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女排从曾经的“五连冠”到2004年再次夺取奥运会冠军经历了将近20年。而中国男排始终无法迈进世界强队之门,目前即使在亚洲,总体实力也不及韩国、日本。男排的持续低迷和女排的近20年的沉默与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供给有关,关于我国排球后备人才的相关问题,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但比较深入的对二线队伍的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主要从排球二线队伍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体制、训练竞赛体制、教练员选材、学训关系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影响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发展的因素,为我国排球项目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本研究以社会学、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等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全面、系统的以“竞技体育学校”或“体育运动学校”里排球运动员(二线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了解目前排球二线队伍的现状,并与篮球、足球项目发展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论表明:1.二线队伍运动员来源主要受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将来出路主要以进入大学为主,其次是进入一线队伍。2.二线队伍教练员在年龄上较为合理;学历上以本科、大专为主,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练员很少;具有一定的执教年限。3.二线队伍教练员在选材上科学性不足,主观性较大。大多数以经验选材,运用骨龄选材的较少。4.二线队伍教练员在管理上比较注重对运动员的全面素质教育,领导方式以命令式为主。在训练竞赛体制上还不够完善,比赛场次相对较少。5.二线运动员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6.排球项目在普及率、趣味性和市场化程度、全国性比赛次数等方面不及篮球、足球项目。7.影响二线队伍的发展既有外部原因即:国情的原因、经济体制的原因、“奥运战略”的原因、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原因等,又有内部原因即:领导重视不够、联赛水平不高、宣传投入不足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我国竞技排球现状分析
  • 3.1.1 我国竞技排球曾经取得的成绩
  • 3.1.2 目前我国竞技排球在世界上的水平
  • 3.1.3 目前我国排球后备力量的相关情况
  • 3.2 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发展现状分析
  • 3.2.1 二线队伍运动员分析
  • 3.2.2 二线队伍教练员分析
  • 3.2.3 二线队伍的管理体制分析
  • 3.2.4 二线队伍的训练竞赛体制现状分析
  • 3.2.5 二线队伍教练员科学选材现状分析
  • 3.2.6 二线队伍处理学习与训练关系现状分析
  • 3.3 篮球、足球与排球项目发展特点比较
  • 3.4 影响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发展的原因探析
  • 3.5 相关对策
  • 4 结论
  • 引文与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竞技排球发展的制约因素[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 [2].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河南省竞技排球人才培养为例[J]. 体育科技 2016(04)
    • [3].试论中国竞技排球发展的促进因素[J]. 青少年体育 2016(08)
    • [4].现代竞技排球运动防守技术、战术特征与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16)
    • [5].四川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研究[J]. 大家 2011(12)
    • [6].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排球发展战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12)
    • [7].我国竞技排球发展制约因素探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20)
    • [8].现代竞技排球运动优势转移对我国竞技排球运动的影响[J]. 科技信息 2014(06)
    • [9].新疆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2(02)
    • [10].竞技排球比赛技术制胜要素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9)
    • [11].上海市竞技排球三线后备人才现状调查[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1(01)
    • [12].河北省女子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与教育学分析[J]. 商品与质量 2010(S9)
    • [13].制约我国竞技排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05)
    • [14].西藏三大球(排球)“十四五”发展规划前瞻[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11)
    • [15].浅析现代竞技排球运动的制胜规律[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07)
    • [16].世界男子竞技排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影响因素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17].释析竞技排球隐性技术的优化[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10)
    • [18].市场化条件下中国竞技排球运动的发展措施探析[J]. 体育风尚 2018(04)
    • [19].世界女子竞技排球运动优势转移规律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02)
    • [20].现代竞技排球运动防守技术及战术特征与应用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3)
    • [21].影响中国女排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J]. 商 2014(24)
    • [22].福建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和竞赛体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23].影响河北排球发展因素及存在问题的研究[J]. 少年体育训练 2009(02)
    • [24].我国竞技排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培养策略[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 [25].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0)
    • [26].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及培养方案探究[J]. 青少年体育 2020(06)
    • [27].我国竞技排球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 才智 2011(34)
    • [28].江苏省竞技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子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9].竞技排球的发展趋势的探讨[J]. 知识经济 2014(11)
    • [30].浅析排球的多元化发展和娱乐性排球的复兴[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13)

    标签:;  ;  ;  ;  

    我国竞技排球二线队伍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