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期中国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研究

转轨期中国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制度变迁试验场。理论上本是制度供给最优主体的县级政府,在制度供给实践中却步履蹒跚,表现出过多的无奈和彷徨。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得力与否,将对中观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也是宏观上发展中大国全面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发挥县级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既制定出合乎“天地人和”的县域经济发展制度规则,又建立防止县级政府“掠夺之手”“非理性之手”的异化行为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县级政府有效制度供给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前提。深入剖析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内部机理和外部影响因素,开启“内部黑箱”,使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阳光操作”,是本研究的核心目的。本论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为什么转轨期县级政府是制度供给的重要主体?(2)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困境的根源是什么?(3)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围绕上述问题,本论文在回顾和反思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理论综合,构建了以行为经济学为核心的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理论框架,展开了对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经济分析。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1章即导论,旨在提出问题和介绍研究目的与内容。本章开篇指出转轨期县级政府正面临理论上的“内当家”和现实中的“小媳妇”矛盾境地。在客观评论与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章认为理论界对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微观运行机制缺乏深入研究,从而严重制约了目前对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背后的根源的理解和突破思路的拓展。本章最后交代了研究方法、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局限性。第2章在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构造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假设,以此为逻辑起点,构造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交代了本研究的关键概念界定和研究程序。第3章分析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本章提出转轨期大国为什么需要制度供给这个基本问题,并给予理论解释,进而层层递进,论述了县级政府不仅是转轨期制度供给的主体,而且是最重要的主体。而事实也证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与中央政府不断放权让利的渐进性改革过程高度相关。现在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国情决定了制度供给的主体只能是县级政府,县级政府在制度供给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第4章分析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初始条件。本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初始条件,初始条件决定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目的、速率和空间,对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产生实质性的重大影响。第5章论述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异化和非均衡性的根源,并提出了演化的可能路径。本章构建了一个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空间矩阵分析工具,利用该工具,分析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多种可能选择集合,并探讨了转轨期制度供给异化和非均衡性的根本原因。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优化选择路径。第6章从微观的视角构造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机理模型。本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构建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机理模型—ACM模型,提出了意愿(aspiration)、能力(capability)和策略(maneuver)三个方面对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的影响。以ACM模型为基础,详尽分析了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和通用的三种制度供给策略选择。这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重点。第7章对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以广东省调查的微观数据为基础,论证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受感知收益、感知风险、创新氛围、外部竞争、社会舆论、群众上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感知收益是影响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外部市场变化对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具有明显影响。社会舆论会引导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的方向。而在转轨期现阶段社会团体是推动了而不是阻碍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进程。第8章从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章根据广东省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了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包含三个维度:学习因子、实力因子和创新因子。其中学习因子是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的第一重要影响因子,其次才是实力因子(包括权力和财力影响因素),最后才是创新因子(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第9章是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策略的经验分析。本章以广东粤西徐闻县土地成片调整、东光“三县战略”、顺德企业产权三个制度供给案例为分析蓝本,总结出了县级政府三种不同的制度供给通用策略。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提炼出了三种制度供给通用策略的核心机理,即都是把正式的制度安排和民众的潜在制度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度安排与环境变化相配套,将一种外生的制度安排转换为嵌入式的内生性制度。第10章是一个综合性典型案例。以粤西徐闻农村经济制度供给行为作为案例,通过对徐闻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历程的系统考察,揭示徐闻县政府成功的制度供给行为的真正机理。第11章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本章归纳了本研究的重要结论和观点,提出并论证了优化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旌,包括建立在广泛民意基础上的政府制度供给意愿观,提升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学习能力,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立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法律主体地位等方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引言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3 本研究基本假设
  • 2.4 本研究分析框架
  • 2.5 关键概念界定
  • 2.6 研究程序
  • 2.7 本章小结
  • 3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理论地位与作用
  • 3.1 引言
  • 3.2 为什么转轨期大国存在“制度稀缺”
  • 3.3 为什么县级政府是制度供给的主体
  • 3.4 为什么县级政府是制度供给主体中的最优主体
  • 3.5 本章小结
  • 4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初始条件分析
  • 4.1 引言
  • 4.2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宏观环境分析
  • 4.3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中观环境分析
  • 4.4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微观条件分析
  • 4.5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初始条件的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5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空间集、异化、非均衡
  • 5.1 引言
  • 5.2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空间集
  • 5.3 转轨期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异化分析
  • 5.4 转轨期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非均衡性分析
  • 5.5 转轨期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困境的成因分析:社会资本的视角
  • 5.6 转轨期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困境的突破方略:重建社会资本网络
  • 5.7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空间优化演进方向
  • 5.8 本章小结
  • 6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的行为机理模型分析
  • 6.1 引言
  • 6.2 县级政府的制度供给行为的机理模型-ACM模型
  • 6.3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的影响因素
  • 6.4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的影响因素
  • 6.5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策略的形成
  • 6.6 本章小结
  • 7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意愿的实证分析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7.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5 经济计量分析
  • 7.6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能力的实证分析
  • 8.1 引言
  • 8.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 8.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8.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8.5 经济计量分析
  • 8.6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策略的经验分析
  • 9.1 引言
  • 9.2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三个典型案例
  • 9.3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三个典型案例的策略分析
  • 9.4 县级政府制度供给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透视:以徐闻为例
  • 10.1 引言
  • 10.2 徐闻土地成片调整制度变迁的来龙去脉
  • 10.3 徐闻制度供给行为的内部机理分析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论性评述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含义
  • 11.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
  • 附录2: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学术活动一览表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规制的完善与合理至关重要[J]. 中国西部 2011(11)
    • [2].中国转轨期腐败特点和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J]. 公共管理评论 2008(00)
    • [3].转轨期再生资源管理基本制度构建[J]. 资源再生 2016(06)
    • [4].转轨期再生资源管理基本制度构建[J]. 生态经济 2016(04)
    • [5].浅析中国转轨期腐败蔓延[J]. 青春岁月 2013(02)
    • [6].转轨期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09(06)
    • [7].知足·不知足·知不足[J]. 党员干部之友 2008(04)
    • [8].转轨期民营经济发展研究:内涵、历程和优势[J]. 海南金融 2012(06)
    • [9].官场高危是不是个伪命题?[J]. 人民论坛 2010(12)
    • [10].新医改转轨期乡镇卫生院改革探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1(02)
    • [11].平台化发展:占位与布局转轨期的再蓄力![J]. 建筑设计管理 2017(06)
    • [12].转轨经济期中国企业并购的深层动因分析[J]. 特区经济 2009(01)
    • [13].孙大午:制度是第一竞争力[J]. 董事会 2014(12)
    • [14].体制转轨期地勘单位人力资源战略的若干思考——以东北地区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12)
    • [15].两极分化突出 五大风险犹存——河南部分村镇银行发展状况调研[J]. 金融世界 2014(10)
    • [16].体制转轨期的权力俘获与善治[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04)
    • [17].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新尝试——《转轨期农村金融新体系的研究》评价[J].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8(02)
    • [18].一个改革者的思考[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38)
    • [19].转轨期的结构因素对宏观经济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0].转轨期县级政府制度供给实例分析[J]. 商业时代 2008(22)

    标签:;  ;  ;  ;  ;  

    转轨期中国县级政府制度供给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