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研究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研究

论文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会与周围环境之间产生信息交换和传递。改革开放以来,媒介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递突破时空的界限,呈现出价值多元化、主体社会化、传播全球化的特征。由此导致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改变,使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和指导原则,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本文主体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相关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媒介环境的概念的界定以及功能与类别分析。第三部分:论述媒介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媒介环境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第四部分: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分析,进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优化的原则以及相应的优化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媒介环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2.1.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类别
  • 2.1.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2.2 媒介环境
  • 2.2.1 媒介环境的概念
  • 2.2.2 媒介环境的特征
  • 2.2.3 媒介环境的功能
  • 第3章 媒介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辩证关系
  • 3.1 媒介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在一致性
  • 3.1.1 环境的规范具有统一性
  • 3.1.2 环境的构建具有可控性
  • 3.1.3 受众群体和教育对象的同一性
  • 3.1.4 对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主导性
  • 3.2 媒介环境的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3.2.1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3.2.2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
  • 3.2.3 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 3.2.4 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
  • 3.2.5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 3.3 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冲击
  • 3.3.1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冲击
  • 3.3.2 提高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要求
  • 3.3.3 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 3.3.4 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分析与探索
  • 4.1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发展的两个走向
  • 4.1.1 走向无序、自由化发展
  • 4.1.2 走向有序、规范化发展
  • 4.2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价值分析
  • 4.2.1 引导和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
  • 4.2.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范化
  • 4.2.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4.3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原则
  • 4.3.1 导向性原则
  • 4.3.2 系统性原则
  • 4.3.3 选择性原则
  • 4.3.4 公益性原则
  • 4.4 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规范化建设的措施
  • 4.4.1 增强媒介的技术创新能力
  • 4.4.2 完善媒介环境的相关制度建设
  • 4.4.3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
  • 4.4.4 构建系统化的媒介评估体系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当代新媒介技术的“四维”诠释与反思[J]. 新媒体研究 2020(01)
    • [2].5G环境下媒介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 新媒体研究 2020(02)
    • [3].媒介技术与现代文明的演进逻辑[J]. 探索与争鸣 2020(06)
    • [4].媒介技术驱动下的人类文明:转型与重塑[J]. 探索与争鸣 2020(06)
    • [5].媒介技术与文明的视觉压力[J]. 探索与争鸣 2020(06)
    • [6].“场景+”模式下面向用户的媒介技术互动与传播规则重建[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7].媒介技术下“自我”与“他者”之间交流的困境[J]. 新媒体研究 2020(19)
    • [8].浅谈技术论视角下媒介技术对人的影响[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8)
    • [9].延伸与回归:传播具身性在媒介技术中的嵌入[J]. 编辑之友 2019(12)
    • [10].如何提高公安民警媒介技术使用与创新能力[J]. 科技传播 2018(20)
    • [11].大数据背景下的媒介技术批判研究[J]. 新闻前哨 2016(12)
    • [12].融媒介技术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困境与出路[J]. 价值工程 2017(22)
    • [13].媒介技术的变革看电视节目的编排方式[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10)
    • [14].新媒介技术下电视传播效果与媒介政策变革初探[J]. 科技传播 2016(13)
    • [15].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6].先进媒介技术先进媒介技术,从“入门级”到“魔幻级”[J]. 今日科技 2014(11)
    • [17].应对媒介技术革命新常态[J]. 青年记者 2015(04)
    • [18].麦克卢汉“媒介四元律”的释义与辨析[J].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16(00)
    • [19].“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研讨(上)[J].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7(09)
    • [20].论新媒介技术的青年亚文化价值取向[J]. 文化研究 2013(02)
    • [21].媒体融合视角下红色旅游产业媒介技术应用模式及创新机制研究[J]. 现代视听 2020(10)
    • [22].智能媒介技术与人的互构延伸方式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20(04)
    • [23].媒介技术演进脉络的哲学考察[J]. 新闻记者 2018(12)
    • [24].推动力与关联性:媒介技术视域下的时尚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02)
    • [25].新媒介技术赋权下的舆论表达与公共参与——以“昆山龙哥案”网络热议为例[J]. 新闻传播 2019(15)
    • [26].教育变革的动因:媒介技术影响[J]. 教育研究 2018(04)
    • [27].媒介变迁视野下的路透社[J]. 新闻研究导刊 2017(01)
    • [28].新媒介技术对报纸编辑的消解与建构[J]. 新闻传播 2017(04)
    • [29].媒介技术对商业的冲击与改变[J]. 新闻传播 2014(02)
    • [30].媒介技术革新下日本报业的商业模式探索——以《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为例[J]. 传媒 2014(16)

    标签:;  ;  ;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环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