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合理使用义务

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合理使用义务

论文摘要

本文结构为:绪论部分、正文部分、以及结论部分其中正文又分为四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个问题主要从“个人信息”的定义入手,讨论了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定义的不同认识。从而引出个人信息的特征以及个人信息的不同分类。然后引入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个人信息获得者主要就是指对信息从事商业性活动的企业、政府等行政机关以及自然人。文章第二个问题首先介绍目前阶段我国对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立法现状。然后主要从个人信息获得者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出发,阐明了为什么要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其现实义意何在。正是由于个人信息本身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讲个人信息被看作是一种社会财富。保护个人信息本身即是对人们多元化价值渴望和追求的保护。法律正是一个为人们在多种价值的平衡与冲突之间作出选择的学科。那么个人信息获得者们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个人信息更加合理,在获得个人信息之后参与和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有哪些以及各国立法对于个人信息获得者们是怎样进行法律规制的,主要的规制模式有哪些将在本章中得到体现。文章第三个问题的阐述是从个人信息获得者之合理使用义务的法律构成出发,探讨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界定、作为个人信息获得者而言其合理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性质如何、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内容有哪些、针对特定行业的个人信息获得者该如何行使信息合理使用义务,都在本章当中作出了具体的说明。文章的第四个问题则明确地指出当个人信息获得者违反合理使用义务之时的法律救济以及相应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如何处理,最后提出了笔者的相应立法建议来更好地完善和充实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综上所述:在借鉴和比较世界各国立法技术和立法经验的同时,在本国法律中以单行立法的模式对个人信息权利人各项基本权利进行保护以及对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进行规制才能真正达到保护个人信息权利人同时约束个人信息获得者的作用。想要让公民的信息权利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维护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无论是在政府信息管理领域亦或是在商业领域,作为个人信息主体的自然人自身都应当加强其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防卫水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个人信息与个人信息获得者的概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的定义
  • 第二节 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三节 个人信息的分类
  • 一、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
  • 二、已公开的个人信息与未公开的个人信息
  • 三、自动生成个人信息与手动生成个人信息
  • 四、普通个人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
  • 第四节 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定义与分类
  • 第二章 信息获得者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我国目前阶段的立法现状
  • 第二节 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功能的彰显
  • 一、信息时代个人权利得以保障的必然需要
  • 二、推进信息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 三、促进国际间经贸竞争与合作
  • 第三节 个人信息的获得途径
  • 一、政府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
  • 二、商业化机构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
  • 三、其他组织获得个人信息的途径
  • 第四节 信息获得者参与保护个人信息的理论依据
  • 一、对信息获得者的基本要求
  • 二、个人信息保护成本收益分析
  • 三、信息获得者自身的注意义务
  • 第五节 对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几种不同法律规制模式
  • 一、行业自律规制
  • 二、政府规制
  • 三、第三方规制
  • 第三章 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法律构成
  • 第一节 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界定
  • 第二节 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三节 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内容
  • 一、个人信息合理使用的标准
  • 二、个人信息获得者合理使用义务的内容
  • 三、违反合理使用义务行为之表现
  • 第四节 特定行业中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合理使用义务
  • 一、在特定行业当中如何规制个人信息获得者
  • 二、关于敏感个人信息的对待问题
  • 第四章 义务违反之法律救济
  • 第一节 侵权责任
  • 一、侵权责任之归责原则
  •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三、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
  • 第二节 违约责任
  • 第三节 相关立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规划人生新十年[J]. 报刊荟萃 2012(01)
    • [2].规划人生新十年[J]. 新一代 2012(05)
    • [3].让法律运转起来:实施的挑战[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9(02)
    • [4].今日感慨:消费者尖叫的三重境界[J]. 东方企业家 2015(01)
    • [5].体育教学信息获得与处理[J]. 第一健身俱乐部 2009(06)
    • [6].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 消费导刊 2009(01)
    • [7].广告2.0:整合为王的时代[J].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1(10)
    • [8].“知识阅读”元年将至[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14(02)
    • [9].听力细节知多少[J]. 语数外学习(高考英语) 2009(02)
    • [10].网络普及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08)
    • [11].网络犯罪及其管制措施再认识[J]. 社科纵横 2008(10)
    • [12].中性抽象词和具体词情绪信息获得的差异[J]. 心理科学 2018(03)
    • [13].大数据基础上抽样调查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探讨[J]. 理论界 2015(11)
    • [14].新销售参与法则[J]. 新营销 2013(03)
    • [15].智慧交通:使出行更高效[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4(06)
    • [16].“三网融合”背景下从新闻信息角度出发浅析媒介之争[J]. 新闻传播 2013(08)
    • [17].信息就是生产力——从报送一条信息获得拨款得到的启示[J]. 办公室业务 2010(12)
    • [18].优化信息获得策略 提高探究学习效率[J]. 新课程(教研) 2011(06)
    • [19].让农村孩子也“好”读书、读“好”书[J]. 语文学刊 2009(02)
    • [20].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竞争策略[J]. 新闻爱好者 2012(12)
    • [21].“乐读悦读”话阅读[J]. 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 2012(08)
    • [22].上海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的实证研究[J]. 心理科学 2008(06)
    • [23].广西不同地区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分析[J]. 广西农学报 2008(05)
    • [24].信息安全综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08)
    • [25].强化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思能力[J]. 成才之路 2014(13)
    • [26].农民科技信息需求分析[J]. 农民科技培训 2010(09)
    • [27].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02)
    • [28].预设问题的内蕴与课堂思维深度[J]. 中学语文 2014(21)
    • [29].外来务工人员信息获得权平等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2(11)
    • [30].探讨支持向量机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运用[J]. 科技风 2017(20)

    标签:;  ;  ;  

    个人信息获得者的合理使用义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