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体育院校中体育类专业,主要指与体育直接相关的专业,办学时间长,相对稳定的专业,主要有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往,在我国,对这些体育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过多次研讨,“课程陈旧、课程交叉、系统不合理、开放性不足”是具有共性的问题。如果从宏观上进行观察,我们还会发现,在各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之间,同样存在“课程交叉、系统不合理、开放性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提高我们的教学管理成本,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体育类专业培养的共性,降低了各个专业的特色。本文通过对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研究,希望提出从微观上有效而有特色,宏观上系统且经济的,体育类专业的系统的课程体系。方法: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于体育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架构、课程设置及内容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1:四个专业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分析17所院校,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直接搬进教育计划,这种做法往往使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的构建由于缺乏直接的依据而处于盲目的经验状态,影响了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有效性及科学性。2:课程结构四个专业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必修课学时相对较高,选修课学时较少。技术学科所占比例大大超过了理论学科比例,专业必修课开设学时的差异较大,最高开设课时甚至比最低开设课时的5倍还多。3:我国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参照体育教育专业,不具有针对性,而且课程的重构现象十分普遍,四个专业,特别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大部分相同,而且开设的学时也基本相同。课程门数和门类较多,尤其是选修课,五花八门。四个专业开设的课程名不重复甚至多达一千多门课程,教育辐射面广,但是专业课四个专业没有突出各个专业的特色,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体育类相关四个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进一步研究。四个专业教学计划课内学时的改变,需要教学教法更完善。各院校在课程整合、强化基础、优化必修、突出主干,精选选修等方面应各具特色,并要显现四个专业的不同,体现专业特色,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专业特色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体育人才。在课程方案中要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之形成一个结构科学合理、主干内容突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今后在此指导下,编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材,建立新的各具特色的体育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体育类专业综合研究现状
  • 1.4.2 体育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比较法
  • 2.2.3 逻辑分析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四个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1.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 3.1.2 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1.3 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1.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1.5 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 3.2 四个专业就业分析
  • 3.2.1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分析
  • 3.2.2 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分析
  • 3.2.3 运动训练专业就业分析
  • 3.2.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分析
  • 3.2.5 四个专业就业比较分析
  • 3.3 四个专业总学时分析
  • 3.3.1 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分析
  • 3.3.2 社会体育专业总学时分析
  • 3.3.3 运动训练专业总学时分析
  • 3.3.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总学时分析
  • 3.3.5 四个专业总学时比较
  • 3.4 四个专业公共必修课分析
  • 3.4.1 体育教育专业公共必修课分析
  • 3.4.2 社会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分析
  • 3.4.3 运动训练专业公共必修课分析
  • 3.4.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公共必修课分析
  • 3.4.5 四个专业公共必修课比较
  • 3.5 四个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分析
  • 3.5.1 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分析
  • 3.5.2 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分析
  • 3.5.3 运动训练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分析
  • 3.5.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分析
  • 3.5.5 四个专业专业必修课程比较
  • 3.6 四个专业选修课程分析
  • 3.6.1 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分析
  • 3.6.2 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分析
  • 3.6.3 运动训练专业选修课分析
  • 3.6.4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选修课分析
  • 3.6.5 四个专业选修课比较
  • 3.7 专业必修课学科课程设置
  • 3.8 专业必修课术科课程设置
  • 3.9 专业选修课学科课程设置
  • 3.10 专业选修课术科课程设置
  • 3.11 可归类课程探讨
  • 3.12 课程重复开设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专著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其他
  • 致谢
  • 附件一
  • 附件二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J]. 新闻前哨 2019(12)
    • [2].体育类动漫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以日本体育类动漫为例[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01)
    • [3].今日头条号体育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研究[J]. 记者摇篮 2020(01)
    • [4].体育类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1)
    • [5].高职院校体育类新形态教材建设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5)
    • [6].体育类慕课建设的策略及其作用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06)
    • [7].体育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5)
    • [8].简论体育类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功能及推进策略[J]. 青少年体育 2020(04)
    • [9].高职院校艺术体育类课程建设投入度提升策略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4)
    • [10].新经济视角下体育类大学生创业价值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9)
    • [11].组织学课程在江苏体育类高校中开展的探索性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3)
    • [12].浅议体育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策略[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15)
    • [13].后申遗时代体育类非遗项目发展路径研究[J]. 武术研究 2020(10)
    • [14].体育类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以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J]. 体育科学研究 2018(06)
    • [15].“荷赛”体育类摄影获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 青年记者 2019(26)
    • [16].对河北省初级中学体育类社团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29)
    • [17].中国体育类博物馆合作发展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18(03)
    • [18].浅谈黑龙江省体育类社团档案的管理[J]. 黑龙江档案 2018(01)
    • [19].体育类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 [20].上海市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支持体系研究[J]. 内江科技 2016(12)
    • [21].中国体育类博物馆发展述略[J]. 体育文化导刊 2016(12)
    • [22].试析非体育类高等院校开设体育专业性选修课的必要性[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4)
    • [23].浅谈高校学生自主管理学校体育类社团的策略及方法[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4)
    • [24].本科高校体育类专业学生兼职现状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17(17)
    • [25].高校体育类社团组织的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7(02)
    • [26].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困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7)
    • [27].体育类电影对中学生体育素养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1)
    • [28].当代体育类报纸服务功能误区及发展对策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16)
    • [29].我国体育类博物馆的发展环境研究及SWOT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 2016(11)
    • [30].影响体育类研究生自主创业环境的因素分析[J]. 运动 2014(21)

    标签:;  ;  ;  ;  

    我国体育类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