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文明必然超越农业文明而占据主导地位,城市化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它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速其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在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同时,其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问题,尤其是失地农民权益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收,失地农民随之不断扩大。如果不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将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制度的实践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制度建设与应用进行了系统性、探索性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问题概况。不同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定义了城市化的内涵,但很多学者都是在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后界定其涵义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经济现实和社会发展状况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在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内涵,概括其基本特征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由此造成土地供应紧张、失地农民数量增多、差异增大等问题以及失地农民在收入、权利、保障等方面受到的损害。第二部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及问题分析。在明确城市化进程对失地农民权益造成损害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和针对失地农民的后续保障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缺陷:首先在征地补偿方面,现存法律对征地的相关规定主要造成征地目的不明确、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征收程序不规范、农地产权主体模糊且权能不完整等问题;在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方面,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安置方式单一、再就业困难等问题。另外,我国除了在部分省、市进行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试点外,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统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绝大多数农民失地后在基本生活、医疗、养老、就业、法律救济方面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我国现阶段这两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解决城市化进程造成的诸多问题,政策的缺失、法律法规的不严谨、不科学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隐患。第三部分: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的借鉴及启示。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台湾)城市化进程中的相关制度、政策的分析得出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均有严格的征地制度安排、完善的法律保障、良好的就业模式,并且十分重视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成功的措施也给了我国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第四部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制度完善。通过透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不足,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战略方法:征地制度方面,首先应明确征地适用范围、慎用征地权。可以通过列举、概括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并通过程序正义(采取“非公推定”)的方式弥补缺陷,从而使国家的征地目的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其次完善土地征收程序。需要落实信息公告制度,使征地制度透明化,并引入司法救济制度,减少政府行政权对征地纠纷的干涉,使其得到公正的裁决,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失地农民利益;最后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不但要提高补偿标准,以市场价格为参考,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位置、区位条件、供求关系、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来确定补偿额度,还要改变以一次性货币补偿为主的补偿方式,应因地制宜,多采取留地安置、调招安置、投资入股安置、生产要素置换安置等多种补偿方式;在社会保障方面,首先应当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另外需建立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健全就业保障制度(推行就业培训机制、拓宽就业途径等);其次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运用。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改变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主要应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将社保基金交由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再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资源的自由流动;最后是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改变农地产权模糊的现状。实行农地股份制,此措施是在不改变所有制的前提下,使失地农民权益实现最大化的最佳方式。另外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在法律上确保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并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城市化的推进加快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这一漫长的城市建设道路上,数以亿记的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牺牲,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功劳,我们理应维护他们的利益、改善他们的生活。但在改革开放以来席卷全国的“圈地运动”中政府从农民身上拿走了约20000亿元,近两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累计达9100多亿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征地纠纷而不断增多的上访、示威,甚至自杀、自焚等社会悲剧也证实了现有制度不仅违背了我国城市化的初衷,也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和后续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失地农民权益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共同富裕的最佳方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写作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问题概况
  • 一、城市化的内涵与特点
  • (一) 对城市化内涵的不同理解
  • (二) 对我国城市化特点的认识
  •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现状
  • 三、城市化进程对失地农民的影响
  • (一) 城市化对土地供求关系的影响
  • (二) 城市化对失地农民权益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现状考察及问题分析
  • 一、征地补偿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一) 征地补偿制度的主要政策
  • (二) 现有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弊端
  • 二、失地农民后续社会保障政策现状及问题
  • (一) 后续社会保障的现状考察
  • (二) 后续社会保障存在的弊端
  • 第三部分 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的借鉴及启示
  •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做法
  • (一) 美国的情况
  • (二) 日本的情况
  • (三) 德国的情况
  • (四) 中国台湾的情况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健全的法律保障
  • (二) 严格的征地程序
  • (三) 注重保护农民的利益
  • (四) 良好的就业模式
  • 第四部分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制度完善
  • 一、改革征地补偿制度
  • (一) 明确征地适用范围、慎用征地权
  • (二) 完善土地征收程序
  • (三)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
  • 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一) 完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二) 建立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 (三) 健全就业保障制度
  • (四) 加强社保基金的管理、运用
  • (五)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 (一) 对集体土地产权的认识
  • (二) 改革、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