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

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

论文摘要

科学与美术是人类文明的一对奇葩——科学以“真”著称,美术以“美”彰显,二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既呈现出共生的一面,也呈现出背离的一面。但是,国内外对于科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绝大多数停留在对二者联系的研究上,仅仅揭示二者的同源与互动,并没有从根本上探讨两者的矛盾、冲突与对立。传统哲学推崇理性和科学,使得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客观上也抑制了美术的发展。近30年来,传统科学哲学把自然科学知识视为客观真理、把科学发展看成线性积累和持续进步的观点正在动摇,另类科学哲学开始崭露头角,自然科学越来越被看作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对科学的认识论研究也越来越成为诸多哲学反思中的一种。本文以“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为题,就是基于另类科学哲学中把自然科学看做多元文化中一种的观点,探索多元文化中的两个子系统——科学和美术的关系。本研究的总体构想是:立足于探讨科学与美术相关联的两个方面——共生与背离,在探究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基础上,创新性地研究科学与美术的背离,旨在客观地揭示科学与美术的关系。毕竟,美术不同于科学,它通过视觉器官的反映给人带来更深层的反思,使人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当下的人生境遇,从而努力摆脱思想所受到的控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审美观面临解体,传统艺术形式也受到极大的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下,当代美术作品常常以一种“反叛”的形态来对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做出回应。虽然现代美术的“艺术价值”仍然被很多人置疑,具有很大的争议性,但是它通过扩大艺术的自律性与个性创造出与现实社会对立的形象,来突出自己的反叛性,从而引起观者对科技的工具价值的批判与共鸣。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以来,美术与科学之间不仅仅表现出和谐共融,还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对抗与反叛。共生与背离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该方面的研究尚属盲点。全面透彻地分析和探讨科学与美术的关系,对于科学与美术的真正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在介绍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的基础上,揭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并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与评价,明确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可能创新点;第二章,在对基本概念加以界定的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辩证法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系统论的差异协同理论、后现代主义科学观、多元主义科学哲学观;第三章,从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两个视角,论证科学与美术的共生,并对科学与美术的共生关系进行了本质追问和归因分析;第四章提出和论证科学与美术的背离,包括科学对美术的背离和美术对科学的背离两个方面,同时,分析科学与美术彼此背离的成因;第五章进一步阐述科学与美术共生与背离的张力;第六章为结论部分,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观,提出科学对美术的背离是无益的、美术对科学的背离是有益的结论。总之,本文宗旨在于探索如何抑制科学对美术的背离,还美术以质朴的本来面目,以及如何弘扬美术对科学背离的价值,使科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艺术社会。这些也将是21世纪人类为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价
  • 1.3 论文的总体构想、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构想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说
  • 2.1.1 科学及其本质
  • 2.1.2 美术及其本质
  • 2.1.3 共生及其种类
  • 2.1.4 背离及其种类
  • 2.1.5 张力内涵的解读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对立统一规律
  • 2.2.2 差异协同理论
  • 2.2.3 后现代主义科学观
  • 2.2.4 多元主义的科学哲学观
  • 第3章 科学与美术的共生
  • 3.1 科学与美术同源
  • 3.1.1 从原始混合文化看科学与美术的同源
  • 3.1.2 从原始思维看科学与美术的同源
  • 3.2 科学与美术互纳
  • 3.2.1 美术对科学的运用
  • 3.2.2 科学对美术的吸收
  • 3.3 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归因分析
  • 3.3.1 科学与美术有着共同的探索目的和探索动机
  • 3.3.2 科学与美术都是把创造性放在首要的位置
  • 3.3.3 科学活动和美术活动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互补性
  • 3.3.4 科学活动与美术活动本质上的一致性
  • 第4章 科学与美术的背离
  • 4.1 科学对美术的背离
  • 4.1.1 摄影科学运用于美术造成美术创造活动平庸化
  • 4.1.2 材料科学与机械科学应用于美术诱使美术作品批量化
  • 4.1.3 信息科学应用于美术诱使美术作品商品化
  • 4.1.4 新印象主义使科学对美术背离具象化
  • 4.2 美术对科学的背离
  • 4.2.1 表现主义作品对科学的背离
  • 4.2.2 立体主义作品对科学的背离
  • 4.3 科学与美术彼此背离的成因分析
  • 4.3.1 科学和美术思维方式和语言工具上的差异
  • 4.3.2 科学和美术创作成果中包含着个性差异
  • 4.3.3 科学探索和美术创作对想象的运用明显不同
  • 4.3.4 科学与美术所诉诸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
  • 4.3.5 科学与美术的社会功能不同
  • 4.3.6 当代科学的运用对美术本质的剥夺
  • 第5章 科学与美术共生与背离的张力
  • 5.1 科学与美术之间的张力客观存在
  • 5.1.1 科学的发展需要美术的非理性因素的介入
  • 5.1.2 美术的进步需要科学的推动
  • 5.2 科学与美术关系在传统哲学领域的历史错位
  • 5.2.1 传统哲学对美术的贬抑以及面临的困境
  • 5.2.2 传统哲学对科学的高扬以及遇到的问题
  • 5.3 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张力
  • 5.3.1 科学与美术共生的类型
  • 5.3.2 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张力支点
  • 5.3.3 科学与美术共生的张力得以维系的条件
  • 5.4 科学与美术背离的张力
  • 5.4.1 科学与美术背离的类型
  • 5.4.2 科学与美术背离的张力支点
  • 5.4.3 科学与美术背离的张力得以维系的前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科学与美术的共生与背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