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细胞系的建立、诱导分化及其应用研究

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细胞系的建立、诱导分化及其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鱼类细胞系的建立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Wolf和Quimby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鱼类细胞系-虹鳟生殖腺细胞系RTG-2。随后,鱼类细胞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细胞系相继建立成功。鱼类细胞系因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重复性好、实验条件可以精确控制等优点,至今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鱼类病毒学等各方面研究。对鱼类细胞系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心肌细胞系(HTHC)和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肾脏细胞系(SHKC)的建立;同时还对半滑舌鳎胚胎细胞系(HEC)和日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胚胎细胞系(FEC)进行了干细胞功能的诱导分化;并将大菱鲆胚胎细胞(TEC)应用于大菱鲆GRIM19基因的功能研究工作上。半滑舌鳎心肌细胞系和圆斑星鲽肾脏细胞培养在添加有20% FBS,1 mM的L-谷氨酸,50 mM的2-ME,100 UI/ml青霉素,100 ug/ml链霉素,10 ng/ml bFGF的MEM培养基中,两种细胞的形态均为成纤维样细胞。HTHC细胞至今已传代30余代;SHKC细胞至今已传代40余代。本实验检测了FBS、bFGF、温度对HTHC和SHKC细胞生长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生长速度随FBS浓度的增高而加快,FBS浓度过高或过低都抑制细胞的增殖。bFGF对HTHC细胞生长具有刺激作用。HTHC和SHKC细胞在24-30℃之间细胞生长良好,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12℃时,细胞生长速度降低。HTHC细胞的二倍体核型为2n=42;SHKC细胞的的二倍体核型为2n=46,将EGFP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方法成功转入HTHC和SHKC细胞中并获得了表达,转化率为10-15%左右。用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VD)感染HTHC和SHKC细胞,观察到了细胞病变效应(CPE),透射电镜检测均在细胞内发现了大量病毒颗粒。半滑舌鳎胚胎细胞系(HEC)和日本牙鲆胚胎细胞系(FEC)为本实验室建立保存。HEC和FEC都具有发育上的多能性,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都可以诱导分化为纤维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等各种类型的细胞。全反式视黄酸(RA)、明胶、低浓度FBS均可以诱导两种胚胎细胞分化为纤维细胞;二甲基亚砜和低密度种植HEC细胞均可以诱导HEC细胞分化为树状肌肉细胞;HEC和FEC细胞在低密度条件下均分化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HEC和FEC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阳性,这些结果初步表明HEC和FEC胚胎细胞具有干细胞的分化特征。将EGFP报告基因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的方法成功地转入HEC和FEC中并获得了表达;用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感染HEC和FEC细胞,观察到了细胞病变效应(CPE),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在细胞内有大量病毒颗粒。我们从大菱鲆脾脏cDNA文库中鉴定出一GRIM19基因,并得到该基因的DNA全长。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了在大菱鲆正常组织、不同胚胎发育阶段、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ATCC19019)感染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初步探讨了GRIM19基因在鱼类先天免疫系统中作用。实验结果表明:GRIM19全长cDNA含有一个17 bp的5’UTR,一个435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和一个143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编码了144个氨基酸残基。通过比较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发现GRIM19基因内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基因组Southern结果表明该基因为单拷贝基因。系统发生分析表明大菱鲆能够与大西洋庸鲽聚在一起。该基因在正常大菱鲆免疫系统中表达强烈,尤其是在脾脏和头肾中;GRIM19在大菱鲆胚胎不同发育时期表达逐渐增强;在感染头肾、肝脏、脾脏三种组织中,该基因表达均有增加趋势:在感染头肾中该基因表达最强烈,在肝脏感染24 h时基因表达达到最高水平,而在脾脏中该基因表达一直增强;鳗弧菌感染大菱鲆胚胎细胞后,GRIM19基因表达上调。GRIM19基因在濒临死亡的大菱鲆成体鱼肝脏、头肾、心脏和脾脏中的表达均增强。这些结果表明GRIM19基因在大菱鲆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综述
  • 1.1 鱼类细胞培养概况
  • 1.2 鱼类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 1.3 鱼类细胞系在各领域的应用
  • 1.3.1 鱼类病毒学
  • 1.3.2 细胞毒理学研究
  • 1.3.3 细胞免疫学研究
  • 1.3.4 细胞内分泌学研究
  • 1.3.5 细胞遗传学研究
  • 1.3.6 细胞在资源保护研究
