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枇杷离体再生及ISSR分子标记研究

白沙枇杷离体再生及ISSR分子标记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白沙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的四个品种‘白玉’、‘冠玉’、‘冰糖种’和‘甜种’进行了花药离体培养,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技术方案,并分别以四个品种的子叶作为外植体,建立了子叶离体再生体系,另外,还运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了江浙地区枇杷主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1.对四个枇杷品种的花药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四个品种均适宜在盛花中期取材,而3天的4℃低温预处理以及接种后暗培养都会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2.0mg/L+IAA1.0mg/L+2,4-D1.0mg/L,但是0.5%至1.0%浓度的活性炭对枇杷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具有抑制作用。2.对四个枇杷品种的成熟胚子叶进行离体再生研究的结果为:诱导不定芽再生,‘冰糖种’和‘甜种’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4.0mg/L,而‘白玉’和‘冠玉’的最适培养基为MS+TDZ3.0 mg/L,另外,以冰糖种为试材,筛选出纵向刻伤的带胚芽单瓣子叶具有最强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暗培养最适时间为21d;增殖培养时,‘冰糖种’和‘甜种’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1mg/L,而‘白玉’和‘冠玉’的最适培养基MS+BA0.75mg/L+NAA0.2mg/L;生根培养中,四个品种的最适培养基均为1/2MS+IBA0.25mg/L+NAA0.25mg/L3.以5′-CCA(GTG)4-3’为引物,‘小白沙’(xiaobaisha)为试材,对枇杷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25μL ISSR反应体系中,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模板DNA和dNTPs 5种主要成分的最适浓度和用量分别是:2.0U,1.0mmol/L,0.2μmol/L,40ng和0.2mmol/L。8条ISSR引物在24个枇杷品种中扩增出88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50条,多态性比率为56.8%,表明ISSR标记在枇杷上具有较高的多态性。24份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是0.167~0.778,聚类结果表明,若以相似性系数0.200为阀值时,可将24份枇杷种质资源分为两类,大致与其原产地相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枇杷离体再生研究进展
  • 1.1 枇杷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1.1 茎尖培养
  • 1.1.2 胚培养与子叶培养
  • 1.1.3 胚乳培养
  • 1.1.4 原生质体培养
  • 1.1.5 花药培养
  • 1.1.6 其他类型外植体的培养方法
  • 1.2 枇杷再生系统的类型
  • 1.2.1 胚状体再生系统
  • 1.2.2 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 1.2.3 原生质体再生系统
  • 2 枇杷遗传标记的研究现状
  • 2.1 形态学标记
  • 2.2 细胞学标记
  • 2.3 生化标记
  • 2.4 分子标记
  • 2.4.1 分子标记技术特点及分类
  • 2.4.2 分子标记在枇杷上的应用
  • 第二章 白沙枇杷离体再生的研究
  • 第一节 白沙枇杷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单核期花蕾外部形态的观察
  • 1.2.2 外植体制备及接种培养方法
  • 1.2.3 愈伤组织诱导
  • 1.2.4 培养条件
  • 1.2.5 试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 1.2.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枇杷单核期花蕾形态特征
  • 2.2 花药在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 2.3 取材时期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4 不同激素组合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6 光照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7 活性炭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取材时期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2 关于基因型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3 不同激素配比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4 低温预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5 光照条件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6 活性炭对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7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二节 白沙枇杷成熟胚子叶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外植体的制备
  • 1.2.2 子叶不定芽的诱导
  • 1.2.3 子叶不定芽增殖
  • 1.2.4 生根培养
  • 1.2.5 培养条件
  • 1.2.6 试验结果观察与记录
  • 1.2.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基因型对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2.3 不同部位的子叶不定芽再生能力的差异
  • 2.4 暗培养天数对子叶再生不定芽的影响
  • 2.5 子叶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
  • 2.6 子叶不定芽生根培养
  • 3 讨论
  • 3.1 基因型影响
  • 3.2 子叶不同部位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 3.4 暗培养对子叶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江浙枇杷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模板DNA的制备
  • 1.2.2 DNA的检测与定量
  • 1.2.3 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ISSR反应体系
  • 1.2.4 ISSR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对扩增结果的影响试验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NA质量检测
  • 2.2 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1 正交试验初步确定ISSR反应体系结果
  • 2+对ISSR反应的影响'>2.2.2 Taq DNA聚合酶与Mg2+对ISSR反应的影响
  • 2.2.3 引物和模板DNA浓度对ISSR反应的影响
  • 2.2.4 dNTPs浓度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 2.3 24个枇杷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1 24个枇杷品种的DNA扩增结果
  • 2.3.2 24个枇杷品种的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 24个枇杷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白沙枇杷离体再生及ISSR分子标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