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

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

论文摘要

人格有群体和个体人格之分,本文谈的人格主要是指个体的道德自主性和社会的道德理性。熊十力批判性地接受儒道的人格境界观,如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和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人格,就是影响人的主体行为的精神支撑力以及独立的道德意志;道家代表人物庄子提出的“真人”人格作逍遥游,自由自在,追求的是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境界;心学的代表陆九渊强调人格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王阳明强调致良知的事上工夫;这些都是熊十力人格境界论的理论资源。熊十力人格理想的基础是心本体论,他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一、“体用不二”,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二、“翕辟成变”,翕与辟就是物与心的关系。三、“反求自识”,本体就是本心,本体不必外求,应当从内心来领悟。总之,他强调人格的确立是要求内在自我的建立。熊十力人格理想的哲学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他找到了中国文化真正的传统是《易》刚健自强的精神;其次,他创造性地接受儒、道、佛各家学说并提出体用论,而其宇宙论和人生论都是建立在以心为本的心学基础上;第三,他强调人格的自由和独立,只有建立自由而合理的社会,理想人格才有可能实现;最后,他的理论与生活紧密结合,他以自己的特立独行的人格和生活实践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面对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人文价值的丧失、道德意识的危机、生命本性的困惑等现象,熊十力心忧天下,认真思考人类存在的本质,重新反省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这在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人格建设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他的以心为本的人格境界论的目的。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格追求
  • 1 孔子和孟子的儒家人格理想
  • 2 老子和庄子的道家人格理想
  • 3 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人格理想
  • 第二章 熊十力人格理想的哲学基础:心本体论
  • 1 体用不二
  • 2 翕辟成变
  • 3 反求自识
  • 第三章 熊十力人格理想的内涵和特色
  • 1 倡导刚健自强的人格理想
  • 2 融合儒、道和佛的人格理想追求
  • 3 强调人人平等自由的独立人格
  • 4 感召世人的实践的人格力量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熊十力以心为本的人格理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