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研究

论文摘要

公共服务是世界各国政府最核心的行政职能。我国公共服务体制作为行政职能体系与行政运作制度的重要范畴,是政府对社会有效管理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底线”的制度支持和资源保障,更是政府“善治”践履的行政基础。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实践运行以及其综合绩效都表现出极大的协同性缺失问题,即在外部系统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非均衡,在内在层面与目标、组织、战略、执行整合的不协调。在新世纪着力化解公共服务协同缺失造成的均等化差异,成为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主导目标,因而如何重构并优化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的课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力从制度变迁视角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学说、公共管理学科现代趋向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结合实证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坚持公平正义的均等价值取向,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的内涵范畴、历史变迁、现实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国际经验和国内范例两个角度来探索在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发展场域中的协同体制的基本体系与运行机制,借鉴新制度主义、协同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有益见解和多中心治理、社会话语理论的创新观点,尝试提出协同政府、广域行政、公共财政、事权重组等优化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的政策性建议。本论文涵括导论及五章共六个部分:导论部分阐释了研究缘起及其意义、说明了研究主题,概要性评述了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对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作了必要缕析与界定,阐明了研究方法及主体分析框架。本文基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换,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学科研究的实践意义、行政改革的指向效果三个维度提出,政府在行政管理流程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理念价值和运作效果的整体要求,应实现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取向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有效协同,关键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等若干方面的统筹配合。第一章是对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沿革的路径审视。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系统考察我国建国以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变迁轨迹,并就每个阶段体制运行状况、运作特点进行制度背景、制度功能、制度演进的全方位描述。尤其结合人民公社制度、城市单位制度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我国城乡二元公共服务体制的制度成因。论述了改革开放后制度变革的社会背景、路径依赖产生的消极表现。论文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现状的根本成因是建国后逐步形成、强化的非均等制度安排,以及改革开放后未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统筹进行的公共服务体制沿革,历史状况是现实问题的重要诱因。第二章为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现实分析。结合协同理论、耗散理论,对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公共服务体制的综合绩效和主要问题进行细致描述。并结合公共服务现实困境的具体表现,探究其内在原因以期寻求解决对策。论文认为,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体制中城乡差异、区域失衡、群体差别的现实矛盾,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制度、思想观念、行政执行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协同缺失,必须寻求范式转换加以解决,政府应当通过从内外部两方面着手寻求制度变迁的强制性驱动力。第三章是西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比较分析了主导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体制的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应吸收其所包含社会责任、公平、参与的观念,导入效率竞争的机制,遵循公民导向的价值。指出要合理选择适合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的实施模式,并从指导思想明晰化、法律制度系统化、管理方式规范化、供给形式多样化四大方面为构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协同体制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四章是基于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例证研究。论文对城乡统筹这一公共服务体制的场域背景下的公共服务运作进行分析,提出体制发展的场域环境中亟需关注的体制核心因素。从协同模式、协同内容两大方面描述了重庆区域政府的创新经验,提出区域政府在公共服务协同体制构建上有效利用外在场域对体制变革的“负熵流”和强化制度变迁系统中的“序参量”作用两点理论启示。第五章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的创新路径,从目标、组织、战略、执行四大协同层次提出我国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的构建路径。在目标层应坚持均等化的目标取向,在对社会福利最优化、公共效用最大化的共同追求中整合公共服务满意度、公共性、效益性三大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目标效果。在组织层应通过协同政府、广域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在纵向和横向的维度优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框架。在战略层应实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在财政支付职能、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优化国家财政管理手段,同时进行事权重组,在政府纵向层级间明晰职责分工,推进机构体制改革。在执行层应兼顾供给、需求、运营机制的配套统一,形成基于政府为主导、多中心治理的多元供给体系,赋予公众有效参与公共需求表达的社会话语权,并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运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主题
  • 二、相关研究的历史追溯与现代趋向
  • 三、相关概念的缕析与界定
  • (一) 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 (二) 均等化的意蕴
  • (三) 协同与协同体制的厘定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制度变迁: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沿革的路径审视
  • 一、制度主义视阈下的变迁理论
  • 二、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初创时期(1949-1957)
  • (一) 体制创建与运行概况
  • (二) 体制运作的基本特征
  • 三、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双轨运行时期(1958-1983)
  • (一) 人民公社制度下的农村公共服务
  • (二) 计划经济约束下的城镇公共服务
  • 四、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调整重构时期(1984- )
  • (一) 农村改革背景下的公共服务体制调整
  • (二)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镇公共服务体制重构
  • 第二章 协同缺失: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现实分析
