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对艾宾浩斯错觉加工的影响

注意对艾宾浩斯错觉加工的影响

论文摘要

研究采用ERP技术考察了线索靶子范式下注意对Ebbinghaus错觉加工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注意既影响三维大小错觉,也影响二维大小错觉。三维图形的知觉需要深度线索,进而需要更高级的加工水平的参与,因此注意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二维图形不需要深度线索,那么注意在其知觉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呢?实验一作为预备性的行为实验,考察注意是否会对Ebbinghaus错觉加工产生影响。采用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一为线索有效性(有效和无效两个水平),自变量二为诱导圆的大小(大和小两个水平)。结果表明,诱导圆大小与线索化在错觉量上交互作用显著,与无效线索条件相比,在有效线索条件下,被大诱导圆包围时测验圆看起来更大,被小诱导圆包围时测验圆看起来更小。这一方面说明注意确实能够影响Ebbinghaus错觉加工,另一方面暗示我们大诱导圆与小诱导圆条件下的Ebbinghaus错觉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机制。实验二采用ERP技术进一步验证P2波幅与球体的实际知觉大小有关这一观点,采用2×2×2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一为线索有效性;自变量二为诱导圆的大小;自变量三为错觉图形出现的位置;分析错觉图形对侧的枕颞叶电极。结果表明,有效线索条件下P1和N1的潜伏期均早于无效线索条件,前者的P1波幅大于后者,而N1波幅则小于后者,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无效线索条件下P2波幅大于有效线索条件,但是诱导圆大小的主效应及其与线索化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在Ebbinghaus错觉加工中,P2波幅是否与测验圆的知觉大小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Ebbinghaus 错觉简介
  • 1.1.1 测量方法
  • 1.1.2 影响因素
  • 1.1.2.1 个体因素
  • 1.1.2.2 文化因素
  • 1.1.2.3 实验因素
  • 1.1.3 理论模型
  • 1.1.3.1 判断模型(Judgmental model)
  • 1.1.3.2 轮廓交互模型(contour interaction)
  • 1.1.3.3 实验证据
  • 1.2 注意
  • 1.2.1 理论模型
  • 1.2.1.1 聚光灯模型
  • 1.2.1.2 变焦镜模型
  • 1.2.1.3 梯度模型
  • 1.2.2 线索靶子范式
  • 1.3 注意在大小错觉中的作用
  • 2 问题提出
  • 3 实验
  • 3.1 实验一 注意是否影响Ebbinghaus 错觉加工
  • 3.1.1 实验方法
  • 3.1.1.1 实验设计
  • 3.1.1.2 被试
  • 3.1.1.3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4 实验流程
  • 3.1.2 结果分析
  • 3.2 实验二 P2 是否与测验圆的知觉大小相关
  • 3.2.1 实验方法
  • 3.2.1.1 实验设计
  • 3.2.1.2 被试
  • 3.2.1.3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4 ERP 记录参数与数据处理
  • 3.2.1.5 实验流程
  • 3.2.2 结果分析
  • 3.2.2.1 行为结果分析
  • 3.2.2.2 脑电数据分析
  • 4 总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序列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容量的年龄差异[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17)
    • [2].不同线索化条件下返回抑制时程年老化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6)
    • [3].二次线索化对基于形状返回抑制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0(01)
    • [4].中央线索化对听觉障碍人群辨别任务返回抑制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 2010(02)
    • [5].基于要素图的舆情事件线索化方法研究[J]. 情报杂志 2017(07)
    • [6].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07)
    • [7].线索化效应的返回抑制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0(06)
    • [8].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21)
    • [9].精神分裂症在辨别任务中的返回抑制时程特征[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03)
    • [10].线索的数量和联接性对返回抑制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 2009(04)
    • [11].儿童青少年返回抑制发展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02)
    • [12].击剑运动员返回抑制能力及抑制特征线索化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3)
    • [13].同时线索化条件下篮球运动员的返回抑制容量[J]. 体育学刊 2010(08)
    • [14].语义关联的注意捕获——来自线索化范式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8(10)
    • [15].无空间线索化下视觉注意空间等级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 2015(01)
    • [16].三维空间中不同视野深度位置上的返回抑制[J]. 心理学报 2017(06)
    • [17].视觉返回抑制效应的影响因素[J]. 心理研究 2017(05)
    • [18].运动员注意返回抑制的初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3)
    • [19].视觉返回抑制的认知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1)
    • [20].返回抑制和抑制标签在长时训练下的分离[J]. 心理学报 2015(08)
    • [21].中考数学总复习方法谈[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01)
    • [22].序列线索化条件下ADHD与普通儿童返回抑制对比[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 [23].飞行员返回抑制的时程特征及其与飞行绩效相关的研究[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12(05)
    • [24].抑制标签是基于客体的还是基于位置的抑制机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5].情绪信息对返回抑制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6].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中小学电教 2014(09)
    • [27].初级视觉皮层在注意振荡中的作用[J]. 心理学报 2018(02)
    • [28].大道至简,悟在天成——一节公开课的教学反思[J]. 中华少年 2016(03)
    • [29].刺激放置朝向对返回抑制的影响:一项ERPs研究[J]. 心理科学 2019(05)
    • [30].精神分裂症患者返回抑制现象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 2011(01)

    标签:;  ;  

    注意对艾宾浩斯错觉加工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