部鳞状细胞癌临床特征关系的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4(05)
    • [17].Bcl-2与Ki-67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检测及临床相关性分析[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4(06)
    • [18].喉鳞癌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08)
    • [19].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1(02)
    • [20].喉鳞癌中P糖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凋亡及预后的关系[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1(04)
    • [21].喉鳞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复发的关系[J]. 现代肿瘤医学 2010(09)
    • [22].COX-2、VEGF-C的表达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2)
    • [23].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8(02)
    • [24].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06)
    • [25].T-钙黏蛋白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医学 2014(03)
    • [26].miRNA在喉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相关表达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5)
    • [27].E2F3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现代肿瘤医学 2012(05)
    • [28].喉鳞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08)
    • [29].缺氧诱导因子1α与喉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05)
    • [30].221例晚期喉鳞癌患者术后的生存和预后分析[J]. 癌症 2009(03)

    标签:;  ;  ;  ;  ;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反义寡核苷酸对喉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化疗(顺铂)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