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周彩丽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周彩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中小学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天津成功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0—14日,中小学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天津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中小学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82位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旨在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通过培训帮助中小学提升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水平,搭建科技辅导员之间的沟通桥梁。本(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教育》期刊2018年07期)

余萍,章波[2](2017)在《我市聚焦“基地+学校”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余萍通讯员章波)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本文来源于《马鞍山日报》期刊2017-11-14)

周彩丽[3](2017)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中小学必修课》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怎样的课程?课程如何落地?学校需要做哪些工作?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课程定性为必修、跨学科、动态开放性根据《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本文来源于《教育家》期刊2017年41期)

蔡书山[4](2016)在《浅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肩负着当地中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得课本中不能获得的其他课外活动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精神等。本文就中小学实践基地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阐述肤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6年S2期)

李雅丽[5](2016)在《广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并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广西77所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现状的调研发现:广西中小学有半数以上的学校未开设这门课;未开设课程的学校提供的理由主要是无强制要求和时间紧张;在开设课程的学校中,没有该课的专任教师;大部分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未来几年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的需求较少。(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期刊2016年18期)

杨少英[6](201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这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前开展的基本情况入手,通过研究其现状、问题及意义,提出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自身技能,并适应目前素质教育改革要求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高考(综合版)》期刊2014年11期)

曹惠芳[7](2014)在《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南通市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技能大赛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省南通市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检阅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果,展示了教师的精湛技能,还对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课程开设起到了启发和引领作用,提供了实践活动创新开展的思路与方法。新一轮课改实施十多年来,综合实践活动以全新的课程形态负载着新课程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由于该课程实践性、体验性、灵活性强,无课程标准、无教材、无教参、无专业教师等特点,在实践层面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研究与解决。鉴于当前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畏难情绪,(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期刊2014年03期)

蒋萍[8](201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中小学的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是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与功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过程。其在中小学实施的方法有:学科延展法、小课题探究法、手工制作与实验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法、游戏开发法、打造为学校特色活动等。(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曾小琳[9](2011)在《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现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6月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从1992年正式纳入课改的计划内,一开始由北京、辽宁省大连等部分地区学校试点,进而(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1年03期)

潘利若,姚梅林[10](2011)在《美国服务性学习对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教育功利化、课程内容定位不清晰和教师研发能力制约等原因,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未能得到常态化实施。如果能吸取美国服务性学习的成功经验,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补充方式,将会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可持续性发展,促进其常态化实施。(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期刊2011年02期)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余萍通讯员章波)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参考文献

[1]..中小学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在天津成功举办[J].中国科技教育.2018

[2].余萍,章波.我市聚焦“基地+学校”模式[N].马鞍山日报.2017

[3].周彩丽.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中小学必修课[J].教育家.2017

[4].蔡书山.浅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导学.2016

[5].李雅丽.广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

[6].杨少英.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J].高考(综合版).2014

[7].曹惠芳.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江苏省南通市首届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技能大赛浅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

[8].蒋萍.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中小学的实施[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

[9].曾小琳.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现状的思考[J].统计与管理.2011

[10].潘利若,姚梅林.美国服务性学习对我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常态化实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1

标签:;  ;  ;  ;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周彩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