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开场辞研究

明清传奇开场辞研究

论文摘要

开场辞是南戏和传奇剧本的组成部分,它作为剧本创作及舞台呈现的第一个步骤,其存在形态和发展演变,实际上是剧作家艺术思想、审美情趣和观演阶层、演出形式、演出场所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式各异、称谓各别的开场辞,其中固然存在一些毫无意义的故语常谈,但也不乏剧作家创作理念、人生理想的闪光。此外,考察这一重要的戏曲实践活动,将有助于我们从观众与剧作家交流互动的角度深入理解戏曲的独特美感,认识其美学价值。本文以明清传奇开场辞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分析开场辞中蕴含的戏剧观念,再从动态的舞台呈现的角度出发,认识开场辞所反映出的审美表现形态。在对相关资料梳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归纳、演绎、个案研究、对比与整体观照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分析考察的基础上,对明清传奇开场辞传达出的戏剧观念和美学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本文分为三部分:绪论、正文、结语。绪论:概述学术界对戏曲首要环节“开场辞”的关注情况,说明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开场辞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形式类型进行梳理和分析。既然开场是南戏和传奇剧本创作必不可少的首要一环,那么,通过梳理开场辞的演变过程及在各阶段的形式类型,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研究对象所发生的历时性的变化。首先参考戏曲文本,主要以《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六十种曲》、《古本戏曲丛刊》以及《全明传奇》等材料为研究依据,将开场辞形式的发展演变,进行归纳分类。本章将开场辞的阶段性发展分为三类:一是南戏开场辞;二是明中期传奇开场辞;三是明末清初传奇开场辞。第二章:明清传奇开场辞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戏剧观念。依据戏曲剧本进行文本细读,“沙里淘金”,将反映出作者戏剧观念的开场辞归纳分类,并对其中反映出的戏剧观念,联系戏曲理论史及作者的生平、当时的社会背景、剧本的创作内容及反响,一一具体分析。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开场辞与戏曲独立地位的自觉追求。抒写自我怀抱表明文人利用戏曲这种艺术样式,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志趣、胸怀抱负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创作行为,这也从侧面表明创作者们对戏曲独立地位的自觉追求。这一节里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作者在开场辞中直抒自我怀抱;二是开场辞中反映出的戏曲理论的争鸣。包括内容和形式何者为第一性的争鸣,有关戏曲核心功能的争鸣和本色、藻饰之争。这些争鸣丰富和完善了戏曲理论,使人们对戏曲本身特性逐渐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明清传奇开场辞中反映出的这些争鸣是戏曲理论演进在具体创作实践当中的鲜明体现,戏曲理论观念的不断演进和成熟,就是作家不断寻求戏曲独立地位的过程。第二节,开场辞传达的传奇精神特质。这一节里也分为两个部分:理在事先和含蓄委婉。第三节,开场辞中的戏剧创作论。这一节分为五个部分:情节设置要有波澜,“奇”、“错”、“巧”,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行动传神和开宗明义,渲染情势。第三章:明清传奇开场辞的美学价值。明清传奇开场辞的形式演变及逐步固定,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渊源与传承,更是作者在创作剧本时,结合剧本的演出效果,从观众反应角度出发,在长期的“筛选”中,所得出的“真金”。由于决定剧本地位和价值的主要因素是观众的接受意识,因此评价其是否为“真金”的决定权当然掌握在观众手中。用接受角度去取代单一考虑创作角度和剧本内容美的表现角度,着重用接受过程的描述去取代单一文字现象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这一章节,采用“窗”的概念,从动态的“舞台”呈现的角度来分析其美学价值。明清传奇开场辞的设置,既在开演之前为观众打开了一扇审美之“窗”,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同时,又因为在开场辞中强调戏曲的“搬演”特性,“窗”又是客观存在的,使观众与舞台又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一“近”一“远”之间,观众与舞台保持了一种最恰当的审美距离,观众可以在欣赏时自由出入戏剧,自由调度自已的情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本章分为两节:一是打开一扇“窗”——剧场内部不同空间的连接;二是“隔”窗而“望”——剧场不同空间的进入与淡出。结语:对全文加以概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开场辞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形式类型
