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配伍大黄调控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附子配伍大黄调控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附子配伍大黄传统应用环节中各因素(配伍比例、煎煮时间、先下后下)对指标性成分的影响,初步揭示附子大黄寒热配伍调控药性的关键因子和物质基础,为附子配伍大黄变寒下为温下的配伍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附子、大黄为研究对象,运用UV、HPLC、TLCS等现代分析技术,以附子热性主要有效组分附子总生物碱、大黄寒性主要有效组分大黄总蒽醌为指标,通过构建“总生物碱—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总葸醌—游离蒽醌—结合葸醌”多层次量化评价体系。在不同配伍比例和煎煮时间条件下,研究附子和大黄饮片的配伍以及附子各组分(总生物碱、总多糖)与大黄各个组分(总葸醌、鞣质、总多糖)配伍后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确立不同配伍关系中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1.药材配伍方面,大黄用量增加能显著增加附子总生物碱含量;附子大黄药材1:0.5配伍降低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的作用最大。煎煮时间有利于升高总生物碱含量,也能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2.附子大黄1:1配伍可升高结合蒽醌的含量。煎煮时间减少,结合葸醌含量有所升高。3.组分配伍方面,附子总生物碱1:1配伍大黄总葸醌能增加附子总生物碱的含量,大黄多糖与附子总生物碱配伍也能增加总生物碱含量,鞣质反之。随煎煮时间的延长,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大黄多糖、鞣质是减低双酯型生物碱的关键因素,用量越大,下降越明显。4.附子总碱是影响大黄葸醌类成分的的关键因素,附子总碱的增加能降低总葸醌类含量,对结合葸醌的含量影响较小。与附子多糖配伍能降低总蒽醌,而使结合蒽醌含量上升。煎煮时间对总蒽醌影响不大,但对结合蒽醌影响较大,以30~60分钟内效果最佳,超过30分钟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结论:附子热性成分——乌头类生物碱对大黄寒性泻下成分——大黄总蒽醌和结合蒽醌具有双向调控作用。附子多糖、比例、煎煮时间是附子附子调控大黄寒性泻下成分含量的关键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中药药性的研究概况
  • 二、中药配伍的研究概况
  • 三、附子大黄配伍的研究概况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 实验药材
  • 2 仪器设备
  • 3 试剂试药
  • 4 试液的配制
  • 第一部分 附子大黄药材配伍对热性成分—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 1 附子药材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1.1 附子药材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1.2 附子药材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1.3 附子药材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1.4 小结
  • 2 附子水煎液中乌头类生物碱量时研究
  • 2.1 附子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量时曲线变化
  • 2.2 附子水煎液中酯型生物碱的量时曲线变化
  • 2.3 附子水煎液中双酯型生物碱的量时曲线变化
  • 2.4 小结
  • 3 附子大黄药材配伍对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 3.1 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对乌头类生物碱的影响
  • 3.1.1 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对总生物碱的影响
  • 3.1.2 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对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 3.1.3 附子大黄不同比例配伍对双酯型生物碱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附子大黄(1:1)配伍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变化研究
  • 3.2.1 附子大黄(1:1)配伍总生物碱的量时变化
  • 3.2.2 附子大黄(1:1)配伍酯型生物碱的量时变化
  • 3.2.3 附子大黄(1:1)配伍双酯型生物碱的量时变化
  • 3.2.4 小结
  • 第二部分 附子大黄药材配伍对寒性泻下成分—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1 大黄药材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
  •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
  • 1.1.1 大黄药材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1.2 大黄药材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1.3 大黄药材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 1.2 HPLC法测定大黄蒽醌类单体成分含量
  • 1.2.1 大黄药材总蒽醌单体成分的含量测定
  • 1.2.2 大黄药材游离蒽醌单体成分的含量测定
  • 1.2.3 大黄药材结合蒽醌单体成分含量测定
  • 1.3 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药材极性成分含量
  • 1.3.1 展开条件的选择
  • 1.3.2 薄层扫描条件确定
  • 1.3.3 方法学考察
  • 1.3.4 大黄药材中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1.4 小结
  • 2 大黄水煎液中大黄蒽醌类成分的量时关系研究
  • 2.1 大黄水煎液中总蒽醌的量时曲线变化
  • 2.2 大黄水煎液中游离蒽醌的量时曲线变化
  • 2.3 大黄水煎液中结合蒽醌的量时曲线变化
  • 2.4 小结
  • 3 大黄附子药材配伍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 3.1 UV法测定大黄附子药材配伍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1 大黄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2 大黄附子(1:1)配伍不同煎煮时间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3 小结
  • 3.2 TLCS法测定大黄附子药材配伍大黄极性成分的含量
  • 3.2.1 大黄附子不同比例配伍大黄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3.2.2 大黄附子(1:1)配伍大黄后下极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 3.2.3 小结
  • 第三部分 附子总碱与大黄组分配伍对乌头类生物碱的影响
  • 1 附子组分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1.1 附子总碱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1.2 附子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2 大黄组分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2.1 大黄总蒽醌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2.2 大黄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2.3 大黄鞣质的制备方法及含量测定
  • 3 附子总碱配伍大黄多糖对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3.3 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3.4 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3.5 小结
