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由更新的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方法研究

基于路由更新的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规模迅速扩大,对网络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便于网络的管理,整个因特网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自治域,域间通过外部网关协议交换路由信息。路由系统是网络互联的核心部分,控制着网络流量的传输,非稳定性状态的路由将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目前BGP已成为实际网络中最为通用的域间路由协议,为提升网络稳定性而对BGP路由协议的改进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如何有效地的监测域间路由稳定性状况成为重点,如何及时发现并排查路由故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网络测量和管理的主要方向。从网络测量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做的工作如下:首先,针对域间路由易出现的路由配置疏忽,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路由配置错误检测方法。域间路由配置是影响BGP路由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路由配置错误会增加路由器的负载,对网络的通信产生负面影响。因特网的自治系统之间根据商业合同形成特定的关系,域间的路由通信受到域间关系的制约,各域在进行路由宣告时需遵循一定的导出规则。对域间路由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路由宣告中的前缀导出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通过应用推断的路由导出策略,对IA在路由过程中对前缀宣告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了选择性路由宣告对路由造成的影响,通过对错误路由宣告的判断来发现路由错误配置,提高了配置错误检测的准确率。其次,为了更有效的反映出域间的路由状况,提出了一组可应用于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的参数指标。目前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分析方法和工具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反映网路稳定性状况的参数指标相对单一,有的甚至仅对路由更新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统计,不能为故障排查提供更为详尽的依据。该指标集在更新消息层面上以(对等体、前缀)二元组和前缀为基点进行分析,增强了指标间的关联度,多角度的反映了域间路由的局部和整体路由状况。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工具。应用上述研究内容分别实现了域间路由错误配置检测子模块、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分析子模块。该工具部署方便、实施灵活,通过应用实际的路由信息进行分析后发现,该工具能有效地的反映出域间路由的实际状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域间路由测量的研究现状
  • 1.2.2 域间路由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3 域间路由协议改进的研究现状
  • 1.2.4 域间路由配置一致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概述
  • 2.1 Internet 域间路由结构
  • 2.1.1 Internet 网络结构
  • 2.1.2 自治域系统
  • 2.1.3 路由概述
  • 2.2 BGP 协议操作
  • 2.2.1 BGP 通信原理
  • 2.2.2 BGP 属性
  • 2.2.3 BGP 决策机制
  • 2.2.4 域间路由策略
  • 2.3 域间路由配置
  • 2.3.1 BGP 基本配置
  • 2.3.2 BGP 参数配置
  • 2.3.2 路由策略配置
  • 2.4 域间路由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 2.4.1 影响路由稳定性主要因素
  • 2.4.2 提升路由稳定性方法
  • 2.4.3 路由稳定性监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导出规则的域间路由配置错误检测
  • 3.1 引言
  • 3.2 路由导出规则
  • 3.2.1 AS 间对等体关系
  • 3.2.2 对等体路由导出规则
  • 3.2.3 IA 路由导出推断
  • 3.3 路由错误配置检测
  • 3.3.1 路由配置错误类型
  • 3.3.2 检测方法
  • 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步骤
  • 3.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指标
  • 4.1 引言
  • 4.2 局部路由监测指标
  • 4.2.1 监测指标基础
  • 4.2.2 路由有效时间
  • 4.2.3 路由事件频度
  • 4.3 整体路由监测指标
  • 4.3.1 前缀热度
  • 4.3.2 前缀可达时间
  • 4.3.3 路由长度
  • 4.3.4 路由波动距离
  • 4.3.5 路由均值
  •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1 实验数据来源
  • 4.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域间路由监测工具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工具设计
  • 5.2.1 工具结构设计
  • 5.2.2 工具中算法应用
  • 5.3 用户交互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分易”平台在《路由与交换实验课》中的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3)
    • [2].互联网路由可信验证与感知分析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6)
    • [3].EPON系统的三层路由及接口设计[J]. 通信电源技术 2020(10)
    • [4].通信生产楼出局路由的建设方案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20(10)
    • [5].一种电力通信网最大不相交双路由配置方法[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6(05)
    • [6].单光子量子路由的耗散影响[J]. 量子光学学报 2016(02)
    • [7].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路由算法综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04)
    • [8].面向物联网应用的能效感知路由[J]. 现代电子技术 2019(22)
    • [9].浅析三种路由的灵活应用[J].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6(05)
    • [10].基于反馈可信度的可信机会路由转发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7(08)
    • [11].VLAN之间通信的两种实现方式——三层交换或单臂路由[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5)
    • [12].无线网络编码机会路由综述[J]. 信息通信 2016(08)
    • [13].ZigBee网络的路由算法分析[J]. 互联网天地 2015(07)
    • [14].互联网智能路由架构及算法[J]. 电信科学 2020(10)
    • [15].设计安全路由的3项基本要素[J]. 金融科技时代 2013(01)
    • [16].覆盖网随机路由方法[J].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3(05)
    • [17].浅谈软路由和硬路由[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02)
    • [18].自私路由及其解决方法[J]. 科技资讯 2008(29)
    • [19].强化学习框架下移动自组织网络分步路由算法[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20(04)
    • [20].基于维序路由的片上网络容错机制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10)
    • [21].基于时变图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时间确定性路由算法与协议[J]. 通信学报 2020(10)
    • [22].空间延迟/中断容忍网络的接触图路由研究综述[J]. 软件学报 2019(02)
    • [23].协作中继节点选择的动态地理协作路由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7(02)
    • [24].基于多蚁群算法的电力通信网路由配置机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7(S1)
    • [25].单臂路由及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的比较[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06)
    • [26].路由优化的方式——路由重分布及其配置方法[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1)
    • [27].分段路由网络研究及其在流量工程中的应用[J]. 电信科学 2016(06)
    • [28].基于移动自组网一种稳定性增强路由的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 2015(03)
    • [29].基于位置信息的车联网路由恢复方法[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30].一手“掌”控.远程控制路由[J]. 电脑爱好者 2014(01)

    标签:;  ;  ;  ;  

    基于路由更新的域间路由稳定性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