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提升高中学生素质教育

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提升高中学生素质教育

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何新霞055750

【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摆正位置: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在演示中提高学生素质、在突出重点、难点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素质教育、提高素质、

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其目的就在于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

一、计算机技术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系

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计算机技术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或者可以说,计算机技术为素质教育展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首先,计算机技术会在图与文的交融、动与静的结合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具有了兴趣,才会有提高素质的强大的动力支持;其次,会极大的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以往的教学,教师全都是就本讲本,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就是全部家当,由于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黑板容量有限,教师的书写速度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作为老师,只能让学生掌握几个知识点便完成任务,试想,这样的学习怎么能让学生开阔视野,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知识呢?值得庆幸的是,计算机的应用,使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多媒体教学不仅增大了教学容量,而且加大了课堂信息量的输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将以前需抄在黑板上的内容事先做入课件之中,课上只需轻轻一点,即刻显示于屏幕上,既节约了板书时间,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点拨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从而能更有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素质;最后,会更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要使课教学过程更为合理。如果教师能充分的利用好计算机,就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力的求得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计算机进入课堂会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变化,由前台“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使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利用计算机还可以对教学信息进行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把“听、说、读、写”等要求以相应的包含文字、语音、视频的形式整合在一起,以图、文、音、像并茂的形式全方位的激活学生的素质潜能。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摆正位置:计算机技术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处于辅助地位

现在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中有一种极端的倾向:计算机技术几乎成了教学先进手段的“代名词”,也成了各种教学评比的“指标”之一,我们一些老师,一说先进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不敢提传统教学,生怕别人说自己“土”,众多的教师为了评比、上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许多精美的CAI课件。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

实际上,计算机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只不过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而提高学生素质才是教学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多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目的。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准确把握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只有这样,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突出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恰到好处地选择图片、录像或动画等资料。

(二)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人类知觉是通过不同的感觉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加工各类信息的,但在教学中,信息表征主要作用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涉及到的有声语言(包括字幕文字和声音文字)、图像与音乐等,这是一种形象的知觉场,是教学重要的辅助背景。这种辅助背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就表现为特定的教学情境,情景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而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导入这个环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导入得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集中精神在更快更好的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迅速提高素质。

(三)在演示中提高学生素质

教学中有很多时候光靠教师的讲解不能把课堂推向高潮,这就需要计算机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发挥其演示的作用。为了有力地说明课文中的某些问题、场景,常常需要教师从电影、电视、录像、因特网上收集来的素材做成图片,在恰当的时候演示给学生。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单词的学习是相对的枯燥的,传统方法是教师领读或用录音机范读,学生跟读,这些都不能有效全面地刺激学生的感观,应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会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他们的兴奋点被调动起来,对于单词的学习也就轻而易举了。

(四)在突出重点、难点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巧用计算机,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形象的东西,从而有力的突出重点与难点。要借助计算机教育技术,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出重点与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从而有力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改变以灌输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能在实际语境中轻松地学习语文、英语等学科。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在英语教学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计算机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就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在创造自主学习条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

计算机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首先,应利用互联网为教学提供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提取有用信息。此外,要利用数字压缩技术存储大量音频、视频信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性资源。要利用计算机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有机组合起来,通过把这些有利因素与词汇、语言点、语法、例句等于多媒体的完美组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色彩、声音、视频动画等的富于启发性与吸引力的语言环境中。其次,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形式多样,形象直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特点。计算机技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改变了过去单一文字或孤立静止图形传递的局面,以利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全身反应,在直观性、趣味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辨其色、听其声、会其意、记其义、发其音来整体的学习,这种环境能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与难点,有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最后,要利用计算机,使教学反馈迅速、强化及时,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在计算机教学环境中,电脑能读学生的反应进行人工智能分析,随时反馈,准确评价,及时修正、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阎光亮等课程改革简明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曾方本外语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图形——背景论远程教育杂志2006,03

标签:;  ;  ;  

运用计算机教学技术提升高中学生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