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研究

论文摘要

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引导者。大学校长的角色要求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公共治理理论的广泛深入发展,使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正日益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和动态化。传统的大学校长角色模式在某些方面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大学问题。这促使我们对传统的校长管理进行反思,并对校长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在当前教育公共治理的新形势下,大学校长所扮演的角色研究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大学教育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是概述,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着重论述了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内涵、特征以及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特点与转变的要求,通过与我国传统下大学校长角色特点的历史回顾与对比,阐述了高等教育公共治理视角下大学校长角色特点,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该背景下大学校长角色的转变要求;第四章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实现的障碍及途径,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转变的障碍或者限制因素,然后提出了解决途径。第五章是结论,对论文做出了总结与说明。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方法论,具体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法等。本文以当前教育公共治理理论为依托,从不同的参与主体角度,对大学校长角色做出分析,把教育公共治理理论与大学校长角色研究有机融合在一起。较之以往单一角度对大学校长角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世纪之初,在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理性地研究和探讨大学校长角色要求及实现途径,对于保证大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
  • 2.1.2 公共治理
  • 2.1.3 大学校长角色
  • 2.2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内涵及特征
  • 2.2.1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内涵
  • 2.2.2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特征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治理理论
  • 2.3.2 角色理论
  •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特点与角色转变的要求
  • 3.1 我国传统下大学校长角色的特点
  • 3.1.1 政治性
  • 3.1.2 学术性
  • 3.2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的特点
  • 3.2.1 大学校长角色的多重性
  • 3.2.2 大学校长角色的分权化
  • 3.2.3 大学校长角色的服务性
  • 3.2.4 大学校长角色的职业化
  • 3.3 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转变的要求
  • 3.3.1 大学校长必须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
  • 3.3.2 大学校长必须是学校的经营者、管理者
  • 3.3.3 大学校长必须是大学治理的决策者和治理机制设计者
  • 3.3.4 大学校长必须是大学治理的协调者、包容者
  • 第4章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实现的障碍与解决途径
  • 4.1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实现的障碍
  • 4.1.1 传统观念定势束缚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的实现
  • 4.1.2 现有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以及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4.1.3 大学自主办学体制的不完善,校长缺乏自主权
  • 4.1.4 大学治理机制设计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评估及反馈监督机制
  • 4.1.5 公民社会发展的不完善,无法有效参与大学治理
  • 4.2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实现的途径
  • 4.2.1 正确认识高等教育公共治理,切实转变观念,合理定位治理主体角色
  • 4.2.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大学校长角色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 4.2.3 完善大学自主办学体制,加强大学校长的自主权
  • 4.2.4 完善大学治理机制,加强相关的反馈评估机制建设和监督
  • 4.2.5 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提高其参与高等教育公共治理的能力
  • 第5章 结论
  • 5.1 论文小结
  • 5.2 论文需要说明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J]. 教育探究 2018(03)
    • [2].浅谈女大学生怎样走出情感世界的误区[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 [3].粤港澳大湾区交通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4].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历史逻辑与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
    • [5].高等教育公共科技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1)
    • [6].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枢纽建设:基础、困境与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2)
    • [7].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定位和走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2)
    • [8].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模型研究:述评与展望[J]. 高教探索 2019(12)
    • [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思想——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想的重大转变[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01)
    • [10].破除“西部意识”: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思路与策略[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01)
    • [1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50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析[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 [12].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法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1)
    • [13].全纳式公费高等教育——后脱贫时代的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贫困治理路径论略[J]. 学术探索 2019(12)
    • [14].理性与关切: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之道与术的探寻——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J]. 大学教育科学 2019(06)
    • [15].论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基于关系思维方法论的考察[J]. 现代教育管理 2019(12)
    • [16].印度对非高等教育合作的路径、特点及对中非高等教育合作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 2020(01)
    • [17].《山东高等教育》2019年总目录[J]. 山东高等教育 2019(06)
    • [18].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J]. 教育评论 2019(12)
    • [19].国家治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变迁——高等教育治理的变与不变[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01)
    • [20].高等教育分类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探索——《高等教育分类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框架研究》简评[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01)
    • [21].加拿大高等教育协会发布《应用研究调查报告》[J]. 世界教育信息 2020(01)
    • [22].作为学生自我塑造的高等教育[J]. 教育研究 2020(01)
    • [23].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与优化管理[J]. 公关世界 2020(02)
    • [24].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影响和优化研究——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规范化管理研究》[J]. 高教探索 2020(02)
    • [25].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初探[J]. 科技视界 2020(03)
    • [26].《高等教育法》实施二十周年:成就、问题与改进[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2)
    • [27].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等教育体系失衡问题研究[J]. 高教探索 2020(03)
    • [28].湾区高等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比较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 2020(02)
    • [29].高等教育扶贫精准供给的问题、模式与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2)
    • [30].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质表征、现实困境与目标指向[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2)

    标签:;  ;  ;  

    我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中大学校长角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