  • 1.3.7 细胞在鱼类肿瘤中的研究
  • 1.3.8 细胞在鱼类生理学上的研究
  • 1.4 胚胎干细胞概述
  • 1.4.1 胚胎细胞/胚胎干细胞
  • 1.4.2 胚胎干细胞的特点
  • 1.4.3 胚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 1.4.4 胚胎干细胞的鉴定方法
  • 1.4.5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 1.4.6 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研究现状
  • 1.4.7 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前景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半滑舌鳎心肌细胞系的建立、鉴定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3 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
  • 2.2.4 细胞系的保存和冻融
  • 2.2.5 温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FBS 和bFGF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7 细胞系染色体分析
  • 2.2.8 含EGFP 质粒转化HTHC 细胞系
  • 2.2.9 病毒感染实验
  • 2.2.10 透射电镜观察
  • 2.3 实验结果
  • 2.3.1 半滑舌鳎心肌细胞系的建立
  • 2.3.2 细胞系的保存和冻融
  • 2.3.3 温度对HTHC 细胞生长的影响
  • 2.3.4 不同FBS 和bFGF 浓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2.3.5 HTHC 染色体核型分析
  • 2.3.6 EGFP 基因在 HTHC 中的表达
  • 2.3.7 LCDV 病毒感染HTHC 细胞
  • 2.4 讨论
  • 3 圆斑星鲽肾脏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2.3 圆斑星鲽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
  • 3.2.4 圆斑星鲽细胞的保存和冻融
  • 3.2.5 SHKC 细胞生长速度的测定
  • 3.2.6 不同温度对 SHKC 生长的影响
  • 3.2.7 不同浓度FBS 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3.2.8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2.9 含EGFP 质粒转化SHKC 细胞系
  • 3.2.10 病毒感染实验
  • 3.2.11 透射电镜观察
  • 3.3 结果
  • 3.3.1 圆斑星鲽SHKC 细胞系的建立
  • 3.3.2 细胞系的保存和冻融
  • 3.3.3 圆斑星鲽细胞生长速度的测定
  • 3.3.4 不同温度对SHKC 生长的影响
  • 3.3.5 不同浓度FBS 对SHKC 生长的影响
  • 3.3.6 染色体核型分析
  • 3.3.7 EGFP 基因在SHKC 中的表达
  • 3.3.8 病毒感染和电镜观察
  • 3.4 讨论
  • 4 日本牙鲆胚胎细胞系的生长特征及初步诱导分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细胞来源及培养基配方
  • 4.2.2 细胞的培养
  • 4.2.3 视黄酸(RA)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2.4 明胶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2.5 低浓度血清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2.6 低密度种植FEC 细胞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2.7 FEC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4.2.8 EGFP 报告基因在FEC 细胞中的表达
  • 4.2.9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感染FEC 细胞
  • 4.3 结果
  • 4.3.1 视黄酸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3.2 明胶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3.3 低浓度血清诱导FEC 细胞分化
  • 4.3.4 低密度种植FEC 细胞诱导FEC 细胞的分化
  • 4.3.5 FEC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4.3.6 EGFP 报告基因在FEC 细胞中的表达
  • 4.3.7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感染FEC 细胞
  • 4.4 讨论
  • 5 半滑舌鳎胚胎细胞系的生长特征及初步诱导分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细胞来源及培养基配方
  • 5.2.2 细胞的培养
  • 5.2.3 低浓度FBS 和视黄酸(RA)共同诱导HEC 细胞分化
  • 5.2.4 二甲基亚砜DMSO 诱导HEC 细胞分化
  • 5.2.5 低密度种植HEC 细胞诱导HEC 细胞的分化
  • 5.2.6 半滑舌鳎成体鱼内畸形瘤的诱导
  • 5.2.7 HEC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5.2.8 EGFP 报告基因在HEC 细胞中的表达
  • 5.2.9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感染HEC 细胞
  • 5.3 结果
  • 5.3.1 低浓度FBS 和视黄酸(RA)的共同诱导HEC 细胞分化
  • 5.3.2 二甲基亚砜DMSO 诱导HEC 细胞分化
  • 5.3.3 低密度种植HEC 细胞诱导HEC 细胞的分化
  • 5.3.4 HEC 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
  • 5.3.5 EGFP 报告基因在HEC 细胞中的表达
  • 5.3.6 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CDV)感染HEC 细胞
