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公路隧道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围岩失稳可使水电硐室、交通隧道、矿山巷道等遭受破坏,损坏生产设备,威胁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开展围岩稳定性研究,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合理开发、施工优化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依托工程,隧道埋深大(800.0m),线路长(18.02×2km),地质条件复杂,地层岩性主要为混合片麻岩,脆性大,且处在高地应力水平,易发生岩爆动力灾害,且易产生分区破裂化现象。本文从国内外对深部的定义和高地应力下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入手,引出岩爆和分区破裂化两种特征科学现象,结合终南山隧道工程实例,从岩石MTS-AE试验、现场声发射与钻孔窥视监测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FLAC3D)三个方面对岩爆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了深部岩爆孕育的“时间-空间-强度”规律和深埋隧道围岩的分区破裂化现象。本文并对圆形隧道应力重分布进行分析,得出隧道顶部和底部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满足发生岩爆的两个条件:①岩体内储备有足够的弹性应变能;②引起破坏的应力集中。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预报技术进行了综合预测和分析,得出岩爆发生时的声发射特征与动态演化规律。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出,在风道施工过程中,距离主隧道越近的位置,附近岩体受到的扰动就越大,扰动范围与原先隧道施工过程扰动范围重合,并继续向岩体深处延伸,风道顶部下沉较大。岩爆是一种能量的释放,既有渐变过程,也有突变过程,岩爆的发生与开挖方式及支护措施直接相关,因此,开展岩爆防治对策的研究为高地应力下深埋地下工程岩爆现象的预防预报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的概念
  • 1.2.2 高地应力下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分区破裂化研究现状
  • 1.2.4 岩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工程实例
  • 2.1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及2#竖井简介
  • 2.2 隧址区地质背景
  • 2.2.1 地形特征及地震
  • 2.2.2 地层岩性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地应力分布特征
  • 2.2.5 工程灾害
  • 2.2.6 不良地质与灾害
  • 2.3 本章小结
  • 3 围岩力学性质与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
  • 3.1 隧道围岩应力分析
  • 3.2 岩体失稳形式
  • 3.3 应力强度比σt / Rb 判别岩爆等级
  • 3.4 MTS-AE 试验
  • 3.4.1 测试仪器与设备
  • 3.4.2 试验流程
  • 3.4.3 单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 3.4.4 三轴压缩及变形试验
  • 3.4.5 声发射试验
  • 3.4.6 试验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围岩稳定性数值计算与分析
  • 4.1 数值模拟简介
  • 4.1.1 FLAC3D 简介
  • 4.1.2 FLAC 与有限元对比
  • 4.1.3 FLAC 应用领域
  • 4.2 数值模拟的内容、方法和模型建立
  • 4.2.1 数值模拟的内容
  • 4.2.2 岩石力学参数
  • 4.2.3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应力场分布特征
  • 4.3.2 塑性区分布特征
  • 4.3.3 位移场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节
  • 5 岩爆现场监测预报
  • 5.1 现场监测概述
  • 5.2 监测设备
  • 5.2.1 声发射监测系统
  • 5.2.2 YS(B)钻孔窥视仪
  • 5.3 监测过程及结果分析
  • 5.3.1 声发射监测
  • 5.3.2 钻孔窥视监测
  • 5.4 岩爆预测
  • 5.4.1 岩爆发生判据
  • 5.4.2 岩爆烈度分类
  • 5.4.3 2#竖井岩爆特征
  • 5.5 本章小节
  • 6 岩爆防治与效果
  • 6.1 改善围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 6.2 改善岩爆区域施工方法
  • 6.3 应力解除
  • 6.4 加强初期支护
  • 6.5 静态爆破施工
  • 6.6 数字化、智能化声发射监测技术
  • 6.7 本章小节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析隧道高地应力特征及隧道岩爆预测[J]. 交通世界 2017(19)
    • [2].高地应力炭质板岩单线铁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 安徽建筑 2018(03)
    • [3].高地应力硬岩地区隧道开挖扰动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8(S2)
    • [4].如意隧道高地应力大变形控制关键技术[J]. 低碳世界 2019(05)
    • [5].高地应力状态下硬质碎裂岩隧道变形机理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17(11)
    • [6].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稳定性判据研究[J]. 高速铁路技术 2020(02)
    • [7].高地应力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作用研究[J]. 四川建筑 2018(03)
    • [8].高应力硬岩板裂破坏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1(05)
    • [9].深部高地应力松软围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J]. 河南科技 2014(17)
    • [10].超深埋隧道高地应力岩爆地段施工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03)
    • [11].关于煤矿高地应力顺序开采条件下的巷道掘进支护技术研究[J]. 石化技术 2020(02)
    • [12].深埋长大隧洞高地应力岩爆段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 铁道建筑技术 2017(06)
    • [13].弹性支护技术在大断面高地应力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8(16)
    • [14].监测技术在堡镇隧道极高地应力段施工的应用[J]. 隧道建设 2008(02)
    • [15].煤矿高地应力顺序开采条件下的巷道掘进支护技术[J]. 煤炭与化工 2019(09)
    • [16].基于层状围岩变形特征的高地应力陡倾板岩隧道合理洞型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09)
    • [17].某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问题的探讨[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8].引水隧洞岩爆控制及防治措施浅析[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06)
    • [19].超前导洞在高地应力小间距隧道开挖施工中作用效果分析[J]. 路基工程 2019(03)
    • [20].高地应力隧道岩爆治理技术[J]. 价值工程 2015(31)
    • [21].某隧道极高地应力下变形控制技术探讨[J]. 高速铁路技术 2019(04)
    • [22].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施工技术及受力变形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18(S2)
    • [23].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控制设计与施工技术[J]. 交通世界 2016(26)
    • [24].软弱围岩快速施工与机械配套技术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 2008(03)
    • [25].深井高地应力长工作面快速铺网刷扩技术[J]. 煤炭科技 2019(06)
    • [26].松潘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预测[J]. 山西建筑 2017(25)
    • [27].高地应力围岩分级方法适宜性分析探讨[J]. 现代隧道技术 2009(06)
    • [28].联合支护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中的应用[J]. 中州煤炭 2008(06)
    • [29].高地应力下板岩隧道施工工法探讨[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4(01)
    • [30].高地应力硬脆性围岩隧道失稳机理及处置措施[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5)

    标签:;  ;  ;  ;  ;  

    公路隧道围岩破坏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