  •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协同运作的现实状况
  • (一)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综合绩效
  • (二)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性问题
  • 二、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困境与路径导向
  • (一) 原因解析:多因素共力影响下的体制失衡
  • (二) 范式转换: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制度变迁
  • 第三章 国际经验:西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基础与体制借鉴
  •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 (一) 新公共行政理论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运作模式
  • (一) 最低保障与兼顾效率型模式
  • (二) 全面公平型模式
  • (三) 效率主导型模式
  • 三、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经验借鉴
  • (一) 指导思想明晰化
  • (二) 法律制度系统化
  • (三) 管理方式规范化
  • (四) 供给形式多样化
  • 第四章 城乡统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的协同场域
  • 一、体制创新驱动下的重庆公共服务协同模式
  • 二、统筹城乡导向下的重庆公共服务协同内容
  • (一) 探索城乡服务标准统一
  • (二) 促进城乡服务效果均等
  • (三) 实现城乡服务体系健全
  • 三、重庆公共服务改革实践的理论启示
  • 第五章 协同体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完善的创新路径
  • 一、目标层: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方向
  • (一) 公共服务的均等取向
  • (二) 公共服务的目标价值
  • (三) 以人为本的目标效果
  • 二、组织层: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保障
  • (一) 协同政府: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政府改革
  • (二) 广域行政:大都市管理实践借鉴下的区域互动
  • 三、战略层: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重点
  • (一) 公共财政
  • (二) 事权重组
  • 四、执行层:基本公共服务体制的协同核心
  • (一) 供给机制:基于多中心的治理
  • (二) 需求机制:基于后现代的话语
  • (三) 运营机制:基于4ps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浙西山区县域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江山、开化为例[J]. 党政视野 2017(01)
    • [2].加快公共服务体制建设[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 [3].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的研究反思与理论廓清[J]. 经济体制改革 2013(01)
    • [4].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及其创新的研究进展[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01)
    • [5].从改善民生看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J]. 求索 2014(08)
    • [6].浅析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体制创新[J]. 现代商业 2013(21)
    • [7].重塑公共行政精神: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制的新视野[J]. 长沙大学学报 2013(03)
    • [8].浅谈公共服务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建设行业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S3)
    • [9].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制的多维审视[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9(02)
    • [10].创新我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体制: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4)
    • [11].德国公共服务体制及其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8)
    • [12].健全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制研究报告[J].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 [13].金融危机下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策略探析[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9(03)
    • [14].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与实施管办分离的路径选择——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J]. 兰州学刊 2009(11)
    • [15].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的路径选择[J]. 商业时代 2010(03)
    • [16].我国新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4(07)
    • [17].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均等化绩效评估及其改革取向[J]. 调研世界 2009(03)
    • [18].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对策选择[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19].中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30年[J].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2)
    • [20].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海淀模式”——从制度分析与发展的视角看[J]. 东南学术 2011(02)
    • [21].代际公平——基本公共服务体制设计的伦理路向[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9(06)
    • [22].体育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立论基础[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07)
    • [2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顺德全征地社区“村改居”模式探索[J]. 社会建设研究 2016(01)
    • [24].公共服务的内涵探析[J]. 才智 2009(24)
    • [25].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进[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11)
    • [26].公共服务体制演化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变迁[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03)
    • [27].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制度创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J]. 财贸经济 2009(02)
    • [28].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J]. 社会主义研究 2009(01)
    • [29].龙岩控制总量盘活存量 推进公共服务体制创新[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4(04)
    • [30].国外[J]. 今日国土 2008(11)

    标签:;  ;  ;  ;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协同体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