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中译本

从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中译本

论文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著名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不朽之作,时至今日依然意义重大,仍能跻身于世界文学中的优秀小说之列。该小说几乎包含了斯威夫特在讽刺诗文创作中使用过的各种手法,风格显著。本论文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两个中译本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该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并探求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结合的适当方法。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介绍到我国,与以往的翻译理论相比,该理论不再单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来研究翻译,不再拘泥于译文与原文的对照,而是强调读者的主体作用,努力使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对等,从一个动态的角度提供了新的翻译批评的标准。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适用范围产生了怀疑,译界的态度由开始的全盘接受发展到现在的颇多批评。为此,研究“功能对等”理论并论证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对构建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翻译理论体系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指出“功能对等”理论的重要意义;然后,从意义对等和风格对等两个方面对《格列佛游记》的两个译本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从实践上验证功能对等理论的实用性。本文作者认为,功能对等理论对文学翻译同样具有指导性;文学译作如果在意义和风格两方面与原作基本实现了对等,就是优秀的译作。而要实现功能对等,译者首先要透彻理解原文,揭示原文的联想意义、搭配意义、情感意义、语法意义、文化意义等语境意义,以实现意义上的对等;其次,译者应尽力把握抓住原文的风格特征,对语言形式做适当的调整,恰当地翻译原文的各种变异,从而实现风格方面的对等。

论文目录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0.1 Gulliver's Travels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 0.1.1 About the Author and the Novel
  • 0.1.2 About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 0.2 A Review of Present Studies
  • 0.3 Research Aim
  • 0.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One Nida's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1.1 Disputes over Two Issues of Translation
  • 1.2 Content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 1.3 Readers' Response and Isomorphs
  • 1.4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 Chapter Tw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Equivalence in Meaning
  • 2.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eaning
  • 2.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Meaning in the Two Versions
  • 2.2.1 Conceptual Meaning
  • 2.2.2 Connotative Meaning
  • 2.2.3 Collocative Meaning
  • 2.2.4 Affective Meaning
  • 2.2.5 Grammatical Meaning
  • 2.2.6 Cultural Meaning
  • 2.2.6.1 Culture Word
  • 2.2.6.2 Cultural Meaning Related to Difference Language Structures
  • 2.2.6.3 Cultural Meaning Related to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Equivalence in Style
  • 3.1 Definition of Style
  • 3.2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Style in the Two Versions
  • 3.2.1 Deviation in Vocabulary
  • 3.2.2 Deviation in Register
  • 3.2.3 Deviation in Syntactic Structure
  • 3.2.3.1 Subordinate Conjunction
  • 3.2.3.2 Clause Connective
  • 3.2.4 Deviation in Graphology
  • 3.2.5 Deviation in Rhetoric Device
  • 3.3 Summar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功能对等理论下的翻译策略探析[J]. 智库时代 2020(07)
    • [2].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皇室的烦恼》翻译实践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3)
    • [3].浅析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下科普文本中“非科技”元素的翻译方法[J]. 汉字文化 2020(02)
    • [4].功能对等理论视角的《汪曾祺小说选》英译探析[J]. 现代交际 2020(07)
    • [5].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丑石》英译本分析[J]. 大众文艺 2020(11)
    • [6].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解析电影《路边野餐》中的诗歌英译[J]. 大众文艺 2020(15)
    • [7].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网络新词翻译解析[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8].浅谈功能对等理论下英汉翻译的启示[J]. 汉字文化 2020(18)
    • [9].浅析功能对等理论下“一带一路”的不同译法[J]. 汉字文化 2018(22)
    • [10].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旅游宣传翻译[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10)
    • [11].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广告英译策略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02)
    • [12].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英文模糊数字对比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9(04)
    • [1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红楼梦》中“风”类复合词隐喻翻译研究[J]. 大众文艺 2019(22)
    • [14].浅谈功能对等理论下英汉翻译的启示[J]. 现代交际 2017(23)
    • [15].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以Helping Your Anxious Teen一书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02)
    • [16].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J]. 英语广场 2018(09)
    • [17].中文新闻报道中新词的翻译策略探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6(11)
    • [18].浅谈尤金·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09)
    • [19].功能对等理论的国内引介与翻译研究述评[J]. 汉字文化 2018(19)
    • [20].浅析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01)
    • [21].从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朱自清《匆匆》英译[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4)
    • [22].功能对等理论在“自梳女”文化翻译中的应用[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 [23].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医学文献的翻译[J]. 海外英语 2017(05)
    • [24].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俄语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 2017(18)
    • [25].《见闻札记》中“作者自述”三个中译本对比研究——一个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J]. 海外英语 2017(17)
    • [26].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姚乃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J]. 海外英语 2017(18)
    • [27].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小说翻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3)
    • [28].功能对等理论下文学作品翻译案例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 [29].“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药品说明书的翻译策略[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4)
    • [30].浅谈功能对等理论在医学英语翻译中的运用[J]. 华夏教师 2016(09)

    标签:;  ;  ;  ;  

    从功能对等理论比较《格列佛游记》的两个中译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