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

论文摘要

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力学行为是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微观反映,其主要以土与混凝土接触面为代表,它涉及到岩土工程的诸多领域。详细研究接触面的力学行为并建立相应的本构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从基础试验、接触面单元、接触面本构模型等方面对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基于能量耗散假定的3参数应力应变模型,进而建立了接触面正反向剪切本构模型;最后在岩土工程中推广了新3参数应力应变模型的应用,并通过数学严格证明了新3参数应力应变模型与传统模型的关系,主要内容如下: (1) 通过多种接触面直剪试验,分析了接触面抗剪强度参数随接触类型和土体含水率变化的规律,指出了接触面的力学行为与结构的亲水性密切相关。 (2) 进行了土与混凝土接触面4个含水率、4个正向剪切比的正反向单剪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与正向剪切比对接触面反向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观察了接触面剪切破坏的位置。 (3) 分析试验数据,基于热力学原理和能量耗散假定,得到了接触面应力~应变曲线的控制微分方程,建立了更为适用的接触面3参数应力~应变新模型;给出了其相应的拟合评价体系,通过多种试验数据对3参数模型进行了验证;从能量耗散和微分方程的角度,分析了本文3参数模型与2参数模型的关系,引用数学特征“半值收敛指数”指出了传统模型在理论和数学上的不足。 (4) 基于能量耗散的接触面应力应变3参数模型,建立了接触面正向剪切模型。 (5) 在接触面正反向单剪试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临界正向剪切比”的概念;建立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接触面正反向剪切本构模型。 (6) 从能量耗散的机理出发,将本文3参数应力应变模型推广到土体本构模型和膨胀土的膨胀变形、桩极限承载力的增长、垃圾填埋封顶沉降、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等一类岩土工程课题的表征中;最后统一了这类课题的本质:具有相同的基于能量耗散的控制微分方程,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各自传统模型的缺陷。 (7) 从数学上严格证明了2参数双曲线模型、指数曲线模型均是3参数模型的特例;采用2种方法证明了初始导数、极限值对应相等的情况下,指数曲线模型、2参数双曲线模型分别是3参数模型的上界、下界;采用3种方法证明了指数曲线模型数值大于对应的2参数双曲线模型数值。

论文目录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研究进展
  • 1.3 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与结构接触界面直剪试验
  • 2.1 引言
  • 2.2 改进直剪试验
  • 2.3 试验数据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2.5 接触界面抗剪强度交叉的讨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正反向单剪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准备
  • 3.3 正向单剪试验
  • 3.4 反向单剪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接触面3参数应力应变模型
  • 4.1 引言
  • 4.2 2参数双曲线模型分析
  • 4.3 能量耗散基本原理
  • 4.4 新模型的建立
  • 4.5 模型数学性质分析
  • 4.6 参数求解及精度评价
  • 4.7 试验曲线拟合验证
  • 4.8 模型的进一步讨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接触面正反向剪切模型
  • 5.1 引言
  • 5.2 基于能量耗散的接触面正向剪切模型
  • 5.3 基于能量耗散的接触面反向剪切模型
  • 5.4 双向剪切模型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能量耗散原理及3参数新模型的推广应用
  • 6.1 引言
  • 6.2 基本耗散假定的简化与传统模型的关系
  • 6.3 在土体本构关系中的推广应用
  • 6.4 在膨胀土膨胀时程曲线中的推广应用
  • 6.5 在桩极限承载力的增长中的推广应用
  • 6.6 在垃圾填埋封顶沉降中的推广应用
  • 6.7 在软土地基工后沉降中的推广应用
  • 6.8 软土基础全过程沉降的探讨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3参数模型对传统模型统一的数学证明
  • 7.1 引言
  • 7.2 2参数双曲线是3参数曲线特例的证明
  • 7.3 指数曲线是3参数曲线特例的证明
  • 7.4 极限函数法比较3种曲线
  • 7.5 数学特征方程的比较
  • 7.6 收敛指数法比较3种曲线
  • 7.7 直接相减法比较指数曲线和2参数双曲线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 相关论文文献

    • [1].温控桩-土接触面三轴试验系统研制与验证[J]. 岩土力学 2019(12)
    • [2].土石混合料与岩石接触面变形特性模拟试验研究[J]. 河南科学 2019(12)
    • [3].吸湿环境下膨胀土与桩接触面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5(S1)
    • [4].给孩子一点儿“不听话度”[J]. 幸福家庭 2016(07)
    • [5].桩-土接触面静动力特性研究进展[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3(12)
    • [6].大众收藏品电话卡[J]. 山西老年 2012(07)
    • [7].影响土与结构接触面静力特性的因素[J]. 科技资讯 2011(31)
    • [8].基于结构分析的大电流接触面导电稳定性优化[J]. 机电一体化 2017(04)
    • [9].幸福就是一个热馒头[J]. 长寿 2011(12)
    • [10].损伤接触面本构模型研究[J]. 人民黄河 2014(03)
    • [11].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反向单剪本构模型[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1(01)
    • [12].基于体压数据映射的定制坐垫接触面设计方法[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17)
    • [13].红黏土-混凝土结构接触面残余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 [14].微纳操作机构接触面预滑动特性试验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5(13)
    • [15].冲击作用下锤-土接触面应力研究——强夯冲击的动应力研究之一[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05)
    • [16].粉质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特性单剪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8)
    • [17].竖向受荷桩的桩-土接触面简化模型[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1(04)
    • [18].冻结作用下粉土-混凝土接触面抗拉强度试验研究[J]. 冰川冻土 2020(02)
    • [19].土-结构物接触面试验研究进展综述[J]. 重庆建筑 2019(09)
    • [20].砂土-钢接触面力学特性的直剪试验研究[J]. 工业建筑 2018(08)
    • [21].剪切路径对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循环特性影响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09)
    • [22].法向刚度对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18(11)
    • [23].微米级超润滑石墨接触面的表征与分析[J]. 物理学报 2016(23)
    • [24].土与水工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2(01)
    • [25].土-结构接触面剪切试验与应力-位移模型[J]. 煤炭学报 2011(09)
    • [26].球形粒状介质与钢板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09)
    • [27].土结接触面黏聚区域模型及渐进累积破坏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11(09)
    • [28].轴、孔接触面荷载分布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0(06)
    • [29].桩-土接触面剪切性质室内单剪试验研究[J]. 公路 2008(08)
    • [30].将代表建议融入政府工作[J]. 人大研究 2019(12)

    标签:;  ;  ;  ;  ;  ;  ;  ;  

    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土与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