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临床及剂量学研究

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临床及剂量学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前列腺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目的:回顾性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高剂量照射前列腺癌的初步疗效和早期、晚期毒性反应。材料与方法:1999年3月至2004年7月,36例T1-4N0-1M0前列腺癌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其中35例同时接受内分泌治疗。23例病人的临床靶区包括前列腺或前列腺加精囊;13例先接受盆腔照射,然后包括前列腺和精囊。结果:临床靶区的中位剂量为76.0Gy(52.5-83.0Gy),盆腔预防性照射中位剂量为45.0Gy(40-50Gy)。3年和5年总生存率为91.4%和83.7%。3年和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均为91.4%。全组病人有12例无早期胃肠道反应(33.3%),1级20例(55.6%),2级3例(8.3%),3级1例(2.8%),无4级早期胃肠道毒性反应。无早期泌尿系统毒性反应的9例(25.0%),1级22例(61.1%),2级3例(8.3%),3级2例(5.6%),无4级毒性反应。全组分别有4例1级(11.1%)和3例2级(8.3%)晚期胃肠道毒性反应,无≥3级晚期胃肠道毒性反应。晚期泌尿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低,6例为1级(16.7%),2级1例(2.8%),3级1例(2.8%)。结论: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前列腺癌,高剂量放疗是安全的,早期和晚期毒性反应可以接受,未发现严重晚期毒性反应。第二部分:前列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毒性初步分析目的:分析前列腺癌大分割照射患者的早期和晚期毒性反应,初步探讨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37例前列腺癌接受大分割调强放疗(IMRT)。13例病人的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包括前列腺±精囊或术后瘤床;24例包括前列腺、精囊(或术后瘤床)和盆腔淋巴引流区。分次照射剂量为2.3-2.8 Gy,2.7Gy分次照射剂量最常见,为26例。95%PTV处方剂量前列腺精囊为62.5Gy-75Gy,盆腔为50Gy/2Gy/25次。结果:全组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早期胃肠毒性发生率0级为37.8%,1级24.3%,2级35.1%,3级2.7%(1例)直肠V50>27%和V55>20%对≥1级早期直肠毒性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5)。早期泌尿系统毒性发生率0级29.7%,1级67.6%,2级0和3级2.7%(1例)。膀胱V60小于10%组与膀胱V60大于10%组的≥1级泌尿系统毒性有显著差别(X2=6.016,p=0.038)。晚期直肠毒性发生率0级70.3%,1级24.3%,2级5.4%(2例),无3、4级毒性。直肠V65小于10%组与直肠V65大于10%组的≥1级晚期胃肠毒性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5.580,p=0.02)。晚期泌尿系统毒性发生率0级37.8%,1级48.6%,2级10.8%(4例),3级2.7%(1例),无4级毒性。膀胱平均剂量>40Gy,膀胱V40>32%,V50>29%对≥2级晚期泌尿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影响。全组病人2例死亡,3例PSA复发。结论:前列腺癌大分割照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和晚期毒副作用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三部分:前列腺癌盆腔预防照射序贯和同步补量计划的比较目的: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盆腔照射前列腺区局部序贯和同步加量的不同计划进行比较,确定同步加量调强计划的可行性和剂量学优势。材料与方法:选择局部晚期前列腺癌10例,照射靶区包括盆腔和前列腺。为每例患者设计两种计划,前列腺同步和序贯加量调强计划(IMRT)。两种计划的盆腔淋巴结引流区(PTV1)的处方剂量相同,均为50Gy,单次剂量2Gy,共25次。同步加量计划前列腺精囊(PTV2)的处方剂量为67.5Gy,单次剂量为2.7Gy,共25次,与盆腔淋巴结引流区的放疗同时完成。序贯加量计划第一程计划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和前列腺精囊区域的处方剂量均为50 Gy,常规分割照射,第二程计划仅包括前列腺精囊区域,处方剂量为26 Gy,常规分割照射。前后两程计划分别独立计算,然后合成剂量分布,前列腺精囊区域总照射剂量为76Gy。计算两种调强方式靶区的适性度指数(Conformal Index,CI),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正常组织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等效生物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和标准照射剂量(Normalized Total Dose,NTD),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NTCP)。结果:同步加量计划的PTV1和PTV2的CI均显著优于序贯加量计划。前者分别为0.85和0.47,后者分别为0.62和0.33。同步加量计划PTV1的HI为1.09,比序贯加量计划PTV1的HI稍高,后者为1.05,差异具有显著性。对于PTV2同步加量计划的HI显著优于序贯加量计划,分别为1.15和1.46。同步加量计划中直肠所受的照射剂量在各个剂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序贯加量计划。同步加量计划的直肠EUD为53.7Gy,序贯加量计划的直肠EUD为60.4Gy,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根据EUD计算的NTD分别为53.7Gy和55.5Gy,NTCP分别为0.11%和0.09%,差异均无显著性。同步加量计划能显著降低膀胱接受40Gy以上剂量照射的体积,同步加量计划中膀胱的EUD、NTD和NTCP均优于序贯加量计划,同步加量计划可以显著降低小肠EUD和接受40-50Gy剂量照射的体积,而NTD和NTCP二者无差异。同步加量计划可以显著降低股骨头接受60-50Gy剂量照射的体积。结论: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盆腔与前列腺区同步加量调强计划与序贯加量调强计划相比,能够提高靶区的适形度,改善剂量不均匀性,降低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和NTD。

论文目录

  • 目录
  • 图表索引
  •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前列腺癌的适形和调强放疗进展
  • 前言
  • 靶区的确定
  • 照射剂量和疗效
  • 分次剂量增加与疗效的关系
  • 毒副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前列腺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的初步结果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前列腺癌大分割调强放疗毒性初步分析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前列腺癌盆腔预防照射同步加量和序贯加量计划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课题资助基金
  • 附录1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在校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现状与展望[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15(04)
    • [2].前列腺癌影像组学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12)
    • [3].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24)
    • [4].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11)
    • [5].前列腺慢性炎症与前列腺癌的关系[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05)
    • [6].热休克蛋白90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3)
    • [7].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前列腺癌[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9(05)
    • [8].前列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 2020(04)
    • [9].LncRNA ASB16-AS1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分子机制[J]. 山东医药 2020(13)
    • [10].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护理的课堂设计[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9)
    • [11].吃蘑菇可能会降低前列腺癌风险[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06)
    • [12].英国前列腺癌诊疗路径介绍[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03)
    • [13].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的效果和安全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8)
    • [14].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3)
    • [15].少喝牛奶能防前列腺癌吗[J]. 养猪 2020(04)
    • [16].前列腺癌系统穿刺和融合穿刺的比较分析[J]. 名医 2018(12)
    • [17].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有联系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8(28)
    • [18].前列腺癌手术的再认识[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06)
    • [19].前列腺癌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01)
    • [20].微小RNA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03)
    • [21].寡转移前列腺癌的临床处理策略[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1)
    • [2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 2018(12)
    • [23].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03)
    • [24].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病理标本免疫学指标与前列腺癌相关性[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6)
    • [25].前列腺癌该如何监测[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9(13)
    • [26].前列腺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9(06)
    • [27].积极监测低风险的前列腺癌[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9(19)
    • [28].2009-2018年黔南州居民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13)
    • [29].前列腺癌标志物4K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16)
    • [30].血清睾酮水平在前列腺癌管理中的新认识[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9)

    标签:;  ;  ;  ;  ;  ;  ;  ;  ;  ;  

    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临床及剂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