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

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张謇在南通创办文化产业实践的三十年(1895-1926),探索南通近代文化产业实践的系统性。张謇作为清末状元实业家,在创办实业有所成就的同时实践近代文化产业,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今天仍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其中的某些思想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前沿的。由于张謇所处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对张謇文化产业研究是个既有难度又极有意义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形势下,其研究意义更值得关注。本文通过对张謇时期保存下来的原始稿件、其后代对张謇的记载,以及后人对张謇各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对今日南通市做实地田野考察,与张謇研究相关学者进行学习与交流,探索张謇在南通创办文化产业的实践系统。主要以影响张謇创办文化产业的社会环境及思想根源入手;并对几项主要文化产业兴办的缘由进行分析,考察一系列文化产业的运作及经营状况,其中包括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南通图书馆、女工传习所、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翰墨林印书局等一系列文化机构;进一步从整体上对南通近代文化产业实践的系统性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其系统性的特征及其影响;对张謇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南通实践近代文化产业的积极开拓历程中的影响作一适当评价;探索其对当今正在兴起的文化产业的启示。从影响张謇实践文化产业系统的因素来看,救国的时代主题、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实业辅助文化产业、融汇中西的尝试以及南通新城区的规划都为南通近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正在兴起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可行性的指导与借鉴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资料的选取及处理
  • 1.3 张謇研究综述
  • 1.4 张謇生平
  • 第2章 南通文化产业发展的缘起
  • 2.1 张謇所处的社会环境
  • 2.1.1 张謇与清末社会
  • 2.1.2 南通江海文化对张謇的影响
  • 2.2 张謇创办文化产业的思想基础
  • 2.2.1 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思想
  • 2.2.2 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主义
  • 2.3 发展文化产业的实业基础
  • 2.3.1 大生纱厂的创办
  • 2.3.2 形成大生实业系统
  • 第3章 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分析
  • 3.1 文化教育产业化的形成
  • 3.1.1 以师范为首的教育实践
  • 3.1.2 教育产业化的实践
  • 3.2 张謇为首的博览事业
  • 3.2.1 创建博览馆的设想
  • 3.2.2 南通博物苑的建设
  • 3.2.3 南通图书馆的经营
  • 3.2.4 公园等公益场所的兴起
  • 3.3 沈寿与刺绣艺术产业化
  • 3.3.1 沈寿来南通建女工传习所
  • 3.3.2 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化方式
  • 3.4 南通戏剧产业的改良与发展
  • 3.4.1 改良戏剧产业的设想
  • 3.4.2 成立培养新式戏剧人才的文化机构
  • 3.4.3 戏剧产业改革的实验基地——更俗剧场
  • 3.5 新闻出版产业化
  • 第4章 南通近代文化产业模式的系统性深入分析
  • 4.1 张謇发展文化产业为实现爱国救国的文化观取向
  • 4.1.1 启迪民智,改良社会的使命感
  • 4.1.2 追求至善至美的精品意识
  • 4.2 大生系统与张謇作为文化产业初始的强大财力后盾
  • 4.3 张謇的“中体西用”与“沟通中西”之举
  • 4.3.1 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超越
  • 4.3.2 “沟通中西”的实践成就
  • 4.4 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为发展文化产业创造环境
  • 4.4.1 “一城三镇”的城市新格局契机
  • 4.4.2 城市集中的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 第5章 南通文化产业系统的评价
  • 5.1 历史进步性
  • 5.1.1 文化思想符合时代主题
  • 5.1.2 南通文化产业系统国内首创
  • 5.2 历史局限性
  • 5.2.1 “中体西用”认识的局限性
  • 5.2.2 系统庞大,维持艰难
  • 5.3 南通文化产业实践系统的启示
  • 5.3.1 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合理兼顾
  • 5.3.2 城市规划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动
  • 5.3.3 文化产业与实业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不同文化概念认知的地方泛文化产业实践[J]. 国际文化管理 2016(00)
    • [2].创客模式:工程教育与产业实践融合的驱动力[J]. 现代教育技术 2016(03)
    • [3].历史的印证 未来的启迪——我心目中的奉化气动[J].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13(11)
    • [4].贴近民众生活 融入产业实践——中国当代设计问题谈[J]. 美术观察 2009(12)
    • [5].一论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基于产业实践视角的考察[J]. 图书情报知识 2010(03)
    • [6].跨城市对话:什么是健康?[J]. 安家 2009(Z1)
    • [7].内容银行:从学术概念、框架到产业实践——内容银行七年研究综述[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3)
    • [8].思辨O2O[J].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5(01)
    • [9].新常态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与路径选择——以江苏数字出版产业实践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10)
    • [10].人是产业实践中推动科技发展的本质力量[J]. 时代金融 2015(33)
    • [11].广西花山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实践的思考[J].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20(00)
    • [12].人是推动产业体制发展的本质力量[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2)
    • [13].教育工学的出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12)
    • [14].产业双重收敛与“产业思维”的局限性[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24)
    • [15].我国创意产业实践亟待破解的若干问题[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0(01)
    • [16].产业主体论[J]. 科学经济社会 2009(03)
    • [17].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实践[J]. 宁夏党校学报 2008(05)
    • [18].泛能网:推动能源革命的产业实践[J]. 节能与环保 2015(07)
    • [19].搭建“路空一体”体系,落脚点在哪儿?[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0(03)
    • [20].裝飾[J]. 装饰 2015(08)
    • [21].论休闲发展的合理性和必要性[J]. 小康(财智) 2015(12)
    • [22].新常态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升级关系探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08)
    • [23].牦牛产业实践调研报告[J]. 饲料与畜牧 2019(10)
    • [24].产业转型背景下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对接产业实践研究[J]. 企业导报 2015(14)
    • [25].独立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J]. 知识文库 2018(03)
    • [26].卓越IT工程师系列教材 源自实践 服务教学[J]. 软件工程 2019(02)
    • [27].卓越IT工程师系列教材 源自实践 服务教学[J]. 软件工程 2019(06)
    • [28].卓越IT工程师系列教材 源自实践 服务教学[J]. 软件工程 2019(11)
    • [29].中国制衣~?[J]. 中国制衣 2015(01)
    • [30].可见的风景:作为媒介景观的文化生产及展示——以新疆文化产业实践为个案[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05)

    标签:;  ;  ;  ;  ;  

    张謇在南通的文化产业实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