  • 5.4 讨论
  • 6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GRIM19 基因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GRIM19 基因cDNA 全长的获得
  • 6.2.2 大菱鲆GRIM19 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 6.2.3 大菱鲆GRIM19 基因RT-PCR 表达分析
  • 6.3 结果及分析
  • 6.3.1 大菱鲆cDNA 全长的获得
  • 6.3.2 大菱鲆GRIM19 基因全长的获得
  • 6.3.3 GRIM19 基因的 RT-PCR 表达分析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四个达摩凤蝶新孵幼虫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 昆虫学报 2015(08)
    • [2].美国《科学》杂志2008年10大科学进展揭晓[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01)
    • [3].猪IL-4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J]. 中国兽医科学 2017(07)
    • [4].发展细胞系:培养的艺术[J]. 科学新闻 2015(08)
    • [5].原代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及成熟细胞系生长特性的比较[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20)
    • [6].猪GM-CSF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J]. 畜牧兽医学报 2017(05)
    • [7].《科学》评出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J]. 今日科苑 2009(01)
    • [8].红鳍东方鲀鳍细胞系的建立及生长特性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8(06)
    • [9].三株烟草天蛾新细胞系的生长特性及重组蛋白表达[J]. 昆虫学报 2010(11)
    • [10].人腺病毒3型检测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7(04)
    • [11].HeLa/GFP-Plk1/Cherry-H2B稳定细胞系的构建[J]. 生物技术通讯 2014(01)
    • [12].为再生医学提供高通量细胞系表征服务[J]. 办公自动化 2014(05)
    • [13].枯萎病菌对节瓜抗镰刀菌酸细胞系叶片中生化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2(02)
    • [14].泥鳅鳍细胞系的构建及特性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4(02)
    • [15].细胞培养实验中细胞系鉴定及质量控制重要性探讨[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7(01)
    • [16].稳定表达人源α_(2A)-肾上腺素受体细胞系的建立[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6(05)
    • [17].CRISPR/Cas9技术用于细胞系基因敲除效率的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12)
    • [18].三种水生动物细胞系对两株蛙病毒敏感性的比较[J]. 水产学报 2016(10)
    • [19].朱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J]. 动物学研究 2012(06)
    • [20].稳定表达马属动物SAMHD1蛋白的U937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7(10)
    • [21].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人B细胞系细胞的调控[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4(01)
    • [22].人乳头瘤病毒特异性T细胞系细胞冻存后细胞的存活率及功能[J]. 微生物学杂志 2014(04)
    • [23].人源5-羟色胺转运体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功能探究[J]. 军事医学 2011(09)
    • [24].建立可诱导表达TNFAIP1的稳定细胞系[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8(02)
    • [25].四种肝(癌)细胞系糖代谢的流量解析[J]. 肿瘤防治研究 2016(11)
    • [26].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永生化[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07)
    • [27].鼠源Nectin-like 4糖蛋白在293ET细胞系中的重组表达与纯化(英文)[J].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8(01)
    • [28].可诱导稳定表达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的细胞系构建及蛋白质纯化[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7(02)
    • [29].Tet-off诱导表达CUEDC2稳定细胞系的建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8)
    • [30].可诱导的稳定表达Spata3细胞系的建立及特征(英文)[J].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8(02)

    标签:;  ;  ;  ;  

    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细胞系的建立、诱导分化及其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