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B1和B2的功能研究

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B1和B2的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BI&2(TFB1&2)是双功能蛋白。它在线粒体基因组转录中起到辅助作用,它通过与已特异结合在启动子上游的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及线粒体RNA聚合酶(POLRMT)这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起始复合物,促进线粒体转录起始。据文献报道只需要有TFA,TFB2和POLRMT三种蛋白组分便可起始转录,TFB1在转录过程中不是必须的。TFB1&2的C端有一个RNA甲基化转移酶基序,这预示着二者有可能有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对于两蛋白的这一功能现在仅有的证据为,TFB1可以结合活性甲基供体S。腺苷甲硫氨酸(SAM),并且有实验证明TFB1蛋白可以代替大肠杆菌中的以16S rRNA C端保守颈环结构为底物的甲基化转移酶Ksg,甲基化底物核糖核苷酸。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是良好的模式生物,其基因组中50个基因与人类疾病致病基因相似,是研究人类基因疾病的良好材料。另外人类的TFB1&2的发现也与裂殖酵母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探讨h-mtTFB1&2与裂殖酵母线粒体转录因子(MTF1)功能上的相似性,及TFB1&2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初步探索为目的进行了下面实验:1.TFB1&2与MTF1功能上的相似性:构建pREP3-tfb1&2-GFP融合质粒,并转化入裂殖酵母体内,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TFB1&2蛋白定均定位于酵母线粒体;构建pREP3-tfb1&2质粒,获得TFB1&2过表达的酵母菌株,利用real-timePCR检测到酵母线粒体基因在TFB1过表达时,大部分基因上调,而TFB2过表达时大部分基因表达下调;利用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表达纯化出TFB1&2,用pull-down实验检测到两个蛋白可以与裂殖酵母的线粒体RNA聚合酶Rpo41相互作用。2.TFB1&2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初探:利用荧光分子各异性实验在加有荧光标记的人类线粒体12S rRNA体系中滴定TFB1&2,检测两个蛋白与RNA的结合行为,结果显示两个蛋白均可与RNA结合;利用pull down实验检测TFB1自身结合行为,结果显示TFB1可形成同质多聚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综述
  • 1. 人类TFB1&2的发现
  • 2. 粒体基因组
  • 2.1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2.2 线粒体基因组遗传方式
  • 3. 线粒转录机制
  • 3.1 线粒体转录起始复合物成分
  • 3.2 线粒体转录的起始
  • 3.3 转录的终止调控
  • 4. TFB1的甲基化功能
  • 4.1 h-mtTFB1的甲基转移酶活性与抗生素诱导的耳聋相关
  • 4.2 12S rRNA特定位点的甲基化有助于线粒体核糖体的稳定性
  • 4.3 R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 4.4 RNA甲基转移酶以同源二聚体形式行使甲基化转移酶的功能
  • 第二章 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B1和B2与裂殖酵母的线粒体转录聚合酶Rpo41的相互作用研究
  • 1. TFB1&2在酵母中的定位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TFB1&2对裂殖酵母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 2.4 小结
  • 3. TFB1&2与酵母线粒体RNA聚合酶Rpo41的相互作用初探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三章 TFB的甲基化转移酶活性初步研究
  • 1 TFB1&2与mt12S rRNA结合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小结
  • 2. TFB1&2各自可以形成同质多聚体的初步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全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鱼类线粒体代谢研究概况[J]. 江西水产科技 2014(02)
    • [2].人类线粒体病的遗传学研究及治疗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03)
    • [3].短尾类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要及比较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0)
    • [4].人类的线粒体疾病[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5].鹿类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特产研究 2008(03)
    • [6].人类线粒体DNA多态性检测及其在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0)
    • [7].淡水鱼类线粒体DNA D-loop基因的引物设计和应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8].鱼类mtDNA及其非编码区的研究概况[J]. 贵州畜牧兽医 2009(03)
    • [9].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分子结构及应用进展[J]. 水利渔业 2008(02)
    • [10].鱼类线粒体DNA重排研究进展[J]. 动物学研究 2013(06)
    • [11].人类线粒体DNA世系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J]. 生命科学 2008(04)
    • [12].Pearson综合征的认识、特征及临床处理[J].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8(06)
    • [13].鱼类线粒体DNA及其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1(03)
    • [14].鸟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 [15].人类线粒体DNA突变与癌症[J]. 遗传 2008(03)
    • [16].长江下游4属6种鲿科鱼类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 2010(02)
    • [17].俄科学家研发抗衰老药物 称可使人获得120岁长寿[J]. 中国食品学报 2014(11)
    • [18].两个妈妈治好遗传病[J]. 健康之家 2013(01)
    • [19].胃癌的发生发展治疗与线粒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20].人类线粒体遗传病[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1)
    • [21].人类线粒体tRNA生物合成与线粒体疾病[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10)
    • [22].四种■属鱼类线粒体Cyt b基因的序列变异及系统发育研究[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1)
    • [23].7种肉类线粒体DNA的提取及鸭源性成分检测[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20)
    • [24].缅甸蟒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分析[J]. 四川动物 2014(01)
    • [25].鱼类线粒体DNA及其在分子群体遗传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科学 2008(04)
    • [26].人类线粒体DNA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公安科技 2009(04)
    • [27].双壳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分析[J]. 水产科学 2013(12)
    • [28].名刊封面[J]. 生命世界 2008(09)
    • [29].线粒体DNA突变和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24)
    • [30].珍稀濒危鸟类褐马鸡mtDNA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标签:;  ;  ;  ;  

    人类线粒体转录因子B1和B2的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