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吡利霉素是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主要用于奶牛的治疗,是治疗乳腺炎的良好药物。本论文对吡利霉素的中间体(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由L-天冬氨酸和甲醇反应得到L-4-甲基-天冬氨酸,然后与丙烯酸甲酯经麦克尔加成,得到(2S)-[(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再引入Boc进行氨基保护得到(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然后与甲醇钠发生狄克曼缩合和水解反应,得到(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本文对各步进行了优化探讨。在合成L-4-甲基天冬氨酸甲酯,探讨了浓硫酸法、氯化氢法、氯化亚砜法、乙酰氯法四种方法,最终以乙酰氯法为最佳条件进行甲酯化反应。采用氮气保护和无水处理的混合溶剂的条件,进行迈克尔加成和氨基保护反应得到(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反应时间缩短8小时,收率可达到67.5%。在(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后处理中,采用羧基成盐再水解成酸的方式,优于硅胶柱层析分离,操作简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兽药的发展与现状1.2.1 新上市的兽药结构药物1.2.2 新上市的兽药用复方制剂1.3 抗生素的分类1.4 抗生素杀菌作用的主要机制1.5 抗生素的抗性机理1.6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1.7 林可胺类药物1.7.1 林可胺类药物简介1.7.2 作用机理1.7.3 不良反应1.8 吡利霉素1.8.1 吡利霉素简介1.8.2 作用机制1.8.3 应用1.9 开发吡利霉素的意义第二章 合成路线的确定2.1 吡利霉素的合成路线2.1.1 策略一2.1.2 策略二2.2 吡利霉素中间体的合成路线2.2.1 L-4-甲基天冬氨酸甲酯的合成2.2.2 (2S)-[(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的合成2.2.3 (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的合成2.2.4 (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合成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3.1 L-4-甲基天冬氨酸甲酯的合成3.1.1 浓硫酸法3.1.2 氯化氢法3.1.3 氯化亚砜法3.1.4 乙酰氯法3.1.5 四种方法的比较3.1.6 产物分析3.2 (2S)-[(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的合成3.2.1 反应机理分析3.2.2 影响因素分析3.2.2.1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3.2.2.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3.2.2.3 反应物投料比的影响3.2.3 产物分析3.3 (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的合成3.3.1 影响因素分析3.3.1.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3.3.1.2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3.3.1.3 pH值的影响3.3.2 产物分析3.4 (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合成3.4.1 反应机理分析3.4.2 影响因素分析3.4.2.1 溶剂对反应的影响3.4.2.2 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3.4.2.3 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3.4.2.4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3.4.3 产物分析3.5 (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纯化3.5.1 产物分析第四章 总结第五章 实验部分5.1 试剂与仪器5.1.1 仪器5.1.2 试剂5.2 液相条件5.3 L-4-甲基天冬氨酸甲酯5.3.1 浓硫酸法5.3.2 氯化氢法5.3.3 氯化亚砜法5.3.4 乙酰氯法5.4 (2S)-[(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5.4.1 氢氧化锂(氢氧化钾)法5.4.2 三乙胺法5.5 (2S)-[叔丁氧羰基-(2-甲氧羰基-乙基)-氨基]-丁二酸-4-甲酯5.6 (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5.6.1 金属钠法5.6.2 甲醇钠法5.7 (2S)-N-叔丁氧羰基-4-羰基-哌啶酸的纯化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简介附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林可霉素类论文; 吡利霉素论文; 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