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花属植物分子系统以及毛姜花两变种进化关系研究

姜花属植物分子系统以及毛姜花两变种进化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姜花属Hedychium J Konig是姜科植物中惟一一个从热带低海拔地区到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的属,含有50余种,以喜马拉雅地区为现代分布中心。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该属分化起源以及形态形状进化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姜花属45个物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应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is)分别构建了姜花属的核基因ITS、叶绿体基因matK以及两基因的整合序列的分子系统树。姜花属是单系起源的,这一结论得到充分的证明。姜花属物种聚成4枝(Ⅰ、Ⅱ、Ⅲ、Ⅳ),其中位于第Ⅰ枝和第Ⅲ枝的植物分布在海拔较高(>1600米)的喜马拉雅地区,每个小苞片内只含有2朵小花,苞片非覆瓦状排列;第Ⅱ枝含有物种数最多,分布广泛,都分布在海拔较低(<1200米)的地区,每个小苞片内含有的小花数目多于1朵;第Ⅳ枝物种都是附生植物,海拔高度(1200米与1600之间)介于第Ⅰ枝和第Ⅱ枝之间,小苞片内小花数目不定,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应用BEAST软件,对姜花属分化时间估算结果表明,姜花属的分化与喜马拉雅的隆起有着重要联系,特别是8Ma和5Ma全球范围的两次大干旱,可能是导致姜花属发生属内分化的主要原因,而东南亚地区可能是现代姜花属早期分化起源的中心。将姜花属形态数据分析与分子系统分析结合的结果表明,姜花属植物是由附生生长向地生生长过渡的,而小苞片内花数目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或降低而减少或增加。第二部分研究以姜花属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Wallich两变种为材料,对其进化关系展开研究。通过对2变种形态学、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原变种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Wallich是四倍体(2n=68),而变种小毛姜花Hedychium villosum var. tenuiflorum Wallich ex Baker是二倍体(2n=34);毛姜花的形态特征大小除了花冠管长度和花药长度,其余都显著大于小毛姜花的对应特征(p<0.001);二者具有严格的生殖隔离机制;等位酶实验两变种的AAT酶谱相同,都只有一条带,SKD酶谱中,小毛姜花显示一条或者两条带,毛姜花则一、二、三、四条带都有显示。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认为,小毛姜花是毛姜花的同源二倍体祖先。二者分别符合物种的定义,因此我们认为它们应被定位成两个独立的物种,根据Soltis等提出的命名原则,我们将变种小毛姜花命名为Hedychium diplovillosum F Yu & JY Gao。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2章 姜花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分子标记(ITS和matK)的选择
  • 2.2 具体实验方法
  • 2.2.1 材料总DNA提取
  • 2.2.2 PCR扩增
  • 2.2.3 DNA测序
  • 2.2.4 序列比对以及校正
  • 2.2.5 系统发育分析
  • 2.2.6 分化时间估算
  • 2.2.7 姜花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 A 形态学数据的选取和形态学数据矩阵的构建
  • B 形态学性状和系统树的整合(MAPPING)
  • 3 结果
  • 3.1 ITS序列分析
  • 3.2 matK序列分析
  • 3.3 整合序列
  • 3.4 分化时间估算结果
  • 3.5 形态学形状和系统树的整合
  • 4 讨论
  • 4.1 ITS与matK进化比较
  • 4.2 分子系统进化与姜花属系统
  • 4.3 姜花属地理分布与姜花属系统
  • 4.4 姜花属植物分化时间
  • 4.5 姜花属形态特征进化与姜花属系统
  • 第3章 毛姜花2变种进化关系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分布、生境调查、物候观测以及形态数据测量
  • 2.2 染色体计数实验
  • 2.3 等位酶实验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分布、生境和物候
  • 3.2 形态学数据测量和染色体计数
  • 3.3 等位酶电泳分析
  • 4 讨论
  • 4.1 毛姜花2变种进化关系
  • 4.1.1 毛姜花2变种的染色体倍性关系
  • 4.1.2 生境调查和物候观测
  • 4.1.3 毛姜花两变种形态特征观察比较
  • 4.1.4 遗传学证据
  • 4.2 毛姜花2变种分类地位以及命名
  • 4.2.1 物种定义探讨
  • 4.2.2 毛姜花2变种分类定位
  • 4.2.3 毛姜花2变种命名
  • 第4章 小结
  • 1 姜花属系统发育研究结论
  • 2 毛姜花2变种进化关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撰写论文以及学术交流情况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脑残[J]. 金沙江文艺 2017(05)
    • [2].中国姜科野生资源的收集繁育与应用[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05)
    • [3].四种姜科中药挥发油的红外指纹图谱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4(04)
    • [4].广东省姜科观赏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J]. 绿色科技 2016(13)
    • [5].林下姜科植物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综述[J].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6(06)
    • [6].云南怒江州3种姜科香料植物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4)
    • [7].广义凹唇姜,中国姜科凹唇姜属一新记录种[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0(03)
    • [8].峨嵋山区姜科药用植物ITS2序列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1)
    • [9].意外收礼[J]. 现代青年(细节版) 2013(02)
    • [10].不同栽培基质对4种姜科花卉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影响[J]. 热带生物学报 2016(03)
    • [11].意外收礼[J]. 杂文选刊(下半月版) 2013(02)
    • [12].节鞭山姜酚性成分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3)
    • [13].圆瓣姜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3(03)
    • [14].姜黄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14(03)
    • [15].姜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0(05)
    • [16].菜中之祖——姜[J]. 大自然 2018(04)
    • [17].几种常用姜科药材的汤剂等量性研究[J]. 中药材 2008(03)
    • [18].毛郁金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 2014(16)
    • [19].干姜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05)
    • [20].益智仁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08)
    • [21].基于SRAP技术的姜科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5)
    • [22].云南姜科一新记录属——大苞姜属[J]. 生物学杂志 2017(01)
    • [23].豆蔻属(姜科)植物叶的比较解剖学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0(03)
    • [24].益智仁中两个新的降倍半萜(英文)[J]. 中国天然药物 2010(01)
    • [25].《新世界》:韩国版的《无间道》[J]. 大众电影 2013(09)
    • [26].益智[J]. 食品与生活 2018(07)
    • [27].成龄胶园间作不同姜科作物对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1)
    • [28].姜皮中两个新的单萜类化合物[J]. 药学学报 2020(03)
    • [29].姜科五属中药性效与亲缘关系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16(23)
    • [30].天然线性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08(12)

    标签:;  ;  ;  ;  ;  ;  

    姜花属植物分子系统以及毛姜花两变种进化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