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端解剖板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近端解剖板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徐州市睢宁县双沟镇中心卫生院221200

【摘要】目的:比较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方案与PFNA内固定方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7年8月接诊的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简称PFNA)。综合分析两组采用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对各组的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明显比对照组的30.0%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两者之比为:(4.16±2.54)cmvs.(8.12±2.15)cm,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比对照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7.69±4.15)d和对照组(22.18±3.04)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但PFNA内固定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优势更加显著,比如:创口小,康复快,并发症较少等,值的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PFNA内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骨科疾病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常见,患病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骨质比较疏松,机体免疫力下降,肢体灵活度差,当髋部受到间接亦或者是直接外力作用时,将极有可能会引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情况[1]。若老年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及时入院接受对症治疗,将会加重其病情,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从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若情况严重,亦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对此,临床需要特别注重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诊治工作。此次研究,笔者将以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诊于2011年1月-2017年8月)为对象,着重剖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法的临床疗效,现作出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例患者都是2011年1月-2017年8月由本院接诊且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3]的老年患者,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n=10)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67.32±8.34)岁;摔伤6例,坠伤4例。对照组(n=10)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为60-83岁,平均(67.82±7.94)岁;摔伤7例,坠伤3例。两组治疗前都知情同意本研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各组的致伤原因等基线资料,P>0.05,可比。

1.2方法

1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近端解剖锁定板内固定疗法,详细如下:腰麻亦或者是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指导患者在牵引床上取平卧位。先做牵引复位,并于电视监视下评估牵引复位效果。明确满意后,选择股骨近端外侧部位作一纵行切口,长度约6-8cm。待逐层切开皮肤组织后,完整显露股外侧肌,然后向前拉开,于股外侧肌后方肌间隙中作钝性分离处理,直到骨膜部位,充分暴露股骨上段、股骨大粗隆。利用定位针进行良好的固定之后,按要求置入股骨颈部安装近端锁钉钢板远端进行开孔并规范化的置入远端锁定螺钉。电视透视下,明确骨折复位和钢板螺钉满意后,进行冲洗治疗,然后再留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10例观察组患者实行PFNA内固定治疗,详细如下:腰麻亦或者是硬膜外麻醉,平卧位。C型臂X线机透视下对患者施以复位治疗。于股骨大粗隆顶部,作一长度约4cm的切口,并逐层切开皮下组织。扪及股骨大粗隆定点,选择定点偏内侧1/3的部位,利用开口器间隙规范化的打开,同时按要求将导针规范化的插入。C型臂X线机透视下,明确导针的位置,然后再对粗隆近端实施扩髓处理,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长度合适的PENA髓内钉,并将之规范化的置入。于近端作一小切口,利用瞄准器,同时在透视下,将近端螺旋刀片导针缓慢旋入。确定位置正确后,将螺钉旋紧。于远端作小口,用瞄准器确定螺钉旋紧,然后再对患者施以手术冲洗处理。留置负压引流管,缝合伤口。

1.3评价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并经综合分析后对各组的下述指标作出比较,包括: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明显比对照组小,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经统计,观察组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3例发生切口感染以及疼痛等并发症,占总比例的30.0%。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1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3讨论

老年人体质差,免疫功能降低,使得其更容易发生疾病,特别是老年人机体中钙元素的大量流失,导致大部分老年人都出现了骨质疏松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其发生骨折类疾病的风险[4]。当此类群体受外力的直接亦或者是间接作用之时,比如:跌倒、车祸伤以及摔倒等,都极有可能会使其发生骨折。有报道称,若老年骨折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及时入院接受对症治疗,将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健康。特别是对于那些独居以及空巢老人来说,没有儿女在身边照顾,一旦受伤,极难发现,更别说入院接受治疗了。此外,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若其疼痛较剧烈,亦或者是受到了家属的影响,会使其产生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对其治疗的效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5]。此外,因老年人特殊的体质状况,需要选择一种对其机体组织功能有着比较小影响的治疗方案,不管是出血量还是切口长度等,都应尽量保持最低,不然将会增加患者手术治疗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更要结合其自身的状况,合理为其选择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可见,PFNA内固定疗法不仅有助于减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有助于提高其预后效果。对此,我们可将PFNA内固定疗法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海军.微创DHS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375-378.

[2]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曾勉东,钟志宏.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06:500-502.

[3]黄永栋,赵辉,张虓.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04:402-404.

[4]王永安,顾龙殿,禹宝庆,吴金平,朱雅龙.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06:514-516.

[5]林福庆,邹瑞,郭玉祥,蔡小林,应晓峰,项春林,温传阳,赵清华,林禄攀.新型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2:1129-1130

标签:;  ;  ;  

近端解剖板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