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吸附法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研究

生物吸附法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林废弃物的利用越来越少。每年我国产生的农作物废弃物可达5亿吨左右,其中大部分被直接丢弃或露天焚烧,既造成了绿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还污染了生态环境。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在寻找高效、环保的处理途径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农作物废弃物。农作物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可以提供很多活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酚基等,这些基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特性。本论文就农作物废弃物菌糠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性能进行了试验探究。以菌糠本身所具有的吸附特性为基础,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出高效的改性菌糠,并应用于废水中铜离子和镍离子的脱除。在改性过程中,对菌糠改性效果起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出最佳改性条件;在静态吸附试验中,在不同的初始pH值、铜离子和镍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添加量及吸附时间等条件下,研究了改性菌糠对铜离子溶液和镍离子溶液的吸附效果,并与未改性菌糠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对比。在动态吸附试验中,初步研究了改性菌糠对含铜离子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其再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菌糠经化学改性后,处理铜离子溶液和镍离子溶液时,其对两种离子的吸附能力均得到提高,并且吸附速度加快。菌糠质量为10g时的最佳改性条件是:改性温度30℃,改性时间60min,250mL质量浓度0.5mol/L的草酸。在静态吸附试验中,改性菌糠对铜离子和镍离子的吸附率随着初始pH值的升高而上升,在pH值分别为5.0和4.0时,改性菌糠对两种离子的吸附率最高,分别为87.73%和81.59%;初始重金属浓度越低,处理效果越好;改性吸附剂的添加量均为20g/L时,对50mL10mg/L的铜离子和镍离子废水处理效果较好;在反应60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草酸改性菌糠对铜离子和镍离子的最大吸附率为94.23%和90.42%;改性菌糠处理10mg/L的铜离子溶液和10mg/L的镍离子溶液后分别可以达到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及GB8978-1996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范围之内。在菌糠去除铜离子的动态吸附试验中,草酸改性菌糠在初次使用时效果较好,再生一次后的吸附性能低于初次使用。该项研究不仅为重金属废水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处理方法,同时也为农作物废弃物菌糠提出了一个资源化利用的新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重金属铜和镍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废水污染现状
  • 1.2 重金属废水传统处理的方法
  • 1.3 生物吸附概念的提出
  • 1.4 农林废弃物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立项背景及研究内容的提出
  • 1.6 本课题的创新点
  • 2 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用主要试剂和仪器
  • 2.3 测定方法
  • 2.3.1 铜离子的测定方法
  • 2.3.2 镍离子的测定方法
  • 2.3.3 吸附率和吸附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 2.4 食用菌菌糠对含铜离子和镍离子溶液的静态吸附试验
  • 3 未改性菌糠对 Cu(Ⅱ)和 Ni(Ⅱ)的吸附性能
  • 3.1 初始 pH 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1.1 试验方法
  •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初始重金属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吸附剂添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生物吸附剂改性菌糠的制备
  • 4.1 改性菌糠的制备
  • 4.1.1 硝酸改性菌糠的制备
  • 4.1.2 草酸改性菌糠的制备
  • 4.1.3 次氯酸钠改性菌糠的制备
  • 4.2 改性剂效果的确认
  • 4.3 改性条件的优化
  • 4.3.1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3.2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3.3 改性剂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4.4 菌糠的红外光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草酸改性菌糠对铜离子和镍离子的吸附性能
  • 5.1 初始 pH 值对两种离子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5.2 初始重金属浓度对两种离子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5.3 吸附剂添加量对两种离子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5.4 吸附时间对两种离子的吸附效果的影响
  • 5.5 草酸改性菌糠对金属离子的动态吸附
  • 5.5.1 草酸改性菌糠对铜离子的动态吸附试验
  • 5.5.2 草酸改性菌糠的再生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等温吸附
  • 5.7 菌糠吸附铜离子和镍离子的机理探讨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13X分子筛去除废水中镍离子的性能研究[J]. 山西化工 2011(02)
    • [2].口腔用镍铬合金镍离子释放及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1(02)
    • [3].纳米HAP复合型材料吸附水中镍离子性能[J]. 无机盐工业 2019(02)
    • [4].改性壳聚糖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7)
    • [5].记忆合金可扩张椎体支架设计参数与镍离子游离的初步探讨[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9(06)
    • [6].镍离子催化零价锌去除水中双氯芬酸[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9(01)
    • [7].钛柱撑蒙脱石对镍离子和锰离子的吸附机理[J]. 精细化工 2019(12)
    • [8].两种镍基口腔修复合金在漱口水中镍离子析出的比较[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03)
    • [9].钙、镍离子负载方式对烟煤热解-气化特性影响及煤焦结构分析[J]. 煤炭学报 2015(12)
    • [10].镀液中锌镍离子浓度比对锌镍合金镀层耐蚀性的影响[J]. 电镀与涂饰 2016(03)
    • [11].镍离子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及其用于组氨酸标记蛋白质的纯化[J].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12].电镀废水镍离子超标问题分析及处理[J]. 电镀与精饰 2019(04)
    • [13].利用~(17)O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i/CeO_2表面镍离子含量(英文)[J]. 波谱学杂志 2020(01)
    • [14].粉煤灰合成Na-X沸石去除废水中镍离子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2009(06)
    • [15].基于Aspen Adsorption的活性炭吸附溶液中镍离子的模拟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3(04)
    • [16].锌镍合金镀液中锌镍离子浓度对镀层镍含量的影响[J]. 材料保护 2008(09)
    • [17].PC-88A萃取镍离子的工艺条件探究与优化[J]. 水处理技术 2019(10)
    • [18].重金属镍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8(02)
    • [19].新型镍离子亲和色谱介质的制备及其性能考察[J]. 色谱 2016(03)
    • [20].UiO-66-NH_2/氧化石墨烯吸附水中镍离子性能研究[J]. 环保科技 2020(04)
    • [21].QHS-3型钠钙浮选剂用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含铜、镍离子废水的处理[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12(04)
    • [22].高岭土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行为的研究[J]. 龙岩学院学报 2012(S1)
    • [23].镍离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16(10)
    • [24].铜/镍离子光亮剂在6063铝合金化学抛光液中的协同效应[J]. 材料保护 2013(07)
    • [25].离子交换法分离高镁低镍硫化矿生物浸出液中的镍镁[J]. 稀有金属 2014(05)
    • [26].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离子的去除工艺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07)
    • [27].镍印迹壳聚糖珠体对软锰矿浸出液中镍离子的吸附性能[J]. 湿法冶金 2019(03)
    • [28].SI-2树脂对镍离子的静态吸附动力学[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5(05)
    • [29].镍铬合金义齿在人工唾液中镍离子析出行为的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9(03)
    • [30].三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J]. 电镀与环保 2017(06)

    标签:;  ;  ;  ;  ;  ;  

    生物吸附法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