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培训模式论文-王新义,杨艳艳,王雷生,王权亮,李宁

反思培训模式论文-王新义,杨艳艳,王雷生,王权亮,李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思培训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医特色,外治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反思培训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义,杨艳艳,王雷生,王权亮,李宁[1](2019)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下中医特色外治技术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我国医师的培训体系,是对医学生培养的新要求,有利于培养适合临床的医学人才。但由于现阶段适合中医培养的规培方案尚待完善,中医外治技术简、便、验、廉,深受患者喜爱。为了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中医外治人才,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训,发现存在不足,完善相关制度,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中医外治人才才能合格培养,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现结合中医特色外治技术规培医师的培养经历,总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医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霞,李雪军,张静,宋纯东,马丙祥[2](2019)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参加了规范化培训,脱离了以往根据学生的特质、导师的需求来定专硕、科硕的模式。虽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医学生提高临床能力提供了条件,但在这种制度下,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参加规范化培训,还要搞科学研究,跟师坐诊,任务繁多,难于精细求精,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培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剖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种教育模式的异同点及利弊,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欢,童宇平,张晓茹[3](2019)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连同反思实践培训模式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培训方式不同,将126名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分为叁组:A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培训组(n=41),B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反思实践培训组(n=40),C组为情景模拟演练+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培训组(n=45)。培训后将反馈装置调为导师考核模式,对叁组成员进行考核,对比叁组技能考核成绩和质量监测结果。[结果]培训后,A组、B组、C组叁组复苏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分别为75.6%(31人)、87.5%(35人)、100%(45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20个考核分项目得分在叁组间比较,有7个分项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得分均最低,而C组在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两项中得分高于B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培训后,叁组学员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滞留次数(胸廓回弹)、平均通气量4个质量反馈监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在平均按压频率、平均按压深度、滞留次数(胸廓回弹)叁方面数据最佳。叁组学员按压频率与按压深度呈负相关(r=-0.799,P <0.01),按压频率与滞留次数呈正相关(r=0.873,P <0.01)。[结论]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反思实践的培训模式能优化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部分环节,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实施。(本文来源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期刊2019年02期)

叶阳梅,陈川[4](2019)在《基于SPOC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反思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阐述了乡村教师培训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了SPOC用于乡村教师培训的可行性,最后从乡村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师研修共同体构建、乡村教师培训评价反馈四个方面对乡村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重构。(本文来源于《西部素质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罗朝辉,黄激珊[5](2018)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国培计划”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国培计划"的实践情况表明,"国培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自身特色模式。培训课程是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质量保证的核心要素,课程培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质量和效果。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国培计划"项目为研究背景,分析课程培训模式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体系,合理构建教师培训课程,探索课程设计模式,加强课程制度建设是保障。通过实践进一步反思,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培计划"开展实施,增强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国培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脱贫贡献出绵薄的力量。(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23期)

曾涛,凌云志[6](2018)在《信息技术培训课程“BYOD+”培训模式的建构——基于“国培计划”H省骨干教师项目的实践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国培计划"H省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践,建构并完善了"BYOD+"培训模式。模式遵循简单、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式,以教师自带移动终端设备为主,通过便捷的线上云资源平台和必要的软件支持,解决教师的在场体验问题,并依托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带动学习者体验后的反思和新的实践性知识的建构和生成。(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谢强[7](2017)在《反思性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混合培训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培"混合培训模式被采用和推广的背景下,培训研修模式仍主要体现为"给予式""资料型",网络研讨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尚未体现。新课程改革意味着教师发展模式需要从"技术理性"走向"反思理性",通过反思性实践理论来深化混合培训内涵、明晰混合培训构建原则,通过组建稳定的专家团队、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及营造反思性学习氛围来充分发挥混合培训模式的效用,是使国培能实现满足教师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功效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柯晓露,林冰冰[8](2017)在《促进物理教师反思能力成长的课例研究培训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福建省物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出发,构建了促进物理教师反思能力成长的课例研究培训模式。培训模式的结构要素包含如下:合作平台、研究目标、课例载体、理论引领、实践引领、课堂观察、教学反思。阐述了模式结构要素的内涵,对培训实施的关键点进行相关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学理科园地》期刊2017年04期)

王芳,孔凯珊[9](2017)在《师资培训中的五维反思性教学模式——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五维反思性教学模式对第二语言教师学习者在两方面的影响:对语言教学中反思的态度和对在中文作文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理解。研究数据取自教师学习者在项目前后的反思,文化理解路径图的口头报告视频,反思练习,以及课程设计作品。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培养了教师学习者对教学中使用反思的积极态度,提高了文化教学的自信,深入了对文化教学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全球化的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第十四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6-16)

杨智[10](2017)在《“叁需导向”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模式与反思——以贵州师范学院特岗教师培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影响特岗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研究以贵州师范学院特岗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经验为基础,总结出"叁需导向"特岗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模式,包括诊断需求、确定目标、组织内容、实施教学、效果评价、反馈与修订六个环节。该模式的具体实施必须以"叁需导向"为引领,构建稳定的专业队伍,灵活设计与实施课程,引导学员正确地自我反思。(本文来源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期刊2017年06期)

反思培训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参加了规范化培训,脱离了以往根据学生的特质、导师的需求来定专硕、科硕的模式。虽然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医学生提高临床能力提供了条件,但在这种制度下,专业研究生不仅要参加规范化培训,还要搞科学研究,跟师坐诊,任务繁多,难于精细求精,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培养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本文通过剖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种教育模式的异同点及利弊,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思培训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新义,杨艳艳,王雷生,王权亮,李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下中医特色外治技术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中医研究.2019

[2].张霞,李雪军,张静,宋纯东,马丙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探索[J].河南医学研究.2019

[3].张欢,童宇平,张晓茹.心肺复苏实时反馈装置连同反思实践培训模式在医院非医务工作者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9

[4].叶阳梅,陈川.基于SPOC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反思与重构[J].西部素质教育.2019

[5].罗朝辉,黄激珊.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培训模式的实践与反思——以贵州省黔西南州“国培计划”项目为例[J].文教资料.2018

[6].曾涛,凌云志.信息技术培训课程“BYOD+”培训模式的建构——基于“国培计划”H省骨干教师项目的实践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8

[7].谢强.反思性实践视域下的教师混合培训模式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

[8].柯晓露,林冰冰.促进物理教师反思能力成长的课例研究培训模式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17

[9].王芳,孔凯珊.师资培训中的五维反思性教学模式——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英文)[C].全球化的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第十四届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10].杨智.“叁需导向”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模式与反思——以贵州师范学院特岗教师培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

标签:;  ;  ;  ;  

反思培训模式论文-王新义,杨艳艳,王雷生,王权亮,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