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的比较研究

“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关于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比较研究。研究以两个「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的中国城市---上海及香港为基地,探讨两地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异同及缺失,丰富数学教育界对东方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认识,并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反思的资料及建议方向。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有何共同、差异之处和缺失?本研究以质的研究取向從「数学内容」及「教师专业知识」两个维度出发,前者涵盖「几何」、「代数」及「数据处理」三个数学知识领域及一个综「数」与「几何」的探究问题,后者涵盖学科内容知识及学科教学知识两个类别。透过六个假想任务情境,向两地各12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及画图或文字阐述的资料搜集。三个范畴的六道情境交错地涉及在不同的教师专业知识,以数学内容知识的正确性分类及以类属分析的方法,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共同、差异之(?)及缺失的清单。研究发现,(1)有关概念的正确性:香港教师缺失的知识普遍存在于各数学内容,在几何范畴最明显。与香港教师不同,上海教师缺失的知识很少属基本概念。(2)有关概念间的连系性:香港教师概念间的连系性普遍不强,在几何范畴出现割裂及矛盾情况。上海教师概念间的连系性较强,但在数据处理范畴未能正确地及有意义地应用在具体情境中。(3)有关基本原则的理解:香港教师分类的原则及探究的策略掌握不及上海教师般有系统,但探究动机较上海教师强。(4)有关表征方法的处理:香港教师用语准确性、简洁度不及上海教师,差异比上海教师大,对学生的表达方法控制较高。(5)有关回馈的处理:香港教师给予的回馈对积极及正面建立数学概念及概念间连系的作用不强,给予回馈时关注学生能力差异的考虑较多。上海教师给予回馈时关注对学生将来学习的需要较多。总结两地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比较及特点,本研究亦就两地数学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关注事项及跟进建议。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介绍
  • 1.1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实施过程
  • 1.6 论文的结构与说明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思想框架的形成
  • 2.1 关于"数学教育发展"
  • 2.1.1 对"近代世界数学教育发展"的认识
  • 2.1.2 对"中国内地及香港数学课程发展"的认识
  • 2.1.3 对"中国内地及香港数学教育"的启示
  • 2.2 关于"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知识"
  • 2.2.1 对"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认识
  • 2.2.2 对"数学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的认识
  • 2.2.3 对"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认识
  • 2.2.4 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的关系"的认识
  • 2.3 关于"数学的本质"
  • 2.3.1 对"数学是什么"的认识
  • 2.3.2 对"教师的数学观"的认识
  • 2.4 关于"数学的教学"
  • 2.4.1 对"中美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及教学"的认识
  • 2.4.2 对"中国内地及香港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及教学"的认识
  • 2.5 关于研究的思想框架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的框架
  • 3.2 研究的内容
  • 3.2.1 专业知识
  • 3.2.2 数学内容
  • 3.3 研究的方法
  • 3.3.1 研究的取向
  • 3.3.2 研究工具的选取
  • 3.3.3 研究工具的设计
  • 3.4 研究的程序
  • 3.4.1 数据收集方法
  • 3.4.2 样本的选取
  • 3.4.3 访谈的进行
  • 3.5 研究结果的处理
  • 3.6 信度与效度
  • 3.6.1 关于研究工具
  • 3.6.2 关于访谈
  • 3.6.3 关于数据
  • 第4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一):几何—平行线
  • 4.1 引言
  • 4.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概念的正确性
  • 4.2.1 平行线的判定
  • 4.2.2 平行线的定义
  • 4.2.3 双曲线是否平行线
  • 4.2.4 同心圆/两平面上的直线是否平行线
  • 4.2.5 两条异面直线是否平行线
  • 4.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
  • 4.3.1 表征方法的处理
  • 4.3.2 回馈的处理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二):几何—四边形及三角形
  • 5.1 引言
  • 5.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
  • 5.2.1 概念的正确性
  • 5.2.2 概念间的连系性
  • 5.2.3 基本原则的理解—分类方法的理解
  • 5.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回馈的处理
  • 5.4 讨论
  • 5.4.1 平面图形关系
  • 5.4.2 其他发现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三):几何—圆
  • 6.1 引言
  • 6.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
  • 6.2.1 概念的正确性—圆的定义
  • 6.2.2 概念间的连系性
  • 6.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
  • 6.3.1 表征方法的处理
  • 6.3.2 回馈的处理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四):数与形综合
  • 7.1 引言
  • 7.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
  • 7.2.1 概念的正确性
  • 7.2.2 概念间的连系性
  • 7.2.3 基本原则的理解
  • 7.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回馈的处理
  • 7.3.1 面对新知识时进行探究的动机
  • 7.3.2 面对新知识时进行探究的策略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五):代数
  • 8.1 引言
  • 8.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
  • 8.2.1 概念的正确性
  • 8.2.2 概念间的连系性—对算术方法与代数方法的看法
  • 8.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
  • 8.3.1 表征方法的处理
  • 8.3.2 回馈的处理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的结果与讨论(六):数据处理
  • 9.1 引言
  • 9.2 学科内容知识比较分析—概念间的连系性
  • 9.2.1 适合以折线图表达的数据性质
  • 9.2.2 对数据的诠释
  • 9.2.3 折线图与条形图的异同
  • 9.3 学科教学知识比较分析—表征方法的处理
  • 9.3.1 统计图的制作
  • 9.3.2 推论的用语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研究的结论
  • 10.1 从数学内容的维度
  • 10.1.1 几何及数与形的综合
  • 10.1.2 代数
  • 10.1.3 数据处理
  • 10.2 从专业知识的维度
  • 10.2.1 学科内容知识
  • 10.2.2 学科教学知识
  • 10.3 小结
  • 第11章 研究结论的建议、局限性和未来方向
  • 11.1 研究结论的建议
  • 11.1.1 关注事项
  • 11.1.2 建议
  • 11.2 研究的局限性
  • 11.3 研究的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3-1 假想任务情境例子
  • 附录3-2 半结构性访谈跟进问题草案举隅
  • 附录3-3 访谈前声明及基本资料搜集表
  • 附录10-1 专业知识异同及缺失(几何及数与形综合探究)总表
  • 附录10-2 专业知识异同及缺失(代数)总表
  • 附录10-3 专业知识异同及缺失(数据处理)总表
  • 附录10-4
  • (A)两地教师专业知识的特点总表
  • (B)教师可能缺失的学科内容知识总表
  • 附录10-5 两地数学教育需关注的事项总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