  • 4 附子总碱配伍大黄总蒽醌对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 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4.3 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4.4 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4.5 小结
  • 5 附子总碱配伍大黄鞣质对乌头类生物碱成分的影响
  • 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5.2 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5.3 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5.4 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5.5 小结
  • 6 总结
  • 第四部分 大黄总蒽醌配伍附子组分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1 大黄总蒽醌配伍附子总碱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1.1 大黄总蒽醌附子总碱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1.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1.2 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1.3 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1.4 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 1.2 大黄总蒽醌附子总碱(1:1)配伍不同煎煮时间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1.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1.2.2 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2.3 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 1.2.4 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 1.3 小结
  • 2 大黄总蒽醌配伍附子多糖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2.1 大黄总蒽醌附子多糖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1.2 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2.1.3 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 2.1.4 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 2.2 大黄总蒽醌附子多糖(1:1)配伍不同煎煮时间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影响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2 总蒽醌的含量测定
  • 2.2.3 游离蒽醌的含量测定
  • 2.2.4 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
  • 2.3 小结
  • 结论
  • 讨论
  • 1 关于附子大黄配伍作用趋向
  • 2 关于附子大黄配伍的比例
  • 3 关于附子大黄配伍煎煮时间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煎煮时间对肺癌汤剂质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12)
    • [2].中药煎煮时间越长药效越好吗[J]. 新农村 2019(06)
    • [3].熏蒸药物煎煮时间比重应用在膝关节炎的护理研究[J]. 临床护理杂志 2016(01)
    • [4].加水量与煎煮时间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成分溶出量的影响[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12)
    • [5].不同煎煮时间对解郁顺心汤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1)
    • [6].汤剂在不同煎煮时间下的薄层鉴别[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15)
    • [7].中药还是自己煎的好[J]. 健身科学 2010(11)
    • [8].煎煮时间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05)
    • [9].炮制和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J]. 山东中医杂志 2014(01)
    • [10].不同煎煮时间对熟附子生物碱的影响[J]. 今日药学 2011(12)
    • [11].川乌不同煎煮时间总生物碱与酯型生物碱含量变化趋势对比[J]. 中国药房 2010(43)
    • [12].煎煮时间对生大黄中五种游离蒽醌的影响[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5)
    • [13].制川乌不同煎煮时间对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药师 2018(08)
    • [14].煎煳的中药不要喝[J]. 农村百事通 2011(16)
    • [15].煎糊的中药不能喝[J]. 健康天地 2008(07)
    • [16].煎煮时间对附子水煎液总生物碱和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4(08)
    • [17].观察不同炮制、煎煮时间影响大黄沉降药性[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39)
    • [18].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的附子煎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毒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2)
    • [19].大剂量应用附子务必要久煎[J]. 当代医学 2012(17)
    • [20].正交优选桂枝汤水提工艺[J]. 中药与临床 2017(01)
    • [21].中药汤剂煎煮法的文献调查分析[J]. 天津中医药 2017(06)
    • [22].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对附子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18(10)
    • [23].煎煮时间对栀子柏皮汤药效组分的影响[J]. 世界中医药 2018(09)
    • [24].煎煮中药并非越浓越好[J]. 农村百事通 2017(07)
    • [25].中药不要煎得太浓[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4(07)
    • [26].苍术水煎方法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5)
    • [27].不同炮制方法、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影响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06)
    • [28].煎煮法提取卷叶贝母组培物总生物碱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9].煎煮时间对防风中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的影响[J]. 人参研究 2017(05)
    • [30].《伤寒论》方药煎煮时间浅析[J]. 光明中医 2009(05)

    标签:;  ;  ;  ;  

    附子配伍大黄调控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