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

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

论文摘要

心理疲劳(Burnout)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其对运动训练以及比赛的消极影响而被体育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目前,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测量主要是采用自陈报告法,ABQ被公认为是最合适的测量工具,但该问卷的三个分量表相互独立,不能合并为一个总分,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因此,本研究通过两步来建立一个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标准。第一步,选取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381人,进行了心理疲劳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心理疲劳可以解释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35.3%。同时根据优势分析的结果,使用标准分计算心理疲劳,得出心理疲劳的计算公式:Z加权总分=Z成就感降低×.47+Z情绪/体力耗竭×.21+Z运动的消极评价×.32。结合教练员、运动员的意见,并参照其他人的分类,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心理疲劳得分,将被试分为三组:无心理疲劳(下位25%),轻度心理疲劳(中间50%)和严重心理疲劳三组(上位25%)。即按上述公式计算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0.55为无心理疲劳,在-0.55~0.50之间为轻度心理疲劳,≥0.50为严重心理疲劳。第二步,另取我国技能类项目运动员192名为被试,进行了心理疲劳、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动机以及自尊的测量。结果以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动机以及自尊作为效标,检验研究一的评价标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标准适合评价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疲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疲劳的概念来源与界定
  • 2.2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与评价
  • 2.2.1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测量的研究现状
  • 2.2.2 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评价的研究现状
  • 2.3 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2.3.1 心理疲劳与满意感
  • 2.3.2 心理疲劳与动机
  • 2.3.3 心理疲劳与自尊
  • 3 本研究切入点
  • 4 研究一: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评价标准的建立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2 方法与被试
  • 4.2.1 被试
  • 4.2.2 量具
  • 4.3 研究结果
  • 4.3.1 运动员心理疲劳三个分量表与训练比赛满意感的得分情况及相关
  • 4.3.2 心理疲劳不同分量表对解释运动员训练比赛满意感的贡献
  • 4.3.3 心理疲劳的标准分与心理疲劳的分类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我国运动员心理疲劳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
  • 4.4.2 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感
  • 4.4.3 心理疲劳的整体得分与心理疲劳的分类
  • 5 研究二: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评价标准的检验
  •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5.2 方法与被试
  • 5.2.1 被试
  • 5.2.2 量具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上述192名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程度
  • 5.3.2 心理疲劳得分与其他各变量的相关以及得分情况
  • 5.3.3 不同程度心理疲劳组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5.4 分析与讨论
  • 5.4.1 不同程度心理疲劳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满意感上的差异
  • 5.4.2 不同程度心理疲劳的运动员在动机上的差异
  • 5.4.3 不同程度心理疲劳的运动员在自尊上的差异
  • 6 总的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
  • 附录B 训练比赛满意感问卷
  • 附录C 运动动机问卷
  • 附录D 自尊量表
  • 附录E 运动情境动机量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依托技能类社团促进专业建设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6(33)
    • [2].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14(08)
    • [3].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情况调查——以浙江省某高中为例[J]. 现代交际 2015(04)
    • [4].基于技能类社团平台的专业建设研究[J]. 才智 2018(10)
    • [5].职业技能类课程是高中学生发展的“正能量”[J]. 浙江教育科学 2012(05)
    • [6].影响高校开设田径实用技能类课程相关因素研究[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7].“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类项目的设计[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01)
    • [8].技能类知识的抛锚式教学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为例[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4(01)
    • [9].知行合一 激趣乐学——天台中学校企合作开发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探索[J]. 基础教育课程 2013(10)
    • [10].企业技能类隐性知识转移的“四步法”研究[J]. 情报杂志 2010(11)
    • [11].推进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关键是认识——在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J]. 浙江教育科学 2012(05)
    • [12].高职技能类课程慕课建设路径与方法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03)
    • [13].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内容选择“四要素”——以《家庭酿酒工艺》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23)
    • [14].让意外事件成为教学拓展的有效契机[J]. 现代教学 2010(09)
    • [15].中职学校专业技能类学生社团建设研究[J]. 高考(综合版) 2015(06)
    • [16].师范生计算机技能类课程的有效教学体系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06)
    • [17].技能类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探讨——以《化工机械安装修理》课程为例[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07)
    • [18].民航飞行技能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8(06)
    • [19].论电脑软件与技能类课程其翻转课堂在多媒体平台的应用发展[J]. 戏剧之家 2018(21)
    • [20].论技能类与战能类项目的运动员选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12)
    • [21].新时期技能类兼职培训师培养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8(11)
    • [22].技能类微视频教学内容的设计研究[J]. 中小学电教 2014(Z1)
    • [23].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4].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标准[J]. 中国体育科技 2010(04)
    • [25].技能类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6].内隐学习在运动技能类学习上的应用[J]. 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 2008(12)
    • [27].技能类课程中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法的运用[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28].论高职院校技能类课程实施策略——以基于“生本”的“教师语言技能”课程为例[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29].创客式教学在软件技能类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6)
    • [30].浅谈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J]. 考试周刊 2019(42)

    标签:;  ;  ;  ;  ;  

    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