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张玉坤1宋艳1刘思洋1

1北华大学护理学院13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03-2016.03期间在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诊治的12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进行分组,一组63例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63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设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头疼等并发症的概率7.94%(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6%(11/63),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24-0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为动脉瘤对患者的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1],导致患者的脑血管发生破裂,促使血液流入颅脑内,或是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从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加强对动脉瘤性蛛网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选择2015.03-2016.03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诊治的12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一步探析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03-2016.03期间在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住院诊治的126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字双盲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患者中,38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35-77岁,平均年龄(52.49±6.16)岁。研究组63例患者中,39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33-79岁,平均年龄(53.85±6.67)岁。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存在突出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63例患者进行常规神经外科护理干预。

研究组:63例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

1.2.1循证护理问题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非常突然,病情严重,患者头痛剧烈,心理负担沉重,为避免再次出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因此,会出现心理护理、预防再次出血、疼痛护理、基础护理等一系列问题[2]。

1.2.2寻找询证支持

通过计算机网络,结合提出的护理问题,检索关键词,查找相关循证支持。然后,应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证据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并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1.2.3循证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为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伤害,很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的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更多的关心患者,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掌握患者的情绪,结合每例患者的特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消除心理的不良情绪。(2)预防再出血的护理:嘱咐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患者头部动弹,保持头高脚低位,结合患者的生理状态,按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强光、噪音等外部环境干扰而引起患者再出血,医生及护理人员应结合其病理特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多选择低糖水果、豆类、蔬菜,切勿暴饮暴食,禁止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加强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剧烈打喷嚏或咳嗽,以免颅内压增高而导致再次出血。(3)紧密监测患者的疼痛情况,做好疼痛程度、部位的记录,积极主动询问患者疼痛的信息,同时进行客观评价,将患者再出血现象排除,充分给予情感支持、音乐疗法、按摩疗法,遵照医生的嘱咐给予降颅压、脱水药物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脑水肿。(4)基础护理:患者的床位应保持干净、清洁,按时帮助患者清理皮肤,避免出现压疮症状。患者仰卧时,头偏向一侧,为患者及时清除口腔及气管内的呕吐物及分泌物,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更隔一段时间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避免患者口腔堵塞而引起窒息现象。吸痰时,注意插管动作要轻柔,以免黏膜损伤。如果痰液比较粘稠,可雾化吸入稀释,然后再吸出干净,如发现活动性义齿,需取出,防止义齿脱落而出现气道阻塞。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计数数据,以用百分比(%)表示,通过卡方X2完成检验。当P<0.05时,可见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头疼等并发症的概率7.94%(5/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6%(11/63),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一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表[n(%)]

3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症状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出血为突然发病,患者角色、生活环境发生改变,很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循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工作过程中,明智地、明确地、审慎地把患者意愿、临床经验、科研结论相结合,得到有效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有力依据。循证护理包括3个要素:患者的实际情况、愿望、价值观;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可利用的最合理的护理研究依据。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上越来越广泛,开展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工作,以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研究的发展,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次试验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头疼等并发症的概率7.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6%,这在以往研究中也得到过类似结果[3]。总之,循证护理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

参考文献:

[1]郭小叶,赵淑敏,白岗,等.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20(16):473-474.

[2]梁敏,冉成华.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14):374-375.

[3]郭小叶,魏艳,赵书敏,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护理学报,2013,20(20):38-41.

作者简介:张玉坤,男,1991.03,安徽宿州人,北华大学护理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临床护理邮箱:610640682@qq.com电话:13738142137单位:北华大学护理学院

通讯作者:宋艳,女,博士,北华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邮箱:1293625334@qq.com电话:18604498581籍贯:吉林省吉林市出生年月:1975.06

标签:;  ;  ;  

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