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体验论文-林艳,于沙沙

心流体验论文-林艳,于沙沙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流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在线心流体验,顾客契合,消费惯性

心流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林艳,于沙沙[1](2019)在《在线心流体验、顾客契合与品牌忠诚度——基于网购VR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在网购中的应用为处于采购中的顾客带来了切实的心流体验,这对商家掌握顾客购买心理,获取顾客契合,最终建立顾客品牌忠诚至关重要。基于网购VR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在线心流体验、顾客契合与品牌忠诚度之间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心流体验正向影响顾客品牌忠诚度,顾客契合在在线心流体验与品牌忠诚度之间起中介作用,消费惯性在顾客契合与品牌忠诚度之间有调节效应。(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李云飞[2](2019)在《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与介入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流是一种高度投入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是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巅峰体验的理想心理状态。米哈里提出的八区间心流模型将个体的情绪、工作的挑战性以及所需掌握的技能确立了对应关系并解释了其作用机制。正向、负向及无感的心流体验与激发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耦合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追求"坚毅与目标"的心流体验、找到"秩序与专注"的心流通道、设计"技能与挑战"心理机制以及工作任务结构化等路径和策略,提出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介入,主张从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的角度激发个体的工匠精神。(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元晓艺[3](2019)在《旅游APP特征对消费者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心流体验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旅游APP即时性、便利性、个性化和社交化四个特征对消费者心流体验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分层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APP的即时性、便利性和个性化特征对消费者的心流体验以及两个维度有显着正向影响,而社交化对消费者心流体验的产生没有显着影响。最后对移动电子商务企业设计旅游APP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兰欣欣,蒋晓[4](2019)在《心流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健康类应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入心流理论,探究可优化与提升移动健康类应用体验的交互设计方法。从心流理论的视角出发,将心流体验不同阶段的表现作为理论依据,并通过研究用户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能带来良好体验交互设计方法。将心流理论与移动健康类应用的设计相结合,得到心流视角下的健康类移动应用模型。该模型结合心流体验为移动健康应用产品的研发及创新提供了新的参考。(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9年17期)

孙严严[5](2019)在《课堂心流体验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校18级体育服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实验组进行为期五周的心流体验团体辅导。实验结果证明:试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前后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8期)

肖冬梅[6](2019)在《让“心流”发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沉浸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沉浸体验作为生命中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取内在满足感,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使体验式教学有效运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沉浸体验式教学。(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5期)

王炯炯[7](2019)在《面向心流体验的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市面上对于老年手机界面心理研究的缺失而引入心流理论对老年人的手机界面进行设计改良。文章通过研究现有市面上的手机老人界面以及老年人用户群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诉求,基于心流理论对老年人群体进行心流体验要素分析。最终得出关于老年人手机界面的心流体验要素关键设计点。(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9年08期)

李惠君[8](2019)在《创造心流体验 促进深度学习》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伴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育界出现一个高频热词: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延伸至教育领域,专家们普遍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高阶学习,教学质量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养成都离不开深度学习。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6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后3个层次就是高阶学习。深度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由知情意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期刊2019年48期)

郭全美[9](2019)在《“福乐”相伴长久——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心流体验研究——基于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深度访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珠叁角地区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的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质性访谈研究。通过质的类属分析得出,教学名师在工作、思考、人际和休闲中都能找到人生的乐趣,感受到愉悦和快乐。研究得出两点结论:教学名师在工作生活中享有众多"心流"体验、名师平衡工作与生活能力强。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培养思考习惯,深入思维之乐;热爱教师职业,投入工作之乐;和谐自我他我,融入人际之乐;懂得娱乐怡情,醉入休闲之乐四条建议,供广大青年教师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赵文秀[10](2019)在《心流体验下的音乐短视频类App交互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4G移动网络的高度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短视频行业迅速崛起,其中音乐短视频类App(主要以音乐作为背景拍摄短视频的软件)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设计学层面,App交互设计比较侧重对用户及用户体验的研究,运用心流理论相关知识可以了解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以指导产品用户体验的相关设计工作。心流理论的心流是一种可以产生积极情绪的心理体验,即人们在从事挑战与技巧相平衡的有目标的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浑然忘我的沉浸体验状态。当用户在使用音乐短视频类App的过程中达到心流状态,可以评价App的用户体验是最优的。心流体验下的音乐短视频类App交互设计研究,意在提出可以指导音乐短视频类App更好的为用户营造心流体验的交互设计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整理,首先分析了心流理论和音乐短视频App的概念、发展、特征,阐述了交互设计的内容;剖析了心流体验与音乐短视频类App交互设计的关系。然后,经过信息采集整理,分析了音乐短视频类App心流体验的内容与阶段因素,提取了音乐短视频类App的交互设计要素。进而,通过短视频App交互设计的案例分析结果,总结出在心流体验下音乐短视频类App的交互设计策略,应该包括:事前阶段提供精准产品信息引导用户产品识别、良好操作体验培养用户产品信任、及时反馈机制实现用户产品沟通;经验阶段通过明确传达产品魅力引导用户行为与意识融合、独特设计体验方式促成用户注意力集中、视觉呈现可控环境提高用户潜在主控感、持续进行功能迭代实现用户体验优化;效果阶段通过沉迷式体验氛围引导用户自我意识丧失、沉浸式交互模式引发用户时间感改变、碎片化体验方式培养用户产品依赖、人性化产品诉求促成用户发自内心的参与感。心流体验下的音乐短视频类App交互设计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交互设计,拓宽心流理论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并为交互设计的跨心理学研究提供合理性参考,为设计师设计出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音乐短视频类App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为音乐短视频类App提高用户粘度获得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心流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流是一种高度投入某项活动时全神贯注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是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巅峰体验的理想心理状态。米哈里提出的八区间心流模型将个体的情绪、工作的挑战性以及所需掌握的技能确立了对应关系并解释了其作用机制。正向、负向及无感的心流体验与激发工匠精神之间存在着耦合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追求"坚毅与目标"的心流体验、找到"秩序与专注"的心流通道、设计"技能与挑战"心理机制以及工作任务结构化等路径和策略,提出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介入,主张从积极心理学心流理论的角度激发个体的工匠精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流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1].林艳,于沙沙.在线心流体验、顾客契合与品牌忠诚度——基于网购VR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9

[2].李云飞.心流体验和工匠精神的逻辑关系与介入路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9

[3].元晓艺.旅游APP特征对消费者心流体验的影响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兰欣欣,蒋晓.心流体验视角下的移动健康类应用设计研究[J].设计.2019

[5].孙严严.课堂心流体验团体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J].山西青年.2019

[6].肖冬梅.让“心流”发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沉浸体验”[J].文教资料.2019

[7].王炯炯.面向心流体验的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

[8].李惠君.创造心流体验促进深度学习[J].江苏教育.2019

[9].郭全美.“福乐”相伴长久——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心流体验研究——基于7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深度访谈分析[J].职教论坛.2019

[10].赵文秀.心流体验下的音乐短视频类App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9

标签:;  ;  ;  ;  

心流体验论文-林艳,于沙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