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 Linux的移动终端的研究和实现

基于ARM Linux的移动终端的研究和实现

论文摘要

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微型化的趋势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移动终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的特点。它将PC的部分功能与手机的通讯功能结合起来,可以进行无线通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丰富多彩的服务。因此,针对移动终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和无线上网功能提出一套基于ARM Linux平台的解决方案。移动终端硬件部分采用基于S3C2410控制器的硬件平台。采用USB接口的WiFi模块作为无线网卡。采用FPGA模块做信息加密处理。软件部分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操作系统,采用基于Qt的嵌入式Konqueror浏览器作为应用程序。采用移动IPv6技术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本文阐述了移动终端软件部分从底层到顶层的实现。包括了引导加载程序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NOR Flash驱动移植,网卡驱动移植,无线网卡驱动移植,LCD驱动的移植,触摸屏驱动的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实现,Qt/Embedded和Qtopia的移植以及嵌入式Konqueror的移植。并对原理、相关知识点以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介绍了如何在移动终端上支持移动IPv6技术,搭建基于Linux的移动IPv6的实验网络,并测试移动终端在不同的WiFi子网之间移动过程中与通信对端的连接情况。经过测试表明,该移动终端可以在无线条件下通过浏览器访问Internet,支持中文网页并能通过鼠标、键盘和触摸屏进行操作。在移动性上,移动终端在从家乡网络和外地网络之间的漫游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的切换延迟下保持和通信对端的连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移动终端发展现状
  • 1.2.2 移动终端安全现状
  • 1.2.3 移动IPv6 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移动终端实现方案和总体设计
  • 2.1 移动终端总体结构
  • 2.2 无线上网实验网络拓扑图
  • 2.3 移动IPv6 实验网络拓扑图
  • 第三章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移植
  • 3.1 U-Boot移植
  • 3.1.1 U-Boot概述
  • 3.1.2 U-Boot移植
  • 3.1.3 编译U-Boot
  • 3.1.4 添加U-Boot命令
  • 3.2 Linux内核移植
  • 3.2.1 Linux内核移植概述
  • 3.2.2 Linux内核移植过程和步骤
  • 3.2.3 无线网卡驱动移植
  • 3.3 Linux根文件系统的建立
  • 3.3.1 根文件系统概述
  • 3.3.2 根文件系统的建立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嵌入式浏览器的移植
  • 4.1 Konqueror/Embedded浏览器概述
  • 4.2 Konqueror/Embedded浏览器移植
  • 4.2.1 工具和文件准备
  • 4.2.2 编译tmake
  • 4.2.3 编译e2fsprogs
  • 4.2.4 安装QT/X11
  • 4.2.5 编译触摸屏共享库tslib
  • 4.2.6 编译QT/Embedded
  • 4.2.7 编译Qtopia
  • 4.2.8 编译Konqueror/Embedded
  • 4.2.9 Konqueror、Qt及Qtopia的安装
  • 4.2.10 Konqueror/Embedded的汉化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移动功能的实现
  • 5.1 移动IPv6 的概述
  • 5.1.1 移动IPv6 的基本工作原理
  • 5.1.2 移动IPv6 的优点
  • 5.1.3 基本术语
  • 5.2 移动网络的搭建
  • 5.2.1 内核配置
  • 5.2.2 配置初始化网络脚本
  • 5.2.3 启动守护进程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移动终端的测试
  •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6.1.1 minicom的配置
  • 6.1.2 TFTP的配置
  • 6.1.3 NFS的配置
  • 6.1.4 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 6.1.5 无线网卡的配置
  • 6.2 实验测试
  • 6.2.1 将操作系统写入目标板Flash
  • 6.2.2 无线上网测试
  • 6.2.3 移动功能测试
  • 6.3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ARM Linux舞台调光台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通信控制器设计[J]. 制导与引信 2010(03)
    • [3].一种基于ARM Linux的视频采集系统的实现[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7(33)
    • [4].嵌入式Linux在汽车ABS数据采集上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安全 2010(11)
    • [5].基于ARM Linux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的快速构建方法[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6].ARM Linux中断系统移植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7].Java Web应用在ARM Linux平台上的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16)
    • [8].基于Arm Linux的电力调控设备工作状态检测装置研究与应用[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9(03)
    • [9].扁平设备树FDT在ARM Linux中的应用研究[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7(03)
    • [10].ARM Linux在TE2410开发板上的移植[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31)
    • [11].基于ARM Linux的车载远程监控客户端方案的设计[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2(01)
    • [12].基于ARM Linux的车载远程监控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实现[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2(04)
    • [13].基于XIP技术的ARM Linux系统的研究与移植[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17)
    • [14].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移植及图形接口的开发[J]. 科技广场 2008(08)
    • [15].ARM Linux内核编译及在Skyeye上模拟移植[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1(17)
    • [16].ARM Linux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J]. 计算机时代 2010(11)
    • [17].基于ARM Linux的3G无线车载视频监控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 2012(23)
    • [18].基于ARM linux平台的Qt/e自定义键盘实现[J].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 2011(02)
    • [19].基于ARM Linux的嵌入式温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 机电一体化 2010(01)
    • [20].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无线网络图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1].一种基于S3 C2410的CFID控制系统设计[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 [22].基于ARM Linux系统的CAN总线车用检测仪[J]. 江苏电器 2008(10)
    • [23].基于Arm CAN现场总线的油库实时监控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1(04)
    • [24].基于ARM linux的电力光纤光路保护硬件系统的设计[J]. 新型工业化 2014(11)
    • [25].基于GPRS的小型集散控制系统设计[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15)
    • [26].嵌入式Linux下CAN设备驱动的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15)
    • [27].多媒体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22)
    • [28].Linux I2C总线体系结构及I2C设备的访问控制研究[J]. 福建电脑 2011(03)

    标签:;  ;  ;  

    基于ARM Linux的移动终端的研究和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