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素质教育浅析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的探讨

高校素质教育浅析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的探讨

论文摘要

高校素质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的问题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首要和根本问题。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中心在人论,也理应作为人学形态来思考。而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学说,无疑对高校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导意义。因而,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对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方法、措施进行探讨,对加强和完善高校素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章对选题的目的、意义、现状、研究方法及论文的创新点等问题进行了概括性分析。笔者认为,自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对高校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虽已作了不少改革尝试,但其弊端却并未根本消除。究其原因,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观察问题,高校素质教育不仅要落实到制度的层面,更要上升到人的境界,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立场上,认真地分析人之为人的本质,深入探讨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树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素质教育观念,把高校素质教育真正奠基在既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和目的的基础上,进而采取人性化的推进方式,才能把高校素质教育不断推向前进。第二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探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说,高校素质教育不仅要传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它更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人文的过程,及使人性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有心理因素都被激活,都参与其中。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素质教育,固然是一种当今高校正在实践的教育模式,但它更应该是一种高校的指导思想,一种教育观念,甚至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教育理想。因而,高校素质教育不但应以人为中心,还要以人出发点,着眼于人的可能性,从人之为人的根本――自由――入手,在关注人的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心灵、关注人的价值,从而深入到人自身并充分获得与完善自身,以人的方式调动人的主体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人的自我教育、自我建构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真正促使人之全面生成和全面发展,为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打下坚实的基础。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唤醒在应试教育中沉睡已久的主体意识,逐渐培养其丧失殆尽的健全人格,从而在不断的自我超越中完成从自然人到自由人,由片面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根本转变。第三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探讨了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笔者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来观察,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无人”,其具体表现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模式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模式,而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现实环境、历史根源及学理依据三个重要方面。具体说来,目前中国正进行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改革,以及政治、经济的国际化、信息的全球化和多元化,给高校素质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造成社会工具理性的普遍张扬与急于追赶现代文明以及引发的对功利的巨大渴求,高校作为社会与时代的一分子,很难完全排除现实环境的功利思想对自己的不利影响,这是高校素质教育存在“无人”问题的现实原因;我国传统文化及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人”的理念的缺失,是造成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无人”问题的历史根源;而高校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如心理学和哲学等学科在当今做出的种种科学化的努力和探索,走向了问题的另一极端,即试图按照科学的范式来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是造成高校素质教育中“无人”问题的学理依据方面的原因。第四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对推进和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创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善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容,丰富高校素质教育的组织方式,从而根除高校素质教育中的“无人”状态,这是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而建立人性化的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这是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优化环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使高校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自律与人性的不断建构和发展,促进人之生成这一主题得到真正实现和提升,使“人是目的”得到实质性的维护和捍卫,这是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助推器。三者紧密配合,相互促进,想必为全面加强、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学术界对高校素质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 一、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
  •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素质教育
  •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无人问题之表现形态:物化教育——现代高校素质教育之扭 曲
  • 二、无人问题之成因探究
  • 第四章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加强高校素质教育
  • 一、改革创新,根除高校教育中的“无人”局面
  • 二、关注人的需要,建立人性化的教学管理与运行体制
  • 三、优化环境,深入推进高校素质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分析[J]. 吉林教育 2009(13)
    • [2].试论图书馆在高校大学生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J]. 科技信息 2009(11)
    • [3].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5)
    • [4].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融入途径探讨[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5].高校素质教育探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5)
    • [6].纤维艺术创作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 青年文学家 2013(16)
    • [7].试论高校如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 [8].高校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 文教资料 2009(36)
    • [9].论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 学理论 2009(30)
    • [10].浅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启示[J]. 才智 2014(30)
    • [11].基于强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08)
    • [12].浅议图书馆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关系[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2(01)
    • [13].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金田 2013(04)
    • [14].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3)
    • [15].浅谈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 消费导刊 2010(03)
    • [16].浅析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的非凡性成因及其课程设置[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04)
    • [17].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J]. 林区教学 2011(06)
    • [18].谈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普及[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9].浅析传统体育养生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9(02)
    • [20].科学道德与高校素质教育[J]. 西北医学教育 2009(01)
    • [21].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11)
    • [22].茶文化思想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影响探究[J]. 福建茶叶 2017(08)
    • [23].拓展训练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 2016(17)
    • [24].论国防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 学理论 2010(24)
    • [25].音乐教学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5)
    • [26].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素质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09)
    • [27].略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音乐素质教育[J]. 文教资料 2010(24)
    • [28].和谐校园构建下的高校素质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16(11)
    • [29].终身教育对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学生的教育启示[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24)
    • [30].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突破之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12)

    标签:;  ;  ;  ;  

    高校素质教育浅析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视角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