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

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

论文摘要

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时变、受环境干扰的复杂控制系统。近年来局部战争中频繁出现的战术弹道导弹(TBM)类目标,其速度越来越大、机动能力越来越强,使得导弹导引系统的制导任务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末制导律不能满足日趋严格的拦截要求,因此新型高精度导引律的研究成为各国军事技术研究的热点。其中变结构导引律和模糊导引律鲁棒性强,智能性高,受到很大关注。本文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了传统的导弹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并对古典末制导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给出重点研究的弹目相对运动学模型。该模型以基于直接侧向力控制的拦截弹为背景、针对高速大机动目标,能够揭示弹目相对运动末端非线性强耦合运动特性。在以往的导引律研究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弹体动态特性的影响,但在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时,弹体动态特性往往会导致导引品质的下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弹体动态特性的变结构导引律设计方法,但是在工程实际应用上还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结合当前导引头所能较准确获取的信息量以及直接力轨控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态,本文设计了基于比例导引模糊化比例系数k的模糊导引律和模糊变结构导引律中比例项的模糊导引律。考虑到工程实际中,目标机动的信息很难准确获取,因此对变结构导引律中的变结构项进行模糊化处理,得到一种对导引头信息依赖程度低并且对目标机动适应能力强的模糊导引规律。最后,拦截仿真结果表明该引入模糊逻辑设计的导引律与传统的比例导引律和变结构导引规律相比拦截精度更高,导引品质更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精确制导技术概述
  • 1.2 战术弹道导弹发展概况
  • 1.3 地空导弹的发展概况
  • 1.3.1 地空导弹发展史
  • 1.3.2 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方法
  • 1.3.3 研究新一代地空导弹导引规律的重要性
  • 1.4 导引规律发展概况
  • 1.4.1 古典导引律发展概况
  • 1.4.2 现代导引规律发展概况
  • 1.5 数字仿真技术的发展概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导弹拦截目标运动数学模型及传统末制导律
  • 2.1 导弹制导相关坐标系的定义
  • 2.2 坐标系转换矩阵
  • 2.3 大气层内飞行器模型及仿真模型
  • 2.3.1 大气层内飞行器模型
  • 2.3.2 弹目相对运动模型
  • 2.3.3 制导回路仿真模型
  • 2.4 传统末制导律分析
  • 2.4.1 追踪法
  • 2.4.2 平行接近法
  • 2.4.3 比例导引
  • 2.5 导引律设计准则
  • 2.6 仿真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的建模与变结构导引律
  • 3.1 模型的建立
  • 3.1.1 拦截高速机动目标的相对运动学模型
  • 3.1.2 弹体动态特性
  • 3.2 导引律设计
  • 3.2.1 三维空间中的比例导引规律
  • 3.2.2 三维变结构制导律
  • 3.3 仿真方法
  • 3.3.1 数字滤波器设计
  • 3.3.2 数值计算方法
  •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糊逻辑的发展及其在制导中的应用
  • 4.1 模糊逻辑的应用概况
  • 4.1.1 引入模糊逻辑的意义
  • 4.1.2 模糊数学概念
  • 4.1.3 模糊逻辑技术的应用
  • 4.2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及设计
  • 4.2.1 模糊控制器的组成
  • 4.2.2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2.3 模糊系统的分类
  • 4.3 模糊逻辑在制导中的应用
  • 4.3.1 模糊变量和模糊词集的确定
  • 4.3.2 隶属度函数的选择及相关参数的设定
  • 4.3.3 制导规则设计
  • 4.4 基于比例导引的模糊逻辑导引规律
  • 4.4.1 导引律设计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基于变结构控制的模糊逻辑导引规律
  • 4.5.1 视线转率及其各阶导数影响权重分析
  • 4.5.2 模糊规则设计
  • 4.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对不同目标机动的模糊自适应导引律
  • 5.1 概述
  • 5.2 不同目标机动的自适应模糊导引律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1 不同频率与幅值的正弦机动和开关机动仿真分析
  • 5.3.2 随机机动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变结构控制的固定前置角制导律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0(08)
    • [2].伴随函数法与最优制导律性能分析[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0(06)
    • [3].可规定性能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J]. 空天防御 2020(03)
    • [4].高超声速飞行器拦截中制导律设计[J]. 飞行力学 2019(06)
    • [5].基于滑模控制的双约束条件下协同制导律的设计[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6].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的三维有限时间制导律设计[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7(03)
    • [7].基于俯冲攻击的导弹先进制导律研究[J]. 电子测试 2017(15)
    • [8].随机快速光滑二阶滑模末制导律设计[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 [9].考虑目标安全性的最优协同拦截制导律研究[J]. 飞行力学 2020(01)
    • [10].三维自适应终端滑模协同制导律[J]. 航空学报 2020(S1)
    • [11].基于二阶滑模控制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研究[J]. 空天防御 2020(03)
    • [12].一种实用的三维多约束末制导律与仿真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 2019(06)
    • [13].双导弹拦截角度协同的微分对策制导律[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6(06)
    • [14].带攻击角度约束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J]. 航空计算技术 2016(06)
    • [15].考虑目标机动及修正动力学的最优制导律研究[J]. 航天控制 2016(03)
    • [16].基于逆最优问题的最优制导律及特性分析[J]. 固体火箭技术 2014(05)
    • [17].约束条件下的末制导律研究进展[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3(06)
    • [18].一种新型领从式多弹协同制导律设计[J]. 航空兵器 2020(05)
    • [19].一种新的非线性末制导律设计[J].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14(03)
    • [20].基于角度关系的几何制导律研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12)
    • [21].一种快速爬升和快速下降的奇异摄动最优中制导律设计[J]. 固体火箭技术 2008(03)
    • [22].过虚拟交班点的能量最优制导律[J]. 航空学报 2019(12)
    • [23].逆轨拦截机动目标的三维最优制导律[J]. 宇航学报 2020(01)
    • [24].利用捷联导引头打击机动目标的自抗扰制导律设计[J]. 航天控制 2020(02)
    • [25].扩展多约束最优制导律特性及其应用[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9(06)
    • [26].基于固定时间收敛的终端角约束滑模制导律设计[J]. 空天防御 2020(03)
    • [27].高机动弹道目标末端拦截的新型有限时间滑模制导律设计[J]. 飞行力学 2020(05)
    • [28].带攻击角度约束的浸入与不变制导律[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05)
    • [29].终端约束末制导律综述[J]. 航天控制 2017(02)
    • [30].动能拦截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复合制导律设计[J]. 航空兵器 2017(03)

    标签:;  ;  ;  ;  

    模糊制导律与导引品质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