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李婷婷1华敏2申小敏3

上海长征医院20000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事业的突飞猛进,对于肿瘤病症的处理与治愈,临床技术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是PICC在肿瘤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并且对肿瘤并发症的控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不断反复的研究与实践,临床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并且对病情的抑制与控制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章就是从对肿瘤病人护理的重要性以及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对肿瘤病人病情的缓解与治愈以及临床实验效果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肿瘤;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282-01

所谓的PICC,就是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穿刺到中心静脉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和发展,并且在肿瘤治理临床过程中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这种临床技术是从从国外引进,应用到我国的肿瘤疾病治愈中的,并且目前在肿瘤护理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PICC应用到肿瘤临床实践护理之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让这种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延长导管滞留时间、维护方便、创伤小和并发症少。减少并发症,降低病人的生命危险风险系数,很大程度上减轻肿瘤患者在输液时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提高了患者治疗满意度,减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帮助病人康复。

一、目前对肿瘤病人护理及情况阐述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来,肿瘤疾病的得病率在逐渐的提高,并发症也特别的多,而且年龄偏年轻化,此外,肿瘤的类型也多种多样,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是饱受折磨。但是肿瘤的治疗是复杂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因情况出现不同的并发症,感染是较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之一,并且也会大大的增加疾病的风险性,增加病人的负担。而且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骨髓及免疫抑制,肿瘤并发症的护理很重要,不及时治疗和护理严重者会危机患者的生命。所以,PICC技术的应用就是缓解病人的痛苦,帮助病人康复的,且广泛的应用到了肿瘤临床护理实践之中。除此之外,患上肿瘤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康复情况,配合医护人员,争取早日治疗。

二、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一)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

根据医院的临床调查,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不仅有局部表现,而且还有局部表现,而且还有全身表现。局部表现主要表现为:肿瘤患者身体局部有位于体表或浅在的肿瘤,分布在身体的某一部位,肿块常是第一症状,分为良性和恶性肿块,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比较容易推动。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表面不平,发散的也比较快,活动度小,中晚期不易推动甚至固定,一但发生蔓延就很难控制。良性肿瘤一般无疼痛,病人很难察觉到,有时候比较大意。恶性肿瘤中晚期常有癌肿溃疡、出血和感染症状,当侵犯神经时出现疼痛,常难以忍受,对病人的折磨也比较深。肿瘤病症的全身表现主要在: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早期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恶性肿瘤中晚期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低热等,对病人折磨不断,病人的各种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肿瘤晚期病人全身衰竭呈现恶病质。某些部位的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改变和全身表现。

(二)PICC应用的方法

PICC应用的方法非常的关键,如果在肿瘤临床实践中使用方法不正确,会影响到临床效果和质量。PICC的应用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静脉的选择。PICC管的放置位置一定要以静脉为主,因为静脉相对直且粗,在PICC管放置的时候也比较何时,置管过程中比较容易。因为相对于其他的,也有利于置管。医护人员在放置PICC管的时候,对患者要有一定的要求,不论是手臂的放置还是手臂的姿态都应该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患者手臂垂直于身体,之后穿刺贵要静脉便可以进入上将静脉,因为,这样的要求不仅是处于患者的考虑,同时安置PICC管的成功率较高。如果患者的手臂放置成其他的位置或者是姿态,置管成功率是很低的。第二,对插管的测量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临床中插管的长度需取平均值,患者要将手臂顺身体一侧伸展与身体外侧垂直,在预计穿刺的点为基准,以静脉为中线,测量至腋窝处,从腋下一直测量到人体右侧的胸锁关节.第三,对置管的具体操作也要有要求。首先对预计穿刺位置及穿刺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且还要对PICC管进行常规的消毒,对于置管的工具与设备也要进行消毒。包括手套、毛巾、管道等,均应运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之后制作导管,按照操作前插管测量的长度进行。最后一步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清理。

(三)临床效果讨论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经过临床实践,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肿瘤患者由于其治疗的特殊性,护理中的难度也比较大,所以,需要进行较长期的静脉输注液体。传统的输液治疗,往往会造成这往往会造成外周血管认为的破损,增加病人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患者局部感染的风险,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但是PICC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改善了传统输液护理的缺点,改善病人的痛苦状况,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此外,PICC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传统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医护人员在维护病人的时候也比较方便、创伤小和并发症少,很大程度上减轻肿瘤患者在输液时的不适感,增加患者康复的概率。

三、结语

总之,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对肿瘤病人的恢复以及护理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为,在肿瘤患者治理护理中,PICC技术的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病人痛苦折磨,对病情的缓解有积极的作用。PICC在肿瘤临床护理实践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缓解肿瘤患者病情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是在临床肿瘤护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各种临床实践,说明PICC技术是一种有效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其实用性及安全性强将在肿瘤护理领域中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敏,贾月霞.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2):8.

[2]张波.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6):99-100.

[3]许华,蔡静,单世君.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3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4,57(12):2691.

[4]韦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9):179-180.

[5]陈祥云.PICC在肿瘤护理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1,31(3):148-149.

[6]段秀丽.PICC在肿瘤护理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636-637.

标签:;  ;  ;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