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 ——“理想主义”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的呈现

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 ——“理想主义”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的呈现

论文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是分析该奖机制的重要文本。本文对历届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进行梳理,剖析“理想主义”这一最重要评奖标准的多义与嬗变,并由此探讨“理想主义”之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从而进一步厘清环绕在该奖周围的诸多迷雾,使人们更为客观与全面地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综述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设立的背景及其“理想主义”这一主要评奖标准;第二章为“理想主义”评奖标准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的具体呈现及其嬗变,通过授奖辞这一载体来观照评奖标准百余年的历程和走向;第三章,剖析评奖标准在对“理想主义”评奖标准的改进与坚守中产生的矛盾与悖论,论析其中的缺失与不足;第四章,通过授奖辞分析诺贝尔文学奖评奖的机制和原则,从而引入对中国当代文坛与诺贝尔文学奖之关系的探讨。对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这种特殊的批评文本进行再批评,剖析其中的批评思想,亦是本论文的突出特色之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双刃剑”开辟“理想主义”之旅
  • 一、“理想主义”的缘起
  • 二、倾斜的天平:“理想主义”与“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 三、授奖辞:“理想主义”呈现的载体
  • 第二章 彼岸之旅:“理想主义”的重量
  • 一、破碎、深刻而保守的理想主义
  • 二、人道主义的张力与焦虑
  • 三、近乎无望的救赎
  • 四、多元交融绽“奇葩”
  • 五、后殖民时代的流亡者之歌
  • 第三章 延展之旅:改进与坚守
  • 一、意识形态场域:无可规避的“万有引力”
  • 二、宏大中的狭隘:民族土壤上的“理想主义”之花
  • 三、“溺水鱼”的复活:“理想主义”的异样表征
  • 第四章 回望 瞻望 理想建构
  • 一、回望:在授奖辞中颠簸前行的“理想主义”
  • 二、瞻望:中国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之路
  • 三、对“理想主义”本身进行“理想建构”
  • 结语
  • 注释
  • 附录
  • 附录1 诺贝尔生平
  • 附录2 诺贝尔遗嘱中文学奖评奖标准原文
  • 附录3 瑞典文学院现任院士简介
  • 参考资料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歌词能算文学作品吗?[J]. 当代学生 2016(22)
    • [2].中美质量评奖标准的对比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03)
    • [3].高校学生个人评奖体系评析[J]. 学理论 2015(02)
    • [4].诺贝尔奖与教育之道[J]. 中华家教 2015(Z1)
    • [5].中美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框架结构的对比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24)
    • [6].中美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条款结构的对比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25)
    • [7].诺贝尔奖与教育之道[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2014(11)
    • [8].中美国家质量奖评奖标准评审项目分值设置的对比分析[J]. 现代商业 2008(18)
    • [9].“骏马奖”评奖标准的历史演变:分析与启示[J]. 民族文学研究 2018(01)
    • [10].唤醒学生内心的力量[J]. 上海教育 2009(11)
    • [11].作为艺术评价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标准探析[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03)
    • [12].中国诗歌的权威奖项[J]. 诗选刊 2011(03)
    • [13].诺贝尔奖对中国科学界的启示[J]. 中国科技教育 2019(11)
    • [14].获奖面料[J]. 纺织服装周刊 2012(39)
    • [15].生长的代价[J]. 上海艺术家 2013(06)
    • [16].评委:遗憾的“美”更让人追忆[J]. 黄金时代 2013(01)
    • [17].动态命题的层递性[J]. 中学语文 2010(13)
    • [18].2013-2014年度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评选揭晓[J]. 信息与电脑 2014(07)
    • [19].2012-2013年度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评选揭晓[J]. 信息与电脑 2013(07)
    • [20].说法[J]. 政府法制 2009(33)
    • [21].速读[J]. 人民公安 2008(07)
    • [22].农机行业需要怎样的评选与评测?[J]. 农机市场 2016(08)
    • [23].出版评奖的规范化运作分析[J]. 出版参考 2016(08)
    • [24].我国文献评奖的现状及其改进建议[J]. 图书情报研究 2012(01)
    • [25].汇祥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15)
    • [26].鬼才、天才和被怠慢的大师[J]. 电影世界 2008(02)
    • [27].信息综述[J]. 新建筑 2010(05)
    • [28].家电创新在中国——2010 iF China获奖作品选登[J]. 家电科技 2010(12)
    • [29].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屠呦呦获诺奖[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6(01)
    • [30].这个支持那个——建筑、媒体与公民社会建设[J]. 新建筑 2009(03)

    标签:;  ;  ;  

    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 ——“理想主义”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中的呈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