  • 一、 南戏开场辞
  • 二、 明中期传奇开场辞
  • 三、 明末清初传奇开场辞
  • 第二章 明清传奇开场辞体现出的戏剧观念
  • 一、 开场辞与戏曲独立地位的自觉追求
  • (一) 抒写自我怀抱
  • (二) 戏曲理论的争鸣
  • 二、 开场辞传达出的传奇精神特质
  • (一) 理在事先
  • (二) 中和之美
  • 三、 开场辞中的戏剧创作论
  • (一) “离合悲欢”——情节设置要有波澜
  • (二) “奇”、“错”、“巧”
  • (三)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 (四) 行动传神,开宗明义
  • (五) 渲染情势
  • 第三章 开场辞的美学价值
  • 一、 打开一扇“窗”——剧场内部不同空间的连接
  • 二、 “隔”窗而“望”——剧场不同空间的进入与淡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清传奇戏曲的审美[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03)
    • [2].明清传奇相思情节的艺术构思与审美意涵[J]. 文化学刊 2019(07)
    • [3].基于多元思维的当代明清传奇教学[J]. 教育现代化 2019(78)
    • [4].南曲谱编纂与明清传奇概念的发生[J]. 戏曲艺术 2020(03)
    • [5].“宗元”观念与明清传奇审美理想的嬗变[J]. 求是学刊 2017(02)
    • [6].明清传奇中复仇女性形象探析[J]. 北方文学 2018(26)
    • [7].明清传奇中复仇女性分类小议[J]. 天中学刊 2018(01)
    • [8].借生旦情 抒家国痛——明清传奇“离合兴亡”主题发展的四个阶段[J]. 名作欣赏 2018(12)
    • [9].论明清传奇的反戏剧性[J]. 美与时代(下) 2015(04)
    • [10].“美文”传统与明清传奇叙事[J]. 文艺理论研究 2018(06)
    • [11].明清传奇“无眠”主题的审美探析[J]. 文学评论 2012(06)
    • [12].晚清以前明清传奇历史剧批评[J]. 剧作家 2008(06)
    • [13].论明清传奇的四种演出本形式[J]. 求索 2013(06)
    • [14].20世纪明清传奇研究综述[J]. 戏剧之家 2017(15)
    • [15].以故宫的美学特征来阐释明清传奇结构美[J]. 戏剧文学 2017(09)
    • [16].明清传奇二元对立叙事策略演化[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7].诉诸场上:改编与明清传奇叙事格局的变化[J]. 戏剧艺术 2020(04)
    • [18].重读经典 聚焦“形塑”——文化诗学影响下的北美明清传奇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9].论明清传奇的“传奇性”演化[J]. 甘肃社会科学 2019(02)
    • [20].明清传奇中“思凡”类尼姑形象的类型分析[J]. 名作欣赏 2015(29)
    • [21].略论明清传奇说唱系统中刘全进瓜故事的嬗变[J]. 四川戏剧 2012(03)
    • [22].明清传奇中古代中医的文化转向[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3].明清传奇中白日梦戏的审美分析[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04)
    • [24].明清传奇创作中的填词问题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25].论明清传奇中复仇女性的男性化倾向[J]. 四川戏剧 2017(12)
    • [26].表演中的创作——明清传奇口头编创艺术探论[J]. 戏剧艺术 2014(04)
    • [27].论明清传奇对后世地方戏的影响[J]. 艺术学界 2013(01)
    • [28].论明清传奇的“双线”叙事——以李渔“十种曲”为例[J]. 戏剧艺术 2013(03)
    • [29].明清传奇“互梦”母题研究[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3(06)
    • [30].论明清传奇双线结构的形成与渊源[J]. 运城学院学报 2015(02)

    标签:;  ;  ;  ;  

    明清传奇开场辞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