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和效率分析方法对我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生猪生产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我国目前生猪生产率增长水平及农户养猪的技术效率状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找到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降低农户养殖生产成本,转变生产增长方式,实现生猪业集约式发展的道路,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这一方面可以弥补目前对生猪养殖业研究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引导我国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具体内容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论文的前言,介绍了论文的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和及研究方法、目标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即对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供给与需求及生猪生产的成本水平、构成及其变化进行了概述。根据各时期生猪生产的供给、需求及不同饲养规模的成本变动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生猪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规模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却面临着成本收益率不高,收益水平受生猪市场价格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生产中缺乏合理的投入产出饲养管理标准的问题。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效率度量理论与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本研究需要运用的方法及模型,为实证分析做好准备。接着运用DEA方法对我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进行度量。结果显示六年间我国生猪生产的效率展现出了规模特征、区际特征和时际特征,大部分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值与1较接近,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较慢,需引进新技术并加强对新技术的推广以提高生产的效率水平。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第五章,其实际是第三部分研究的深化。运用Tobit模型对影响生猪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之外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饲料投入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科学文化水平、自然气候因素及生猪疾病瘟疫都对生猪生产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第五部分是论文的最后一章,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今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提出及其意义
  • 1.2 理论回顾
  • 1.2.1 国外学者对生产率的研究
  • 1.2.2 国内学者对生产率的研究
  • 1.2.3 国内学者对生猪生产的研究
  •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数据来源
  • 1.6 创新和不足
  • 2 中国生猪生产消费基本概况
  • 2.1 我国生猪的生产情况
  • 2.1.1 生猪出栏量及存栏量的比较分析
  • 2.1.2 猪出栏率的比较分析
  • 2.1.3 生猪产品人均占有量的比较分析
  • 2.2 我国生猪产品的消费情况
  • 2.2.1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肉类产品消费支出增长
  • 2.2.2 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数量增长情况
  • 2.3 我国生猪养殖的经营形态及其规模化程度
  • 2.3.1 我国生猪养殖的经营形态
  • 2.3.2 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生产情况
  • 2.3.3 生猪养殖规模化生产区域布局情况
  • 3 中国生猪生产的成本水平、构成及变化
  • 3.1 生猪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 3.2 生猪生产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结构分析
  • 3.2.1 生猪生产的成本水平分析
  • 3.2.2 生猪生产的成本结构分析
  • 4 中国生猪生产的效率及其变化
  • 4.1 与效率有关的几个概念
  • 4.1.1 经济效率及其分解
  • 4.1.2 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
  • 4.1.3 全要素生产率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4.2 边界生产函数的产生背景与特点
  • 4.3 生产效率的DEA测量模型
  • 4.3.1 综合效率测量的不变报酬模型
  • 4.3.2 纯技术效率测量的可变报酬模型
  • 4.4 中国生猪生产的效率及其变化
  • 4.4.1 数据来源与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 4.4.2 全国及各区域生猪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4.3 全国及各区域生猪生产的纯技术效率分析
  • 4.4.4 全国及各区域生猪生产的规模效率分析
  • 4.4.5 我国生猪生产的动态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分析
  • 5 生猪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理论框架
  • 5.2 变量选取与回归模型的设定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2生猪业四大猜想[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03)
    • [2].2012生猪业猜想:猪价周期拉长,价格难大跌[J]. 北方牧业 2012(02)
    • [3].2013上海生猪业行协会年隆重召开[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02)
    • [4].破解“猪周期”困局——安徽省枞阳、灵璧两县生猪业发展调研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5].我国生猪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 2008(S1)
    • [6].三驱动让生猪业转型[J]. 农家致富 2014(07)
    • [7].提前制定生猪业“十四五”规划[J]. 北京观察 2020(07)
    • [8].生猪业扶持力度增强[J]. 农业知识 2013(15)
    • [9].我国生猪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 2009(16)
    • [10].奔跑吧 生猪电商[J]. 猪业观察 2015(01)
    • [11].合理调控发展生猪产业[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19)
    • [12].地震造成四川生猪产量减少[J]. 当代畜牧 2008(06)
    • [13].生猪业 2010年国内生猪市场走势分析预测[J]. 北方牧业 2010(01)
    • [14].跨界养猪对生猪业的影响[J]. 饲料广角 2012(13)
    • [15].生猪业:融资问题不容忽视[J]. 北方牧业 2009(14)
    • [16].即墨:危机中寻生机[J]. 农业知识 2009(21)
    • [17].新形势下生猪散养户要思考的问题[J]. 饲料广角 2012(24)
    • [18].倾听各方声音 让肉价不再“过山车”[J]. 宁波通讯 2011(18)
    • [19].2010畜牧业热点事件盘点(生猪篇)[J]. 中国畜牧杂志 2011(02)
    • [20].台湾生猪业政策演变对大陆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启示[J]. 台湾农业探索 2020(01)
    • [2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湖北畜牧兽医 2011(02)
    • [22].供港生猪7.2万头江西万年生猪业创汇全省第一[J]. 中国猪业 2010(05)
    • [23].“二代之变”藏商机[J]. 农家致富 2012(03)
    • [24].散养退市 生猪业跨入转型期[J]. 农业知识 2011(27)
    • [25].国外[J]. 中国畜牧业 2017(02)
    • [26].中国生猪业健康养殖与发展峰会举行[J]. 饲料广角 2014(12)
    • [27].饲料成本飞涨 引发生猪业变局[J]. 饲料广角 2012(17)
    • [28].国内生猪业需解决五难题[J]. 农村养殖技术 2012(18)
    • [29].重视粪污处理 提高技术水平 抓好质量安全 增强竞争意识 促进江西生猪业持续稳定发展[J]. 江西农业 2013(05)
    • [30].甲型H1N1流感疫情影响下我省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分析及对策[J]. 当代贵州 2009(12)

    标签:;  ;  ;  ;  ;  

    中国生猪业生产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