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DC-SIGN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靶向DC-SIGN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论文题目: 靶向DC-SIGN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免疫学

作者: 王靖雪

导师: 吴玉章

关键词: 靶向的疫苗,疫苗,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寡糖分子单体,寡糖分子聚合体,抗原,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免疫抑制因子,脂多糖

文献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尽管疫苗的出现已经有效的改善了人类的健康进程,但对疫苗的设计仍有诸多改善的必要,尤其在各种新的感染性疾病层出不穷,癌症死亡率仍步步攀升的今天。因此,采取新的策略来改善疫苗的免疫原性,设计更为有效的治疗性疫苗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问题。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大的职业抗原呈递细胞(profesional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pAPCs),能以受体介导的内吞、巨吞饮和吞噬等方式高效的摄取外界抗原并以多种机制来呈递抗原;作为一个自然的免疫佐剂,在遭遇危险信号时能高表达CD80、CD83、CD86等共刺激分子,与MHC抗原肽复合物共同作用可有效的活化效应T细胞,并且是唯一能活化na?ve T细胞的抗原呈递细胞;在静息状态(steady state)的DCs细胞仍然可以有效的“抽样调查(sample)”外界抗原,并组成性的呈递(constitutive presentation)这些无害的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30-80%为自身合成缺陷的蛋白),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分化来诱导和维持外周耐受; DCs细胞兼具两种看似矛盾的功能,正是通过它对“自身”和“非自身”抗原的判断来决定免疫系统的不同反应,在适当的时候产生适当的应答或是耐受,从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因此,利用DCs细胞来调控和改善治疗性疫苗的免疫效应,上调或是下调特定的免疫反应,一贯是治疗性疫苗设计的重要方向。DCs细胞虽然具有强大的摄取抗原的功能,但它对抗原非特异的摄取和呈递的方式会造成疫苗不能被有效呈递,从而影响疫苗的后续效应。将抗原靶向DCs,利用DCs来改善疫苗的免疫原性是重要的疫苗设计策略。随着分子免疫学和DC细胞生物学的进展,许多在DC特异表达的分子被鉴定,寻找适当的靶向途径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重要课题。新近发现的一些DC限制性表达的凝集素受体成为目前关注的靶向新途径,例如DEC205和DC-SIGN。DC-SIGN(DC-specific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grabbing nonintegrin)受体是2002年发现的限制性表达于DC和某些组织巨噬细胞上的凝集素样受体, DC-SIGN已经被证实不仅是病原体受体,而且是重要的抗原受体,可有效的摄取处于粘膜组织的微量的HIV和CMV病毒颗粒,继之可以MHC-I类分子和MHC-II

论文目录:

常用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靶向DC-SIGN 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靶向DC-SIGN 的抗原le(x)-OVA 的制备

第一节 链霉亲和素-OVA 蛋白交联物的制备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节 SA-OVA 交联蛋白生物素特异性结合效应检测及1e(x)-OVA 的制备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Le(x)-OVA 的DC-SIGN 靶向特异性研究

第一节 DC-SIGN-EGFP 荧光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节 DC-SIGN 荧光融合蛋白对特异配体的摄取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Le(x)-OVA 靶向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第一节 Le(x)-OVA 抗原特异性T 细胞免疫应答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节 Le(x)糖与DC-SIGN 的相互作用对DC 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之一 模式识别受体在后天获得性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之二 IL-10 与免疫调控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10-19

参考文献

  • [1].Jurkat细胞特异性的糖基化抗原靶向MGL和DC-SIGN诱导DC免疫活化的机制研究[D]. 卜庆盼.东北师范大学2015
  • [2].MBL阻遏人MD-DC捕获和呈递HCMV的研究[D]. 陈英虎.浙江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C型凝集素受体DC-SIGN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宇.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 [2].DC-SIGN蛋白表达及其生物活性分析[D]. 陈潮文.暨南大学2008
  • [3].HBV去甘露聚糖修饰逃逸树突状细胞DC-SIGN免疫识别的研究[D]. 邹小静.华中科技大学2011
  • [4].甘露寡糖/DC-SIGN及小肽/DNA相互作用研究[D]. 刘晓红.清华大学2005
  • [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老化研究[D]. 王沂芹.第三军医大学2006
  • [6].人源轮状病毒T细胞识别及其小型猪腹泻模型的建立[D]. 魏静.第三军医大学2006
  • [7].TLR4和TLR2激动剂协同诱导SR-A受体表达及其在内毒素耐受中的作用[D]. 徐文岳.第三军医大学2006
  • [8].病毒抗原蛋白的B细胞表位生物学研究[D]. 梁云飞.第三军医大学2006
  • [9].DC-SIGN适体抑制树突状细胞参与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D]. 李闪.浙江大学2007
  • [10].DC-SIGN在HIV感染者中变异情况及其启动子体外表达研究[D]. 许利军.浙江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  ;  

靶向DC-SIGN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