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长三角城乡一体化测度和评价

泛长三角城乡一体化测度和评价

论文摘要

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很多方面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城市与乡村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差距一直较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乡经济发展迅速,城乡之间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对于泛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测度,有利于我们研究和探索城乡之间从分离、对立到开放、协调,再到城乡融合即一体化进程的规律,为调整城乡关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本文在对中外有关城乡一体化论述的文献: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遴选、指标数据的技术处理、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判断标准等方面做了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泛长三角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选取了五个方面共16个指标,运用第一主成分客观加权法对泛长三角6个区域14年的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测评,得出了泛长三角各个区域14年城乡一体化发展地相对进程。根据评价结果,本文提出了推进泛长三角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在于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一体化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和促进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等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可能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
  • 2.2 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设置
  • 3.1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2 指标体系遴选原则
  • 3.3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
  • 3.3.1 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
  • 3.3.2 指标体系的结构
  • 第四章 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实证评价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4.1.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 测度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2.2 城乡一体化的指标权重
  • 4.3 实证评价
  • 4.3.1 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2 五省一市城乡一体化的测度
  • 4.4 城乡一体化测评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政策建议
  •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5.2 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机制
  • 5.3 加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
  • 5.4 促进区域内城乡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注泛长三角茶文化 研讨茶文化发展之路[J]. 茶博览 2020(01)
    • [2].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效益时空格局演变[J]. 城市问题 2016(10)
    • [3].泛长三角地区近60年的人体舒适度时空特征分析[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4(02)
    • [4].泛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5].对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思考[J]. 江淮论坛 2010(01)
    • [6].构建泛长三角地区高端智力人才战略联盟研究[J]. 科协论坛 2010(03)
    • [7].安徽融入泛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对策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10(06)
    • [8].“泛长三角”理念下安徽省物流的发展之路[J].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9].泛长三角承接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思考[J]. 发展研究 2009(12)
    • [10].泛长三角准备好了吗?[J]. 决策 2008(04)
    • [11].以标识性概念引领泛长三角空间生产研究[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12].破题:泛长三角协作发展新探索[J]. 质量与标准化 2013(08)
    • [13].泛长三角地区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 商业时代 2011(22)
    • [14].基于区际联系的“泛长三角”范围判定[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03)
    • [15].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成为泛长三角一体化重要“平台”[J]. 长三角 2009(10)
    • [16].家校合作的区域推进若干模式评析——以泛长三角地区的实践样态为例[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3)
    • [17].2017年泛长三角地区认证认可协作会议在沪召开[J]. 质量与标准化 2017(11)
    • [18].“3+1”——“泛长三角”呼之欲出[J]. 长三角 2008(08)
    • [19].经济联系视角下泛长三角网络结构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01)
    • [20].泛长三角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成立[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02)
    • [21].泛长三角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 [22].2013年泛长三角质量工作展望[J]. 质量与标准化 2013(03)
    • [23].优化和提升泛长三角发展格局[J]. 今日浙江 2012(04)
    • [24].泛长三角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5].关于合肥承接泛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一些思考[J]. 安徽科技 2009(06)
    • [26].泛长三角猜想[J]. 决策 2008(04)
    • [27].在更高层次上参与泛长三角合作[J]. 江淮 2008(05)
    • [28].泛长三角物流合作升级[J]. 运输经理世界 2008(09)
    • [29].区域空间网络化概念模型与过程研究——以泛长三角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30].参与泛长三角分工与合作的战略选择——以芜湖为例[J]. 江淮论坛 2009(01)

    标签:;  ;  ;  ;  ;  

    泛长三角城乡一体化测度和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